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LH331082-027/2025-0009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1-08
发布单位: 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
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 日期:2025-01-08 09:12
  • 来源: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经信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制造强市总目标,直面困难、主动作为、精准服务,持续加强企业培育,加快产业升级,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我市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民营经济总部集聚高地。

一、202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惠企助企,推动稳进提质。完善《关于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先行看订单、过程看用电、后端进度看销售”的重点指标研判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联合商务、统计等部门加强产业研究。针对医药产业下行态势,形成调研报告《关于外围冲击对临海医药产业发展影响的调研报告》获台州市领导肯定。今年以来兑现各类政策24批次,惠及企业3153家次,为企业减轻各类负担,争取上级奖励资金。

(二)聚焦促建促产,加快项目进度。组织实施全市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9个,建立制造业项目红黑榜,开展晾晒比拼、紧盯节点抓落实、集中力量清“五未”,形成闭环销号。2024年累计竣工投产24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其中瑞博制药CDMO生产基地项目提前半年竣工投产;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朵纳智能家居供应链产业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三)聚焦要素保障,推进空间腾换。出台《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行动方案》及《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实施意见》,明确10大重点区块,贺家工业园、大田刘村等5个区域先后启动改造,落实“周会商、月例会”破难机制,先后解决容积率、分期分幢登记等难点堵点问题11个。目前,我市共有45个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项目。同时,加快落实本地优质企业用地需求,忠信新材、科锦轴承等15家本地优质企业成功摘地,筛选储备了一批优质项目。

(四)聚焦一号工程,实现数智赋能。实施数字经济培育计划,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及重点项目建设招引。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11月底开工建设,台州湾E车谷1号楼结顶,中部智能制造园9月摘地,成功招引至晟微电子(台州市首家落地的射频芯片设计企业)、趣云创想(台州首家AI云营销链主企业)等一批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实现全覆盖,2.0覆盖率达42%以上,居台州市前列,今年以来新增省级制造业云上企业1家,省级第二批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试点企业名单1家,台州市仅2家。

(五)聚焦梯度培育,打造雁形方阵。深入实施“1125”企业培育工程,优化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企业培育遴选机制,持续开展企业梯队专项培育。今年以来新增国家级“小巨人”5家、省总部领军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1家,数量均居台州第一,伟星集团等10家企业入选浙江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居台州第一,预计全年新增十亿元以上企业3家、亿元以上企业25家以上。出台《全市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攻坚行动方案》,支持优质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全年预计小升规企业40家。

(六)聚焦破难服务,提振企业信心。常态化开展纾困破难优服务及“万名干部助万企”精准服务活动,聚焦融资、要素保障、涉企行为等方面,落实“闭环+反馈”破难服务机制,今年以来推动医化园区完成扩园,帮助相关企业解决用地之忧;顺利召开国家《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交流会,帮助联化(昂健)通过联合国禁化武审查;开展“十链百场万企”、“百亿惠企联合授信”等助企活动,参与企业1000余家次;清退涉企保证金;走访服务企业315家,收集并解决企业诉求402条,确保回复率和办结率100%。

二、2025年工作目标及举措

2025年,市经信局将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进有为,紧扣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方向,坚持“一条主线”(产业突破升级),开展“五提攻坚”,在制造强市建设中彰显经信之责、经信之为、经信之先,各项重点工作领跑台州,全省前列。力争一季度及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台州市前列,再夺“天工鼎”。

(一)打好工业经济稳进提质攻坚战。以政策引领、精准服务为抓手,数据监测、调研分析为支撑,确保明年一季度开门稳、全年红。一是经济存量更多元。持续开展走访调研帮扶重点企业,及时协调解决经他营难题,挖掘更多月度入规企业,做好企业总部经济回归,全力挖掘潜在增量。二是政策体系更优化。根据当前全国大一统市场、行业形势、企业需求等情况,优化调整现有政策,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红利,做到直达快享。三是运行分析更细致。建立分析员制度,每季度召开工业经济形势运行分析会,定期研判重点行业发展形势及重点企业订单、销售、产品等情况,为出台专项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二)打好产业能级突破提升攻坚战。做好城市和产业的同步规划,加快传统升级、战新引育、布局未来,强势推进十大产业平台建设,在产业迭代升级上做出新突破。一是升级传统产业。从三大主导产业入手,医化产业以特色原料药为基础,加快向成品药、创新药跃进,同时探索拓展医疗器械等产业支链的研发生产;汽车机械产业向新能源转型,加快新车型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提升;户外休闲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引育新质生产力。深耕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制剂、新材料等战新产业、未来产业,深化“基金+投资+招商+产业”四位一体招引模式,加速推动新兴产业内育外引、增量突破、集聚成势。全力推进氢能产业落地,研究编制氢能产业招商图谱,研究建立氢能产业重大项目储备库,盯引一批氢能领域优质项目。加大各产业领域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前沿技术研发领头动力。

(三)打好工业投资扩大提速攻坚战。狠抓制造业项目促建促产工作,优化制造业项目红黑榜制度,做好国家“两新”项目申报,着力解决工业项目建设中的困难。一是谋划2025年项目。全面摸排2025年度千万元以上制造业项目,重点做好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制造业投资“开门红”,力争指标向前移位。二是抓难点项目推进。动态管理难点项目清单,强化制造业投资分析研判,督促已拿地未开工和缓建设项目业主履行用地出让协议,加快奥翔药业、海缆能源等10个项目加快推进速度。三是落实低效用地改造项目。持续推进高耗低效企业整治及万亩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优化升级“亩均论英雄”评价,加大落后产能升级力度。

(四)打好企业梯队壮大提效攻坚战。重点抓好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创新企业、扶持小微企业,持续优化临海企业梯队结构。一是龙头标杆持续引领。优化“1125”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全面了解企业所遇难题和需求,跟进协调解决。定期召开行业领军企业座谈会,听取代表企业政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建议,营造良好培育氛围。二是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增长。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政策,更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库,加快优质资源精准扶持,及时做好跟踪服务。三是小微企业加速成长。聚焦产业集聚度高、小微企业多的区域,加强企业帮扶及业务指导,助力企业发展升级。

(五)打好数字经济攀高提档攻坚战。深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发展模式,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不断做优转型环境,推进数字化改造提质扩面。一是做大数字经济产业。为永太新能源、拓卡、新睿电子等优势企业强化服务,持续跟进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铜盘山智谷等重点平台建设,推进迦美射频芯片总部迁址项目等优质项目引进,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做大,提速发展。二是做深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开展数字化改造培训会,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实现从1.0全覆盖向2.0覆盖迈进。不断做强数字赋能平台,迭代升级化学原料药产业大脑,推进各项应用在企业推广落地。

为进一步打好“五提攻坚”,我局将持续以“争星夺旗扛鼎 奋进第一方阵”为主题,落实一科室一行业全员联系企业机制,定期开展科室比拼、经信大讲堂、年轻干部交流夜等各项活动,到现场比服务,在一线提能力,以干部的专业化、高效化全力推进我市产业突破升级。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