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工作
索引号: LH331082-027/2025-0009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1-08
发布单位: 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
【工作小结】市经信局半年度工作总结
  • 日期:2025-01-08 09:16
  • 来源: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
  • 浏览次数: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形成了大抓工业、齐抓工业的浓厚氛围,市经信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坚持大抓工业、大兴实体,系统重塑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一是开展动态监测。实现规上企业产值监测和规下样本企业营收全环节动态监测,异常企业第一时间反馈协调调度。形成每月各镇街产值情况预计表。二是做好留工促产。开展一季度企业生产大摸排,包括企业春节期间留工、开复工,一季度订单、运输等情况,形成一季度企业生产情况清单;春节后每日摸排企业开复工情况,协调解决复工难题。三是全力稳产增产。工科贸联动科学制定目标任务,重点关注产值前百、拉动拖累前50、亿元以上负增长、新入规等重点企业,进一步联动镇街发挥经济专班作用,全力协调保障企业用电、用气等各类要素,减少夏季移峰填谷、冬季迎峰度冬影响,帮助企业“多正少负”。

二、企业发展梯队不断壮大

一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更新临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组织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入尽入,对库内企业根据专精特新细分领域开展分类指导,帮助企业精准定位申报方向。二是培育小升规企业。建立100家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属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结对培育,尤其是督促杜桥镇、东塍镇等有潜力的镇街全力挖掘,动态管理,确保全年优质企业应升尽升。三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在广泛细致做好排摸工作的基础上,对拟申报技术创新项目的32家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工作台帐,帮助企业规划申报路线,根据申报时间节点加强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提高申报成功率。四兄绳业、沙星科技、永太科技、东邦药业、联盛化学等5家企业成功进入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

三、制造业项目加速推进

一是加快制造业项目招引。配合市投促中心、台州湾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及相关产业基金做好项目研判,上半年重点参与17个项目招引,其中友嘉国际机床项目完成专家评审,预计本月底完成尽调报告,拟落地地块组建已上报,已来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完成土地招拍挂。二是狠抓制造业项目进度。梳理2024年119个千万元以上项目,明确“五未”项目目标,倒排时间节点。通过“四大行动”制造业项目擂台赛及十大产业平台动态评星机制,围绕“蜗牛”项目每月晾晒。开展项目破难,督促滞后项目整改提速,项目难题闭环销号,全力提升项目开工投产率。上半年,海缆能源、台州湾E车谷等23个项目实现开工,瑞博制药、海神制药等11个项目提前投产。三是抓企业项目备案。1-6月共为企业办理投资项目审批备案260项,其中赋码、备案中需核发施工许可证项目30个,已发证22个,变更项目215项,备案项目全部按时办结,办结率为100%,审批服务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落深落实

一是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行动,召开全市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工作部署会,建立工作机制,下达改造清单、细化工作举措,形成部门、镇街一体推进良好氛围。全面推进化学原料药行业中小企业“N+X”数字化改造,下达第一批改造补助资金212.63万元,第二批项目已开展验收,并启动第三批试点企业排摸和筛选。二是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完成2023年省级产业大脑考核,化学原料药产业大脑2023年度考核省级优秀。开展2024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排摸,加快推进华海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打造数改重点标杆。深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发展模式,迭代升级化学原料药产业大脑。加快培育新智造主体。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企业排摸指导服务工作,拟定申报对象,目前已排摸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培育企业2家。

五、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一是加快“415X”产业集群培育。出台《2024年临海市制造强市攻坚年行动方案》,完善《 2023年度“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财政专项激励实施细则》,统筹推进空间腾换、招大做强、企业优强、品质提升、数字赋能、创新强工六大行动,组织瑞博制药、爱康等3家企业、4个项目申报省特色产业集群财政专项激励项目。

二是加快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举办2024年5月9日“加快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 蓄积高质高效发展动能”重点提案办理“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借助“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将线上数据与线下排摸结果进行比对。上半年,我市十大重点区块中,港海、大田刘、小岭三个区块改造进度提前。

六、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抓稳产增产,推动指标向好。持续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对18家10亿元以上总部在外的企业逐家走访,全力推动产值回归,依托100家小升规潜力企业培育库,指导潜力企业应升尽升,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挖掘增量。

二是抓项目引育,积蓄发展后劲。争对“清五未”项目,及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建立重点项目促建工作专班和问题清单,一对一跟踪服务项目建设。对已落地项目,做好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一批重点开工投产项目举行开工、投产仪式,全力营造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三是抓企业培育,打造雁形方阵。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库及遴选机制,开展全方位、点对点扶持,继续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性,加强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申报指导,推进企业申报方案个性化定制。

四是抓智改数转,落实一号工程。深入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开展数字化改造培训会、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分享会、优秀案例宣传推广等活动,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全面推进化学原料药行业数字化改造,完成省级试点创建任务。不断做强数字赋能平台。迭代升级化学原料药产业大脑,加快各项应用在企业推广落地。

五是营商环境,优化助企服务。出台“百日破百难”助企攻坚行动方案,持续深化“万名干部助万企”提质扩面行动,依托“万名干部助万企”助企服务应用平台,对企业问题诉求办理实施“红黄绿”动态赋码和销号管理的全流程闭环机制,进一步解决企业实际诉求。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