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第93号提案答复的函 |
|
葛耿辉、邵云祥、蔡哲斌等3位委员: 你们在临海市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提案》(第9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垃圾分类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惠及长远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围绕垃圾分类,陆续开展了很多工作。 一是完善分类基础设施。目前我市四分类体系已基本建成。焚烧厂总焚烧能力达到145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能力达100吨/日。有害垃圾由临城环卫统一收运,并交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专业处置。可回收物主要由各回收网点进行回收。完善分类投放设施,全市217个小区已建设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185个小区已运行,点位运行率85.25%。 二是提升餐厨垃圾收运质效。通过建立餐厨垃圾收运专线、入户宣传并签订收运协议、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等措施,餐厨垃圾收运量已由30吨/日上升至70吨/日。创新“以桶换桶”清运模式,建设餐厨垃圾“以桶换桶”清洗点,目前该点每日清洗餐厨垃圾桶500余个,服务公共机构超200个。 三是加强督导员培训监管。开展督导员分级培训,2024年共培训初级督导员293名、中级督导员50名、高级督导员7名,并发放证书。协同各镇街每月对小区“两定四分”运行情况进行巡查,并根据《临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补助经费考核办法(修订版)》对督导员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四是深化宣传示范效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垃圾分类展示馆,在崇和路建设垃圾分类宣传主题街,在治水公园改造主题步道,扩大《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分类知识的普及。今年5月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和入户宣传,提升居民分类意识。2024年共创建20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2个示范片区、4个示范社区。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正如你们在提案中所说的,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三个关键环节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分类投放不规范;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督导员履职能力不强;分类运输和处理不到位等。另外,我市仍缺少厨余垃圾处置终端,无法对厨余垃圾进行专业化处置。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规范运行管理。推行“镇街+物业+保洁督导”模式,鼓励保洁员兼任督导员。推动已建成投放点尽快投用并规范运行。持续开展督导员培训以提升业务水平。同时,加强执法跟进,对未分类投放、乱投放及混收混运等行为进行教育劝导与处罚。 二是深化宣传引导。持续开展多样化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依托各类宣教阵地组织主题活动、入户宣传,着力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及投放准确率。2023年,大洋社区成功创建为示范社区,显著提升了社区宣传氛围并完善了配套设施。下阶段,将重点打造大洋小区示范点,通过提升“两定四分”运行质量,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三是优化清运服务。在主城区推广易腐垃圾直运“以桶换桶”清运模式,提高清运单位服务质量,提升市民的获得感。 感谢你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联系人:李坤 联系电话:13676620236 邮 编:317000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