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临海市水利局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65号建议意见答复的函
  • 日期: 2025-07-16 08:46
  • 来源: 市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章鸣、何秀英、蒋森、罗凌晨、卢胤、钱新华、徐美芳、徐世贤、谢珍珍、周慧娟等10位代表:

你们在临海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推进大田平原排涝二期工程(分洪截洪工程)的建议》(第065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市大田平原治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建议代表了当地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我们水利部门一直关注的问题。

大田平原是临海主城区所在地,流域面积达522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只有84平方公里,内承山区洪水,外受灵江洪潮顶托,民间谚语“天仙配,大田会”,历来是我市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省内著名的涝区,目前大田片区排涝能力不足5年一遇。

在历经50多年实践研究、调整优化,我市已明确规划大田平原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并按照“上蓄、中分、下排”的排涝体系思路谋划大田平原工程布局。在“上蓄工程”布局上,已于上世纪70年代兴建了牛头山水库,拦蓄了近一半集雨面积的洪水。在实施“中分、下排”工程布局上,规划通过大田平原排涝一期、二期(外排)、二期(分洪截洪)等工程,在大田港中游下沙屠至钓鱼亭新开河道,将大田河、邵家渡港上游部分洪水经平原北端直排灵江,减轻下游洪水压力;新开大田西河等河道,加快洪水排出。目前,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已完成规划“中分”工程下游的新开河、许安1号隧洞、钓鱼亭1号闸,已于2020年完工并发挥效益;大田平原排涝二期工程(外排工程)已于2019年开工,其中许安2号隧洞、钓鱼亭2号闸已于2024年投入使用,至此规划“中分”工程的下游通道全部贯通。上述工程实施后,有效提高了邵家渡片区排涝能力至10年一遇,减轻了大田平原的灾害程度。同时,我局正在加快推进大田平原排涝二期工程(分洪截洪工程)前期工作,该项目主要实施规划“中分”工程的上游大安河、“下排”工程的大田西河等项目,完工后大田平原排涝体系将基本建成,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大田平原排涝二期工程(分洪截洪工程)已列入《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十四五”期间解决防洪排涝突出薄弱环节实施方案》等规划,属台州市“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项目、临海市“五大突破”重点工程,工程涉及永久征占土地1304.3亩,搬迁人口1514人,估算总投资21.43亿元。目前,已完成社会风险评估、土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水利厅行业审查意见等可研前置专题;可研报告已报省发改委待批;同步已开展勘测定界及土地现状调查(户查)工作,提前开展初步设计工作并已完成初设阶段地质勘探工作。

下阶段,我局将严格落实“一个责任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名具体责任人”的包抓机制,联合相关部门(镇街)科学制定计划、逐项落实节点、切实强化举措,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做到项目前期准备和政策处理“两个前置”,超常规、大力度、快节奏地开展工作,力争工程早日开工,尽快发挥工程效益。

感谢你们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临海市水利局

2025年7月11日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