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监管 > 监督检查 > 食品生产(包含特殊食品)经营监督检查
【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市市场监管局构建食安督导体系高效推进“两个责任”落实
  • 发布日期:2023-03-28 10 : 11
  •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 浏览次数:
  •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与乡镇(街道)联动协同,聚焦强化建制、数字赋能、主体培育、品牌帮扶等4大维度,全面构建食品安全督导体系,持续高效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

    一是强化建制,用好“责任指挥棒”。强化与主体属地乡镇(街道)联动,组建“食安督导”小组,由镇街负责人任组长,辖区市场监管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明确小组工作机制和辖区职责,全面统筹督导“两个责任”快速推进落实。市、镇(街)两级食安办紧密联动,根据食品安全包保责任清单,通过“网格员巡查+市监重点监管+包保干部督导”形式凝聚监管合力,实现“属地管理”和“动态监管”双效叠加。

    二是数字赋能,当好“监督管理员”。依托“双随机、一公开”及“掌上执法”监管平台,强化分类监管措施,聚焦节庆、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问题,开展重点食品专项抽检行动。同时,借力“浙食链”、“浙江外卖在线”、“阳光工厂”等数字化监管应用,针对票据情况、进货查验、人员证件、操作规范、后厨卫生等行为开展常态化监管。针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等单位食堂,借助“众食安监管平台”实时督促,要求其按规定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食安管理台账。

    三是主体培育,上好“专业培训课”。锚定基层监管,强化食安督导组业务指导职能,围绕法律法规、重点隐患、安全生产等方面,在各镇街召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提高网格员、村社干部、经营主体的食安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夯实食安管理基础。同时,针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上门培育活动,针对“众食安”“浙食链”“两员”设置等技术问题进行现场实操演练,助推经营主体不断提升食品安全质量体系。

    四是品牌帮扶,做好“企业服务员”。以改造提升本土食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出发点,以标准化建设为落脚点,靠前服务,指导激励行业协会,规范食品安全管理标准。挖掘“桃渚小海鲜”、“临海海苔饼”、“大石垂面”等特色食品品牌价值。同时,扩大融媒宣贯力度,借力“桃江十三渚”、“紫阳街”等景区宣传渠道,依托旅游实现食品品牌价值再提升,助力食品企业稳步发展。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