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告公示 > 事业单位信息公示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日期: 2025-04-23 16:42
  • 来源: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浏览次数:
  • 字体:[ ]

单位名称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王宇光
住所  临海市大洋西路375号
开办资金(万元)19085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41857.42期末数(万元)30165.05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社会为人民医疗健康服务。医疗保健教学科研。负责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内统一管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1082472660445Y举办单位临海市卫生健康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临海市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2024年,我院认真按照医院章程进行医疗服务工作,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完成了各类管理制度的修订,加强了医疗质量的管理,及时处理医疗投诉,重视医疗技术的创新,改善医院的就医环境。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的规范性,我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稳步提升,职工、患者满意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二)开展业务情况(1)坚持党建领航,凝聚发展新动能。我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等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发展各环节。把思想建设贯穿党建全过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开展党纪主题教育;认真检视梳理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听取助力医院发展的措施和建议,着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新氛围。注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医院内部的监督体系。网格化监督全覆盖,持续紧盯设备、耗材、基建、药剂、人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2024年共收到网格员廉情分析报表48份,提出整改意见2个。通过钉钉清廉平台、阳光谈判室的建设,实现了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全程监督,全年开展前期调研、谈判75场,涉及采购项目200余个,有效降低隐形的腐败问题发生。重视廉洁教育,全年共开展廉政约谈362人次,开展学习教育385余场次,医务人员的廉洁意识和自律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2024年共拒收“红包”“礼金”54人次,合计人民币70192元;收到锦旗59面,涉及158人次,感谢信29封,涉及66人次;拾金不昧58例。(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制度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健全质量与安全管理构架体系。制定2024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重新修订院级重点监测指标。持续监测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每季度汇总分析报告,督查改进,确保各项指标数据合格,严格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每季度围绕“医疗质量与安全”主题开展医疗质量检查,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规范各科医疗行为,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科室进行限期分析整改,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制订护理队伍核心能力提升方案,全面提升护理人员内涵。全年开展护理急救技能、护理新技术、患者沟通技巧等培训180场,其中线下分层级培训50场,线上理论培训52场,规培78场,共培训11000余人次。先后选送了8名专科护士参加母婴、疼痛、静疗、糖尿病、手术、神经内外、血透、急诊等专业的进修,目前专科护士达到23名。选派ECMO护理小组成员到省级单位进修学习,提升急救能力。在全院打造“一科一品”护理服务品牌。以老干部病区为试点,通过建设温馨病房、优化病人接待流程、运用CICARE沟通模式、提升适老化服务以及多元化宣教模式等举措,提升护理主动服务意识,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6.62分。(4)优化人才队伍,注入发展新力量。2024年,先后直接考核招聘高层次、优秀及紧缺卫技人才16人,其中硕士5人,高级职称3人。浙大二院麻醉科主任严敏教授获得2024年“台州市柔性人才”领军人才称号。选拔了王宏阳、朱芮、杨成贵、沈启波、邹玉华、徐碧莹6名飞鹰学员参加浙大二院与浙江大学合办的“山海·飞鹰”青年管理骨干高级研修班,为医院高质量跨越发展储备了较雄厚的人才资源和后备力量。(5)深化与浙大二院合作,强化专科建设。2024年新增严敏、易成刚、李雯3家名医工作室,实现全面深入合作。浙大二院2名专家常驻我院,22个学科84名专家定期到我院开诊。选派优秀医师进修人38次,新开展巨乳缩小术+乳房下垂提升术等26项新技术新项目。(6)构建区域医疗急救体系,全力推进“五大中心”建设。2024年,我院成功完成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创建。胸痛中心以优异成绩通过基层版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并授牌,卒中中心顺利获得浙江省“防治卒中中心”认证授牌,创伤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评审,被授予国家级“创伤中心”称号。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日趋完善,新增江南、永丰岩溪、涌泉等7个急救站(点),城市地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9分21秒,乡村地区缩短至13分18秒;多次组织多发伤、群体伤、胸痛、脑卒中等各类演练,有效提升了区域院前急救能力。(7)推进科教协同,激发活力引擎。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成功申请厅级项目中西医方向项目1项。选送11个项目参加第六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县市区医院擂台赛,其中7个进入决赛。(8)以评促建,蓄力创建三乙医院。2024年,我院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三乙医院创建方针,组织相关职能科室下临床开展指导检查6次,分别从科室制度建设、操作流程、人员配备、急救设备、培训考核以及病历书写规范、核心制度的执行和科室质控活动的内涵等内容,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访谈员工和患者等方式进行了多方面、全流程的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要求临床科室在一周内完成整改,相关职能部门在10天内完成追踪,确保工作落实到位。(9)提升服务质效,争当发展新标杆。打造高标准一站式服务中心,强化对患者的关怀服务,关注“一老一少”,实施门诊区域首诉负责制,强化医患之间有效沟通。为来院就诊老人提供陪诊服务3174人次,服务来院乡贤及家属213人次;老干部活动中心健康驿站为离退休老干部提供医疗服务5306人次。加强出院后随访,开展“互联网+护理”延伸服务。出院随访率达98.06%。