2025年临海市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主发布稿 |
|||
|
|||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当前,我市正值防汛防台关键期,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的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暴雨洪水等事件频发,防汛防台抗旱形势复杂严峻。下面,我就今年我市防汛备汛的情况向大家简要作个通报。 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汛期特点、准备情况和下步工作重点。 第一,今年汛期主要特点。 一是极端天气多发。强对流天气频次可能增加,局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致灾性天气风险突出,气候多变性、复杂性特征显著,需严防短时强降雨引发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城市内涝积水等风险。 二是台风影响偏重。预计今年影响我市台风较常年偏多,其中夏季有3~5个台风影响,可能1~2个严重影响我市。海上历来是防台风重点,特别是极端天气状况下要提前组织渔船、商船等回港避风;此外,码头、港口、航线等需要根据天气影响和响应等级,落实临时管控措施。 三是高温伏旱叠加。出梅后,盛夏可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热浪,极端最高气温预计达40℃~42℃,高温日数偏多,需注意防范极端高温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要坚持“旱涝并重”系统思维,既要防范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又要警惕后续可能出现的旱情,实现防汛抗旱“两手抓”。 第二,防汛工作准备情况。我们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一个目标、四个宁可”理念,全面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将各项防御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责任落实方面。我市全面落实“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包保责任制,4月7日对镇、村两级686名防汛行政责任人进行了公布,真正做到责任上肩、到岗到人。针对老弱病残幼等重点人群,已落实“一户一策”转移责任人,人员转移期间要求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转移,全力确保群众安全。 二是风险管控方面。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库河网、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海域安全、安全生产、旅游安全等8个重点领域,全面开展“拉网式”风险排查,共出动工作人员6794人次,排查点位8893余处,整改隐患和落实度汛措施692处,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三是系统治理方面。我市不断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方溪水库、海塘安澜、大田平原排涝一期等项目已经投入运行,大田平原排涝二期(外排工程、分洪截洪工程)、尤汛分洪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有效提升主城区、江南区片、大田平原的防洪排涝能力。 四是应急保障方面。全市目前储备5大类40余种应急物资,“三大件”“四小件”实现各村(社区)全覆盖,“投入908万元,新增救援物资1247件(套)”,极大夯实基层应急救援基础;编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77支、2498人,随时待命处置突发情况;建成283处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储备3.3万余件救灾物资,满足1.5万人员避灾需求。 第三,下步工作安排。过去的一周里,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抵御今年影响我市的第一个台风“丹娜丝”,取得了防台首站胜利。接下来,面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高效运转指挥体系。坚持以预报预警为令,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和“1618”救援指挥体系,强化联合值班会商,严格落实“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预警提示”工作机制,强化临灾预警,及时启动响应,坚决果断叫醒关键人、激活全体系。 二是动态排查风险隐患。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继续滚动开展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排查出来的风险,逐一建立“一风险一清单”,严格整改、跟踪销号、动态清零。大家平时如果发现身边存在灾害风险隐患,也可以及时报告村(社区)、镇街或者报警求助。 三是筑牢全民安全防线。极端天气灾害来临前,属地镇街、村(社区)会根据灾害风险研判及影响区域,组织危险区人员转移避险。希望大家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果断响应转移指令,以实际行动守护自身安全。希望媒体朋友们,继续关心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把防灾避险知识和理念,及时传递到每个社区、每户家庭,凝聚群防群治力量,真正实现“镇自为战、村自为战”。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坚决打赢防汛防台抗旱攻坚战,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谢谢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