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89号提案答复的函
  • 日期: 2025-08-25 16:23
  • 来源: 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王军、曾海红、王佳佳等3委员:

你们在临海市政协十五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促进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第089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数字化转型工作进展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聚焦深入调研、平台引领、改造攻坚和产业招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走访调研深耕与培训赋能多措并举

一是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今年以来,多次与省、其他县市区共同探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先进做法,5月初由我局业务分管带队产业大脑、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相关负责人前往路桥数字经济产业园交流“公共平台+总包服务”数实融合新模式,学习探讨复制先进经验可行性走访调研深耕中小企业。今年以来,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任务,以“精准把脉、分类施策”为原则,分批次、分行业深入中小企业一线,开展多轮走访调研工作。聚焦我市医化、汽车机械、休闲用品等重点行业,针对企业在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业务流程数字化重塑、数据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的现状、痛点及需求进行深度摸排,通过实地查看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全面收集企业在数字化改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资金缺口、人才短缺等问题,累计走访企业超50家次。三是强化培训赋能。多次举办数字化转型对接会、专题培训会,计划今年6-12月在全市范围内分行业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培训。619日,组织召开2025年度“AI赋能医化智造”专题培训会,我市医化企业相关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培训,王国红等5行业专家就工业AI 在制药行业的应用探索、智能排程重塑企业生产力等多方面进行专题分享。

平台体系构建与示范引领成效显著

一是企业梯度培育。建立“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培育体系,累计建成建成省级未来工厂及试点2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4。其中,伟星股份服饰辅料未来工厂成功认定为省级未来工厂,伟星新材高性能塑料管道未来工厂入选省级未来工厂试点。今年以来,支持、指导伟星新材认定省级未来工厂,吉利陆虎申报省未来工厂试点,本立科技、瑞博制药、亘古电缆、华海制药申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二是平台体系构建。累计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其中化学原料药产业大脑作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入围省首批“揭榜挂帅”项目,部署33个应用场景,覆盖194家企业;华海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重点平台项目均获得50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于今年年初完成验收。今年指导双马塑业申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数字化改造覆盖面与应用深度持续拓展

一是规上企业1.0全覆盖。通过深入企业走访排摸需求、组织专家诊断、发动三大运营商及专业数字化服务机构提供支持等方式,稳步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提能升级,2024年已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今年5月先后印发《关于推进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工作的行动方案》,确保规上工业企业全部走访排查到位。二是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市化学原料药行业),以产业大脑作为总承包商,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帮助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向涂料、合成革等其他传统行业推广经验做法,实现复制推广。

数字经济招引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一是产值效益持续提升2024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34.3%,高于省均26.3个百分点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高端制造领域产值占比从12%提升至25%二是引育优质企业项目。积极招引培育数字经济企业、项目,成功招引至晟微电子、趣云网络等5个总部搬迁项目;鹿芯园作为我市第一个泛半导体产业园已入驻5家企业;打造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中部智能制造产业园、台州湾E车谷等数字经济特色平台,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阶段工作举措

(一)加大企业扩面提质

一是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行动。在我市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已全覆盖的基础上,加速推进2.0改造,确保2025 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全覆盖。针对未开展数字化改造的规下中小企业,制定专项引导计划,联合三大运营商和产业大脑公司等数字化服务商,按照行业分类、企业规模等因素,分批次、有重点地推动其加入数字化转型行列。二是点、线、面一体打造标杆示范。加快打造点上企业有标杆、线上行业有示范、面上区域有样板的一体化格局,以标杆示范引领带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效提速提质。引导伟星、华海等龙头企业打造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引导吉利豪情等链主企业建设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数字化体系,通过场景开放、技术共享等方式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的“链式”协同转型。引导我市三大产业集群打造数字场景共建、服务资源共享、创新要素共聚的公共服务平台,以“看样学样”模式在集群内推广普及。三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如举办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分享会、现场会,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讲座等,计划今年6-12月在全市范围内分行业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培训,提高企业认知度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意识,营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氛围。

(二)加快产业提能升级

一是筑强平台引擎,集聚发展动能。实施343”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打造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中部智能制造产业园、台州湾E车谷等数字经济特色平台,构建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平台体系。其中,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于2025年底一期主体工程竣工,发展汽车电子、智能硬件、电气机械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部智能制造产业园预计2027年竣工,发展功率半导体和射频集成电路。台州湾E车谷预计20262月竣工,发展激光雷达、车载高精度传感器、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集成化智能部件,加快攻关人机交互模块、辅助和自动驾驶技术。二是精耕招引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依托我市数字经济招商专班,创新“基金+投资+招商+产业”四位一体机制,围绕汽车电子、半导体等重点领域,绘制产业链图谱,实施“填空式”招商。持续推进鹿芯园今年新招引的阜时科技、天易合芯、迦美信芯等3个半导体总部搬迁项目落地。三是探路平台总包模式,驱动数实共生融合。参照先进地区经验,计划招标一个优秀数字化服务商为总承包商,引育一批优质服务商入驻公共平台,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以区域需求政府采购、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行业共性需求联合供给的模式,统筹匹配服务商的服务供给和企业需求,使中小企业“敢转”“能转”“会转”。以“公共平台+总包服务”的数实融合新模式,吸引优质服务商,激发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热情,推动产业提能转型

持续完善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现有政策,动态对标先进地区,重点提高企业数字化补助标准,更新、拓宽荣誉奖励范围(如省级应用标杆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数智优品等),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和贯彻力度,大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建立多层级数字化培训体系,对政府人员、企业管理者、一线员工分类开展数字化培训,提升数字思维、战略、知识水平。完善校企培训合作。加强产教融合,鼓励企业、服务商、学校合作建立人才实训基地,面向企业需求积极培育首席数据官、卓越工程师、数字工匠等,强化复合型数字人才供给。三是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提高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数字化转型基础。

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临海市将全力破解中小企业转型困境,为制造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感谢你们对经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陈茜茜

联系电话:15888670925    编:317000

 

 

 

                       

2025625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