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25-13939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5-07-11 | ||
发布单位: | 市民政局 |
《临海市公墓布点专项规划(修编)2025-2035》规划批前公示 |
|
一、规划背景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殡葬行业改革发展,将“逝有所安”作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等基本民生服务的延伸,也是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中获得足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本诉求,具有不可缺失的社会功能;也是最能体现民政工作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重要部分。为适应现阶段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深化绿色惠民殡葬改革为主旨,加强殡葬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优化整合原规划布点, 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 《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临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等相关法规及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为进一步深化绿色惠民殡葬改革,节约社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弘扬先进的殡葬理念和殡葬文化,维护和改善民生,加强殡葬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优化整合原规划布点,更好的解决群众安葬供需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力争通过布局规划和重新定位,使满足群众安葬需求与保护资源环境协调推进,全面促进我市殡葬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5-2035年。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覆盖临海市行政区陆域范围,包括古城街道、大洋街道、江南街道、大田街道、邵家渡街道等5个街道,杜桥镇、白水洋镇、汛桥镇、桃渚镇、东塍镇、沿江镇、括苍镇、涌泉镇、小芝镇、上盘镇、尤溪镇、河头镇、永丰镇、汇溪镇等14个镇。 四、主要内容 1、规划目标 结合临海“十四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构建供给充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公益惠民、绿色环保的殡葬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实现殡葬设施现代化、殡葬服务均等化、安葬(放)生态化和殡葬行为文明化的发展目标。按照节地生态、绿色环保、园林艺术的要求,以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为导向对临海市公墓进行布点,并对公墓的发展方向、控制要求提出控制指标,为下一阶段公墓建设提供依据。 (1)实现公墓空间布局均衡化。临海市各镇(街道)由于自然资源的差异、殡葬民俗的制约,在公墓空间布局仍然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均衡的状态。本次规划从便民、尊重民俗传统、均衡市场价格、提高服务品质出发对镇级公墓在临海市各镇(街道)进行均衡布局。 (2)实现公墓体系结构合理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多样性需要。通过规划,对现存的“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二大体系结构整合、重组,实现合理化。在本次规划中,需科学预测,并合理引导公墓消费,努力形成能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减少资源浪费、可持续发展的公墓体系结构。 (3)促进公墓绿色环保化、园林艺术化,服务数字化。提升现有墓地绿化率,逐步推进各级公墓的生态化改造;殡葬服务数字化、标准化实现镇街全覆盖,打造“互联网+殡葬服务”,建立和完善殡葬服务智慧平台建设。 (4)实现公墓规划长效化。本次规划以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分期实施为目标,杜绝公墓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为建设一个祥和、稳定、安宁的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2、公墓体系 结合《浙江省殡葬技术设施建设指南》,充分考虑临海市经济、交通等要素,按照服务人口、规模等级和主要功能进行分级,形成市级、镇级、村级三级公益性公墓配置体系。从区域覆盖范围来看,形成覆盖各镇、街道的公益性公墓体系。 以现状市级公墓为基础,结合临海市未来城镇化水平,人口向市区集聚的趋势,以及公墓空间的稳定性,规划扩建部分现有市级公墓、镇级公墓;适量新增镇级、村级公墓,村级公墓承担重点项目选址用地内的墓地搬迁安置及散葬墓治理搬迁安置。 规划期内从严控制新建扩建村级公墓,逐步引导至市级、镇级公墓安置。 3、规划布局 规划期内扩建市级公墓1处:临海市中央山公益性公墓;规划新增或扩建镇级公墓19处;村级公墓33处。 临海市民政局 2025年7月11日 附图: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