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LH331082-025/2025-13796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2-14
发布单位: 市审管办
临海市政务服务办(公管办)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 日期:2025-02-14 14:33
  • 来源:市政务服务办
  • 浏览次数: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2024年,我们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迭代升级数智大厅,完成新大厅装修改造并顺利运行,夯实便民基础,做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全省率先实现政务窗口“免证速办”,先试先行推进公共资源限额交易,多项工作得到新华社、《浙江日报》等媒体刊登,获评台州市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集体、临海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先进集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以改革创新助力办事提质增效。优化基层就近办理,推进公安“免证速办””全省试点工作,全市2个市级政务服务中心、1个企业综合服务中心、19个镇(街道)、667个村社代办点均实现“免证速办”,工作得到新华社、《浙江日报》头版等媒体刊登;深化“跨区域通办”,与象山县政务服务一体化合作正式签约,实现两地125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通办”,总计与吉林通化县、上海杨浦区、贵州六枝特区等地8省10市建立通办合作关系;打造数智大厅,完成政务服务大厅装修改造,普及“教你办”系列高频事项线上办,政务办事事项100%实现网上申请、网上预审,2024年,市级大厅政务服务总办件163万件,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共办理各类事项61.13万件,村级便民服务站共办理各类事项87.84万件,“一网通办”率达99.1%。

二是以惠企利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场地布局,设计改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认领并进驻企服中心涉企增值事项359项,全年办件3592件。推进企业“办事不出园”,设置企业服务分中心1家(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分中心)和驿站1家(杜桥镇眼镜创业园企业服务驿站),实现14个部门601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173项增值服务事项在经开区企服中心可办。10月25日,台州市企业服务中心(驿站)现场会在杜桥召开,3家企业服务中心累计办件75256件,共开展上门服务23次,服务企业24家。

三是以队伍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由市委组织部、改革办和我办牵头组织实施,开展政务服务“一类事”改革岗位中层履职评效工作,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重要依据,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制定《临海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综合受理员服务等级考评办法》,组织开展市级各类业务培训、测试400多场次,组织行政办事员参加第四届台州市政务服务办事员技能竞赛,2名综合受理员获个人优胜奖,我办获团队组织奖。

四是以健全机制助力交易规范高效。建立健全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评标专家监管,开展评标专家清理,对临海市336个招投标项目进行集中项目抽查,1名专家受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省专家库进行除名处理;推进落实建设工程项目“评定分离”改革,单项合同估算价1亿以上的项目在定标时增加对中标候选人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现场面试环节,目前共有32个项目采用“评定分离”办法招标。

五是以优化服务提升交易质效。持续推进交易现场规范化管理和电子保单保函应用,切实减轻投标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释放市场活力,全年,公共资源市级交易市级平台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245项,总成交金额104亿元。优化升级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区域平台,仙居县、杭州市富阳区和省外的江苏省溧阳市、山东德州市等地相继来我市考察交流相关经验做法。

二、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思路

(一)夯实便民基础,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一是党建引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准,组织开展涉企审批“上门办”、政务服务宣讲活动,把政务服务惠及更多企业、群众。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加强中心人员管理,依托提升改造后的政务大厅综合管理系统,开展窗口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打造台州市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临海样本。出台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服务场所,加强队伍建设和专项业务培训,提升“浙里办”APP在基层村(社区)的普及,打通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争取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工作成为台州试点,打造临海样本。

二是迭代升级为企服务新生态。高质量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将其与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有机融合,积极拓展市场侧、社会侧的特色定制服务,高效应用“企呼我应”平台,落实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以企业服务分中心、驿站建设为抓手,通过事项下放、人员进驻、帮办代办等多种方式,推进涉企事项进园区,实现“办事不出园”。

(二)强化数字赋能,打响“一网通办、免证速办、悦享智办”政务服务品牌

一是抓“一网通办”质量。以“网办为主、掌办为辅、窗口兜底”为目标,重抓网办、掌办在企业群众中的普及程度。进一步加强“教你办”视频宣传,注重自助网办区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的“教办结合”,保持“一网通办率”99%以上,进一步提升“一网通办率”质量。

二是促进“免证速办”应用。在全市2个市级政务服务中心、1个企业综合服务中心、19个镇(街道)、667个村(社区)代办点均实现“免证速办”的基础上,协同推动“免证速办”在其他部门和政务服务事项场景的应用,将“免证速办”从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三是推进“悦享智办”落地。以提升群众企业办事体验感为目标导向,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做好各类“一件事”、“一类事”事项落地,创新应用一码一票、智能导服、绩效评估等智能化项目,推动智能交互场景建设,数字赋能“好办易办”“快办优办”。

(三)推进平台建设,全力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一是全力助推数改任务落地见效。根据《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整体智治”基本实现的要求,继续规范新生数据,确保三率(完整率、准确率、及时率),细化数据颗粒度,提高追溯交易历史相关数据的完整率、准确率,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整体智治”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规范有序推进“评定分离”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做好项目数据归集工作,定期分析项目开展情况,指导业主单位规范定标。完善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实施机制,清理招标投标领域各类交易壁垒和不合理限制,定期开展警示专项教育,加强评标专家库、招标代理机构进场管理,严格遵守交易信息公开制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环境。

三是持续推进限额以下平台建设。加强员工轮岗业务培训,积极拓展产权交易业务,立足限额交易这个基本功能,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把产权交易所打造成架构清晰、制度规范、模式先进、信息安全、风险可控的产权交易平台。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