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9号建议意见答复的函 |
|
叶元炉、林国斌、尹宗掌、蒋慧娇、陈其省、陈选峰、陈凌云、应世龙、魏立强、丁艳芬等10位代表: 你们在临海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第009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工程重中之重,围绕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目标,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以数字赋能为手段健全重构监管服务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领域重点问题治理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多措并举形成共治合力,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本级检测能力有限。临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受人员编制、设备老化及经费投入等限制,目前无法添置大型检测设备,检测能力难以快速提升,年检样本量仅能满足基础需求。且食品抽检专项经费额度不高,中高风险样品外包检测受限,检测效率不足。 二是溯源执法难度较大。食用农产品基本没有包装和标识,导致精准溯源难度较大,往上形成全链条打击往往较为困难;行刑衔接仍存在瓶颈,对“严重超出标准限量”构刑认定标准模糊,刑事震慑打击力度不足。 三是部分权责划分不清。存在分段监管、多头监管的情况,实际监管职责不明,留有安全漏洞,如部分网红夜市未经属地镇街划定经营区域,存在一批流动摊贩,处于监管盲区。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诚如你们的建议,当前临海食品安全工作仍存在不足,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凝聚多部门合力、动员全社会参与。下阶段,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智慧监管,丰富全链条监管手段。持续迭代电子证书“一码聚合”功能,逐步实现“码上监管、码上共享、码上服务、码上共治”的闭环管理模式。深度整合“重大活动食安保障在线”“校园食安智治”“浙食链”等数字化平台,推进重点领域“穿透式监管”,实现风险隐患实时预警、精准处置。推广“色标管理”“五常法”等科学管理模式,在学校食堂、重大活动承接单位等重点场所落地应用,提升现场管理规范化水平。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靶向专项整治。持续开展食品生产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为抓手,重点围绕食品添加剂使用、加工工艺流程等方面,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检查。同时,针对米粉、肉制品等风险较高的品类,组织生产单位开展集体约谈,明确风险防控要点与整改要求,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风险自查机制。依照牵头出台的《临海市农村集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加大力度推进集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农村集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 三是强化抽检监测,严把食品安全关口。系统分析历年抽检数据,梳理高风险品种清单,结合年度专项整治重点与季节性消费特点,实施靶向抽检,提高问题发现率。持续开展自酿酒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接收样品68份,后续将广泛铺开自酿酒“你点我检”活动。结合“四改融合”“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提高食用农产品快检频次,建立检测数据动态分析机制,提升快检靶向性,精准阻断问题产品流入消费终端。 四是深化社会协同,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以网红餐厅、无堂食外卖商户及投诉举报集中的餐饮单位为重点,常态化开展 “随机查餐厅”活动,设立“食品安全曝光台”,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充分发挥校园膳食工作委员会作用,畅通家委会、学生代表等群体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的渠道,完善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与专家智库优势,定期发布科普知识、风险提示,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与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的协作,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食品安全 人人参与”的共治共享氛围。 感谢你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人:陈佳晨 联系电话:85175121 邮 编:317000 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14日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