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临海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74号提案答复的函
  • 日期: 2025-09-04 17:09
  • 来源: 市民政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民进临海市委会、朱灵飞

你们在临海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养老服务提质扩容 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提案》(第174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是人口大市,也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县级市。截至2024年末,全市总人口118.7839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30.6834万人,占总人口的25.83%,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多等特点

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机构51家(其中公办公营4家,公办民营4家,民办43家),入住老人约3000人。已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61家;建成19家镇(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府城老邻舍系列食堂11家、中心厨房40家、助餐点184个、30家照料中心开展示范运营,解决高龄老人集中就餐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机构养老不断规范提升

一是破立并举,铁腕整治。为提升我市养老机构安全等级及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出台了《临海市养老机构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了分类整治,基本实现了关停一批、撤并一批、整改一批、许可一批的目标,完成整改46家,关停10家,妥善分流安置老年人447名。今年,开展深化养老机构分类改革暨暖阳工程。以兜底有保障、普惠有质量、市场有活力为目标,实施暖阳工程(环境焕新、设施升级、服务提质、阳光关怀),通过政府财政支持推动养老机构改造、整合、提升,着力改变我市养老行业低、小、散格局,力争1-2年内,构建起兜底保障型保基本、普惠支持型广覆盖、完全市场型促多元的养老服务格局。

二是落实责任,安全常抓。每年组织召开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并与各机构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同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强养老机构日常安全管理,结合临海市养老机构火灾智能预警系统,强化智慧监管。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从2015年开始,对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及从事养老护理或有意向从事养老护理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已累计完成培训2710人次,家庭照护者培训5588人次;今年组织实施了两个班次的养老护理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清洁卫生、消毒、肢体康复等技能水平,已培训60余人。接下来,我们将举办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培育更多蓝领型工匠人才,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同时,聚焦从业人员技能提升与人才储备,系统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护理员队伍建设,2025年已累计开设4班次121人。527日,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建立从业人员交流平台,提升整体技能水平。

四是提质培优,规范管理。为深化医养融合服务内涵,精准对接乡镇老年群体健康养老需求,市社发集团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通过科学规划选址与精准资源配置,成功盘活原杜桥中学旧址资产,全面启动临海市东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52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00平方米,规划设置60张专业理疗床位,配套建设疗养院、老年食堂、老年大学等功能场所。项目严格按照全流程适老化、全场景智能化、全服务专业化标准,系统配置护理医疗设备、康复训练器械、智能监护系统及适老化厨房设施,项目预计于2026年全面竣工。

(二)社区居家养老不断实现创新

一是创新理念专业化托管。通过公开招标对全市所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70%照料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全面托管,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类基础生活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及生命质量,增加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委托第三方养老服务公司为全市高龄、孤寡、独居、空巢和失能失智等家庭困难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居家老人提供家政服务、洗理发、修剪指甲、心理舒缓等16项居家养老服务,累计服务95万多人次。同时,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将养老服务元素嵌入到一老一小场景当中,全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功能。

二是老年助配餐体系逐步完善。坚持城市和农村共进,市镇(街道)村(社)联动,探索开展市级配送中心、府城老邻舍系列食堂、镇街中心厨房、村社级老年食堂、睦邻助餐点等助餐模式,全面优化老年助餐网点设施布局。19家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送为核心,以1个中心点激活6个助餐点为基础,全面构建起城市社区15分钟、农村地区30分钟的助餐服务圈建立全程监管的老年人助配餐服务体系。同时,招募公益助餐员、配备38辆送餐车,借助物联网、GPS等信息化技术实时跟踪记录送餐路线轨迹。管理人员可全程监管从配送中心到助餐点再到居家的配送过程,实时查看配送轨迹及送餐人员信息截止目前,共建设中心厨房40个、助餐点184个,累计完成助配餐226万多人次同时,探索推动海岛地区、边远山区开展邻里助餐互助服务,建设了19家睦邻助餐点。2022年开始,创新打造府城·老邻舍品牌,建成11家府城·老邻舍系列养老服务综合体,构建餐食、生活、学习、医养一体化养老空间,目前全部投入运营,服务覆盖周边老人超过1.3万名,得到王文序副省长充分肯定。在府城·老邻舍系列养老食堂引入AI智慧一卡通支付系统,依托社会保障卡集成身份识别与支付功能,通过对接全省公共数据平台实现自动核验比对,精准锁定补助对象给予每人每日就餐补助。同时免除申请流程,以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路,实现无感认证、即时补贴、刷卡即享的智慧助餐模式。

三是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持续推进。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精神,为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政府给予一定的改造补贴,2024年共改造791户,发放补贴资金1424.7万元。2025年将持续推动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发放适老化改造补贴。同时,注重适老化元素体现,比如卫生间改造把安装扶手+铺设防滑地胶或地砖作为必备项,厨房改造把厨房适老吊柜或适老灶台作为必备项等。截止目前,共审核通过488户,补助资金774.3万元。

四是培育特色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市社工部重点培育筑爱夕阳”“爱满古城等特色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全力推动助老志愿服务向常态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设立《临海市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协同联动绘就助老志愿服务同心圆;以临海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为核心,联动市菁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市心理卫生协会等专业团队,构建定期走访 + 常态服务长效机制。全面铺开党建引领专业社工 + 志愿服务融合发展,鼓励社区打造一社一品志愿服务项目。如鹿城社区开展暖心陪聊陪医志愿服务项目,25名志愿者一对一结对老人,每月上门提供心理支持与生活帮助等服务;南门社区银发红管家志愿团队持续开展银龄守护行动,2024年以来,累计走访23户高龄独居老人150余次。

(三)医养结合模式持续深化

市卫生健康局会同市民政局积极探索推进医养有机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养老机构内设护理院、医疗卫生机构增设养老服务等方式,今年新增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依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海分院的雄厚医疗资源,创造打造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目前我市还有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乐园护理院、颐兴园护理院、东城骨伤医院、白水洋中心卫生院等四家医养结合示范点。积极推行医疗机构进驻公办养老院,开展签约医疗服务模式,采取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的方式,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保健等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查体档案。

 

感谢你们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民政       联系人:  

联系电话:85286225             编:317000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