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LH331082-021/2025-1406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临供〔2025〕14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16 |
| 发布单位: | 市供销社 |
| 临海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临海市柑桔产业“一县一业一团一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
|
临供〔2025〕14号 临海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临海市柑桔产业“一县一业一团一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道)农合联: 为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带动柑桔产业提质增效,市供销社特制定《临海市柑桔产业“一县一业一团一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临海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年7月16日 临海市柑桔产业“一县一业一团一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农村 “三位一体” 改革为核心,聚焦柑桔产业,由临海市供销社主导,整合省供销社、省农科院、浙江农合集团等省级资源,联合台农公司及市属涉农部门共同推进,探索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新路径,构建标准化生产、科技化赋能、品牌化运营、订单化销售服务新模式,实现农业产业提能升级、增产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建设目标 在临海市选取临海市柑桔产业农合联作为科技服务对象,组建省级产业科技服务团,建设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以临海涌泉镇为核心区域打造柑桔产业标准化种植区,开展全方位服务,打造标准化生产、科技化赋能、品牌化运营、产销对接等全产业链服务样板,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充分展示联农带农富农成效。 二、建设内容 (一)柑桔产业科技服务团建设(2025年4月) 选取植物病理、育种、栽培、农检、植保、经营管理等专业领域的5-6名专家组建柑桔产业科技服务团,入驻临海市“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引领区域特色产业技术提升、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服务对象 柑桔种植户(包括个体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提供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农业企业(如果品加工、种苗公司等):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基层农技人员:通过培训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形成长效技术推广网络。 地方政府及农业管理部门:协助制定产业规划、政策落地及标准化生产示范。 2. 服务内容 技术指导与培训:开展病虫害防治、科学栽培、品种改良等技术培训。组织田间示范教学,推广绿色防控、高效节水等实用技术。 产业瓶颈攻关:针对当地柑桔产业的突出问题(如品质退化、采后损失等),联合科研机构开展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动品质提升、土壤改良、智慧农业等技术的应用。 应急服务与咨询:入驻线上平台或设立专家热线,快速响应突发性病虫害、气象灾害等问题。定期发布产业动态、市场分析报告,帮助农户规避风险。 (二)柑桔产业示范基地建设(2025年5月-7月) 在临海市柑桔产业农合联中选择发红山场桔场基地面积20亩的同一区块场地,配套完善道路、灌溉、大棚、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1.设施设备配备 根据临海当地种植情况结合发红山场桔场基地试验需求,配备开展温州蜜柑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应用必要设备。 2.标识标牌设置 统一悬挂 “全省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为农服务项目” 和 “省级产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标牌”,在基地内标识品种、技术、模式、产品要素,清晰反映生产潜能及服务范围。 3.示范展示打造 通过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不少于3次,培训农技人员或果农不少于300人次,建设标准化生产、科技化赋能、品牌化运营、产销对接等全产业链服务样板展示区域,直观呈现基地的服务模式和成果,打造科技服务“土特产富”示范点。 (三)产业数字化特色应用场景(2025年8月-12月) 打造集数据共享、智能决策、全程溯源于一体的农业数字化服务枢纽,推动柑桔产业向智慧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 1.构建全产业链数据共享中心 推动 “浙样施” 智慧施肥平台与 “浙农服” 数字化平台数据接口对接,整合土壤墒情、气象监测、病虫害预警等数据资源。基于大数据分析,向农户精准推送施肥方案、灌溉建议、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农事指导,实现科学种植。 2.建立全流程数字化溯源体系 将示范基地数字化场景接入“浙农服”平台,搭建“生产-加工-流通”全流程溯源系统,对接“浙农码”等数字化平台,为每批次柑桔生成唯一追溯码,记录种植、采收、检测、物流等关键环节信息,实现“一物一码”透明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能力。 3.构建农业低空经济数字新生态 打造农业“低空经济”专业服务平台,激活闲置农用无人机资源,建立共享调度机制。开发作业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作业轨迹全追溯。搭建安全监管云平台,建立实时预警处置闭环,推动无人机应用效率与安全管理双提升。 (四)构建“产供销”全产业链服务体系(2025年全年) 1.生产服务体系 构建 “技术 + 产品 + 培训” 三维服务矩阵:(1)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技术合作,推进会员单位基地配套轨道运输车、水肥一体化系统应用,举办技术培训会,覆盖全产业农合联会员,实现柑橘轻简化栽培技术、透湿性地膜覆盖增糖技术、橘园自动化弥雾打药技术、无人机施药技术、无病毒苗木材料等系列技术或产品在临海的转化与示范,柑橘优质果率提升10%以上。推广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技术,提高示范基地柑橘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柑橘生产效率和橘果量质的提升。(2)联合台农公司开展“双减”(减化肥、减农药)试验,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环保的农资产品和技术支持,助力农业绿色发展。(3)推广柑桔果树飞防植保,逐步开发低空运输、便捷换电、虫情监测、非粮化预警等功能,为农业低空经济注入新动能。(4)联动临海蜜桔科技小院对桔农进行柑桔优质化栽培技术与提质增效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动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5)加快推进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标杆。(6)整合柑桔产后分选中心资源,提供柑橘品质的快速检测和无损精准分级,提升柑桔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品牌化运营体系 实施 “地理标志 + 场景营销” 双轮驱动战略。(1)开展“临海蜜桔”品牌双线推广,利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农产品专题网站等线上渠道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在5A级国家景区“紫阳街”进行线下推广,与涌泉镇联合举办举办 “柑橘文化节”“蜜桔品鉴会” 等特色活动,联动文旅资源提升品牌附加值。(2)依托临海市供销电商服务中心,联合农科院开展“新农人”直播培训,开展产地直播、培育“土特产推荐官”为临海柑桔产业输送营销人才,构建本土化电商运营团队,建立土特产推荐官队伍。与顺丰、邮政合作打造柑桔产业物流体系。(3)扩大柑桔出口基地布局,开拓国际市场。在永丰供销社基层社、临海涌泉柑桔专业合作社和临海市岩林水果获准出口俄罗斯的业务基础上,做强出口基地,通过优化出口供应链、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国际认证,推动柑桔出口规模化发展。 3.订单农业服务体系 聚焦为农增收新模式。(1)供应链协同,对接省农合集团供应链,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保障产销衔接,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2)渠道拓展,联动供销系统、社区团购、连锁商超等渠道,组织“供销共富市集”“供销走亲沪临联动”“临海蜜桔进机关”“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专题活动,推动产品直供直销,推动临海蜜桔农产品“进机关、进商超、进社区”。 4.服务标准体系 联合中国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制定《涌泉蜜桔果品标准》,围绕柑桔产业,分环节制定农事服务标准规范,健全服务标准体系,规范作业流程。通过构建临海柑桔服务标准集群,统一服务流程和质量要求,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服务样板,全面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 临海市因地制宜给予相应项目资金、用地等政策支持;省供销社和各市供销社依据为农服务实效给予政策支持,为基地建设和运营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资金保障 省农科院统筹安排科技服务经费,确保科技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各方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等多渠道资金支持,保障基地建设和运营所需资金。强化金融支持,深化银企合作,面向柑桔产业推出“供应链金融”,为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用于支持种植基地设备采购、仓储建设等。 (三)监督评估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适时对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评估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示范基地建设按计划推进。 (四)宣传推广 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通过省级主流媒体、行业期刊、新媒体平台等渠道,深度报道 “一县一业一团一基地” 建设成果,培育临海优秀典型案例。
临海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年7月16日印发 |
| 打印 关闭 |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