组织医生进行出院病人入户随访,全年入户随访104次,共走访389人。开展居家护理2093例,开展线上问诊1165例。获得一致好评。(10)倒排工期,优化院内就诊环境。医院2号楼升级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病房环境焕然一新。完成了手术室和口腔中心改造升级,就诊环境空间布局更合理。府东菜场-综合楼项目也在有力推进中。11.互联网赋能,提升信息化支撑力。经过多部门的紧密合作,我院成功实施了“健康大脑+智慧医疗”项目的切换上线,并对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和操作指导。在电子病历等级评审中,顺利通过电子病历4级的评审。新系统的使用将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规范化、数字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医院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力提升了医疗服务便捷化和优质化水平,让患者看病就医过程更智能、更便捷。(12)凝心聚力,汇聚发展新合力。大力开展文化活动,以春节、妇女节、五四青年节、护士节、医师节等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职工摄影、演讲比赛、交流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对生活困难职工、身体不好的职工,常态化联系沟通,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切实关心关爱职工。(13)响应国家战略与人民心声,积极做好帮扶工作。派驻急诊科、口腔科骨干医师对四川和新疆开展对口医疗支援,2024年8月选派急诊科郑星坚同志前往四川省嘉陵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交流;选派徐跃到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开展18个月的援疆医疗工作,为新疆地区的医疗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14)提升基层医院服务水平,推进医共体建设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目标的“三高共管三级协同”一体化慢病管理模式,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建立临海市“心电一张网”“脑电一张网”,总院与各分院紧密合作,设立胸痛救治单元和脑健康筛查中心,建立全方位心脏疾病诊治体系和认知筛查诊疗体系,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诊疗服务。3.取得的主要效益(1)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医院党委领导作用,组织“巡回医疗队+红色健康管家”志愿者服务,坚持走出去、送健康,广泛开展了进社区、进农村义诊活动,2024年共下乡义诊129场,惠及3万余名群众;进行慢病宣教118场次,4000余人次,发放宣教资料6000余份。同时还参与到两癌及甲状腺、肺部疾病、前列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筛查等民生实事项目中,免费筛查近2万人次。“红色健康管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中。(2)经济效益2024年医疗业务收入49880.6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71%。医疗服务占比36.96%,较去年同期下降1.76%。门诊人次768622人,较去年同期减少5.52%。出院人次31122人,较去年同期减少3.21%。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学科带头人缺乏,限制了医院的专业技术创新和发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员工缺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2.医疗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医疗质量的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3.“健康大脑+智慧医疗”仍需完善,医院管理与绩效分配机制有待完善。4.部分科室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服务精神,人性化服务尚未完全落实。5.学术氛围不浓,部分科室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缺乏创新动力。
四、下一步打算1.以美好愿景为目标,凝聚医院发展共识紧紧围绕建设“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凝心聚力将医院建设成为技术好、服务优、员工幸福的高质量发展医院。2.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双促进打造党员队伍建设新品牌,抓好思想建设,强化干部管理,强化党组织建设,落实“支部建在科室上”。3.以高质量学科发展为核心,全面提升医共体技术能力加强五大中心建设,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加强学科专科建设,提高诊疗服务水平。4.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十八项核心制度,完善以质量安全为导向,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公平科学的绩效分配机制。推进“健康大脑+智慧医疗”。5.以问题整改为抓手,提升医疗质量安全落实以评促建,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落实以评促改,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落实以评促管,助推“国考”、“省考”绩效考核。6.以优化服务为根本,把便民、惠民落到实处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形成“浙二-市一-9家医共体分院”互联互通,推行优质资源下沉。7.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机制,加大内部纪检监察力度,强化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08月29日至2033年06月07日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5年02月10日至2028年02月0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绩效和奖惩情况2024年1月,被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健康县域传媒评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建设标杆奖。2024年,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授予双向转诊优秀实践奖。2024年6月,被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授予的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2024年3月,被中共台州市委、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台州市卫生健康工作突出贡献集体。2024年6月,获中共台州市委授予的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4年11月,获中共临海市委、临海市政府授予的2023年度平安临海建设突出贡献集体。2.诉讼投诉情况今年没有涉及诉讼和信访事项。2024年共接到社会投诉81起,其中医疗管理方面8起、医疗服务方面42起,无过错投诉23起,其他8起,我院已作出回复、解释,进行了相应整改。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2024年7月11日下午,收到临海市红十字会捐赠牙胶共40箱(72只/箱-19箱、48只/箱-21箱),7月12日将所有捐赠物资分发给各医共体分院及总院妇产科。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