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财政局(市国资办)关于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20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
|
九三学社临海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好“产业基金池”培育新兴产业》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政府产业基金作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重要工具,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培育创新企业与中小企业等方面发挥了多重积极作用,未来需在制度设计、投资策略、风险控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以推动我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在优化制度框架,提高产业基金区域竞争力方面,下阶段将进一步研究政府产业基金的制度框架,积极调研各地政府产业基金运行模式,结合临海实际,对政府产业基金投资方向、投资比例、决策流程等制度规定进行重点研究。根据市场及各地做法,向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市委财经委员会等决策机构建议调整优化产业基金管理办法,争取提高参股子基金的出资比例,加大对优质项目落地吸引力。同时做好投前尽调,完善决策流程,目前市场上各地常设决策机构以基金管理委员会为主,后续将进一步考察学习其他地区不同类型基金的决策方式,向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市委财经委员会等决策机构提出建议。 二、在完善容亏机制,提高产业基金运行效率方面,目前主要按照《临海市产业基金管理办法》(临政办发〔2021〕92号)、《临海市产业子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临政办发〔2022〕5号)规定运行管理政府产业基金,后续将认真思考研究现有管理办法对退出机制、考核机制、容错免责机制等方面的规定。在基金考核上,各级审计部门暂未有出现整体考量的情况,但国家层面及部分省市提出“不以单项目、单一年度进行考核”。下阶段将积极向上反馈,争取以整体业绩宏观考量,进一步提高投资退出灵活度,允许微利、亏损退出,科学设立止损线,争取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三、在加强投后管理,推动高新产业落地方面,将按照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强投后管理,准备出台《临海市国有企业投资业务投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市属国有企业投资业务。加强投后管理团队建设,分析市场趋势和项目发展态势,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投后赋能方面,加大与投资机构的对接,为被投企业赋能,保障投资项目的稳健运营和长期发展,努力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 政府产业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在定向培育产业、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市政府产业基金实际缴纳项目金额为7.4亿元,未来这一金额将继续增长。由于目前财政承担能力有限,我市主要是通过惠企政策奖补来扶持引导经济发展。 围绕我市聚焦产业培育、扶持企业发展重要理念,深入贯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抓大引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联合部门做好惠企政策兑现工作。惠企政策兑现是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作包括与经信局联合开展普通技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化项目评审、数字化改造试点、绿色节能技改、“1125”企业培育等工作,与科技局联合开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科技型企业研发费补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市校合作等工作,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的质量强市奖补、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工作, 为支持引导企业发展,2022年以来,全市共兑现市级惠企政策奖补资金27.91亿元,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增长新动能。具体情况如下:2022年兑现市级奖补资金9.71亿元,2023年兑现市级奖补资金8.44亿元,2024年兑现市级奖补资金6.21亿元,2025年截至6月底兑现市级奖补资金3.59亿元。 同时为提高惠企政策兑现工作效率,实现线上申报线上审核,牵头搭建“政企通”服务平台,通过“政企通”平台向企业发布各类惠企奖补政策申报通知,实现了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全面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进一步扩大了政策覆盖面,促进了产业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市政府产业基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财政局 联系人:邱琳 联系电话:85133035 邮政编码:317000 临海市财政局(临海市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7月22日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