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发布内容 > 实录


临海市综合执法局“暖商助企十二条”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5-06-18 11:5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地区管理员  字号:[ ]

实录 通稿 预告

一、据悉,这项工作临海走在台州市前列,那么请问临海有哪些有参考性的路段或区域吗?

“大力提振消费”“暖商助企”是今年重点工作,而打造“规范外摆”的消费场景是破题关键。早在2023年,临海就积极推进商业外摆试点工作,引导餐饮业者规范有序地开展外摆经营,将原本被视为“管理难点”的商户外摆需求,转化为激发消费潜能的重要抓手。在台州市外摆导则的框架下,临海已经有三个运行成熟、有参考性的重点区域,分别是人民路、赤城路南段和星悦广场。

人民路外摆区规范外摆管理后,我们统一规划区域,让外摆主体签订承诺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将600米人行道改造为兼具功能性与美观度的外摆空间。商户须采用统一规格的帐篷、桌椅及垃圾桶,外摆区域预留至少1米通行空间。我们摆放了立体绿化花箱,将沿街树木亮化彩化装扮,让府城的夜经济更靓、更有特色。同时,我们采用10分制考核、综合查一次、首违不罚等监管机制,形成“商户自律+政府引导+公众监督”的治理闭环。自规范外摆以来,各商家的日均经营额增长了接近40%,节假日期间,日均翻台率能达到4.6次。

赤城路南段外摆区则通过多样化业态和美学营造,保留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前提下,打造融合文化、旅游、商业与生活的综合性街区。赤城路外摆区全长440米,结合露天餐饮、文化体验等业态,打造“可游可憩可消费”的复合空间,在沿街各店铺前共增设了330余个座位,共规划了精致休闲风、INS露营风、中式典雅风和现代休闲风等四大主题区块,也增加了游客停留时长,提升舒适度。

星悦广场外摆区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体,组合城市客厅、购物中心、交流平台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积极利用自身场地开展商业外摆活动。今年4月,星悦广场举办了临海首届咖啡面包节,60多家摊位品牌齐聚,刷新历史记录,创造人气和业绩双丰收,总客流量达21万人次。星悦广场外摆区打破了室内大盒子式购物中心的封闭与沉闷,采取开放、互动的外摆模式,为顾客带来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消费体验,营造活力舒适的购物氛围。

二、临海是怎么在保留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对外摆区域进行规范和管理的?

城市的文明有序管理与市井业态的烟火气,并不矛盾。临海立足经营主体需求,在规范管理和服务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实现市容管理与民生经济的“双赢”。

首先,我们严格规范准入条件,外摆经营不只是“支个摊”这么简单,“怎么摆、摆多少”都需要进一步细化管理,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前提下,在条件成熟的特定区域开展外摆。为此,我们配套出店外摆、占道外摆、商圈外摆等三类实施导则,从申请条件、规范经营、日常管理、计分评价等方面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其次,我们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加强外摆区域巡逻管控,保障行人正常通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对有条件的路段探索实行单行道、步行街等通行管理措施,设置一批限时非机动车停车位。商户开展外摆前均签订“管理公约”,自觉做好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工作。同时,我们加大外摆区域道路、公厕等环卫保洁力度,增设专用垃圾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人走场净。

最后,强化共建共治共享,倡导“政府指导、商户自治、社会监督”原则,联合市监、消防、应急等力量,对外摆区域开展综合查一次,并依托感应路灯、预警摄像头等智慧化设施,实现风险快速研判。通过“点靓府城”平台,发动游客、住户和市民参与监管,举报外摆违规行为,形成社会共治合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商业外摆管理方式,真正使‘接地气’的城市‘烟火气’繁而不乱、热而不闹。

三、外摆商户的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市监局)

近年来,针对外摆商铺的食品安全监管,临海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靠前作为,通过“强监管、补短板、优服务”,打造“融合治理、产业优化、共促共进”监管格局,密织群众舌尖“守护网”。

一是数字赋能强监管,智慧治理筑防线。临海市创新智慧监管模式,构建“线上+线下”闭环体系。安装后厨摄像头,联动指挥中心,实现全天候巡查;推行“红黑榜”公示、网络直播执法,形成“政府监管、商户自律、群众监督”共治格局,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二是标准引领提质效,分类指导促规范。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分类制定热食、糕点等业态规范,细化布局、贮存等环节指引。完善准入机制,强化主体责任,推动行业整体提质增效,确保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三是文旅融合创特色,共治共享树品牌。深挖地方美食文化,打造“鲜嗒嗒、甜蜜蜜、糯叽叽”特色美食标签,建设白水洋豆腐等展馆。扶持海苔饼、姜糖、乌饭麻糍等地方特色美食品牌升级,以文化赋能监管,实现食品安全与文旅发展互促共进。

四、外摆开展后,传统商场可能面临客源流失,如何平衡他们之间的发展?(商务局)

外摆经济与传统商业并非“零和博弈”,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鼓励外摆夜间经济、周末市集等,可有效弥补商场固定营业时间的空白,激发商圈新活力。

一是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引导外摆区域侧重轻餐饮、文创市集、快闪体验等灵活业态,与传统商场的百货零售、品牌专卖等形成互补。可推出“商场购物享外摆折扣”活动,消费者在商场消费后可凭小票在外摆区兑换特色小吃或手作体验券,实现双向引流。

二是空间联动,打造一体化消费场景。鼓励商场与外摆区在空间规划上深度融合,如设置连通通道、联合举办主题活动等。如耀达大厦将外摆市集与商场中庭促销结合,打造“日间逛商场、夜晚游市集”的全时段消费模式。

三是政策支持,助力传统商业转型。我市出台《商圈外摆实施导则(试行)》,对增设外摆区的商场给予审批简化等支持。如星悦广场招引网红店外摆摊,为外摆小微品牌提供短期孵化,成熟后引入商场,形成梯度培育体系,帮助商场优化业态布局,精准匹配消费需求。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