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部门)
索引号: LH331082-017/2024-13777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临海经〔2024〕46号 成文日期: 2024-11-27
发布单位: 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关于开展
2025年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试点培育区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 日期:2025-01-15 10:58
  • 来源: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渔业养殖单位:

为更好地开展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试点培育区创建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渔发〔2021〕13号)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的通知》(浙农渔发〔2022〕20号)有关要求,为提升养殖主体的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水平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试点培育区项目(以下简称“试点培育区项目”)申报工作。为扎实做好试点培育区项目申报工作,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及条件

(一)申报对象:要求以生产经营单位为申报主体临海市范围海水养殖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各类主体),且要求在水域滩涂规划范围内(未列入近两年土地收储计划),水域涂域养殖证或有效承包合同到期期限迟于202612月。其中:已获评省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单位优先申报。

申报条件

1)养殖区域坐落于县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的养殖区、限养区内。

2)养殖生产者持有效的《水域滩涂养殖证》(《不动产权证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其他可证明其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的权证及承包合同。苗种生产单位须持有效的《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渔业生产者自育、自用水产苗种的除外)。

3)生产经营单位须为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的水产养殖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等及上述单位联合体等。以联合体申报的,应为同一养殖类型,且须以联合体名义登记注册。

4)工厂化养殖类型,占地规模须在100亩(含)以上,养殖车间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含)以上。池塘等其余养殖类型,养殖面积须在1000亩(含)以上;养殖区域应相对集中连片。

5)近三年(含本年度)内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100%(未被抽检年份视同合格),不存在使用假劣兽药、禁止使用药物及化合物、停用兽药、人用药、原料药和农药等违法行为,不存在使用禁用的、无产品标签等信息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6)若为非自然开放水域养殖模式,应当进排水分开且无明显损毁,具有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设施或设备且能正常使用;若为网箱、网栏、筏式、吊笼等自然开放养殖模式,应具备废弃物收集设施或设备且能正常使用。

二、建设内容

试点培育区项目创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重点支持渔业设施建设和机械应用、健康养殖模式推广、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水平。具体包括:

(一)发展设施渔业。支持工厂化循环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设施大棚、深远海网箱等高效养殖设施建设,促进养殖品种、工艺与设施装备协同联动,推动设施装备建设提升与绿色养殖方式发展相适应,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率,推进技术装备升级、强化科技支撑,带动提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二)发展生态渔业。支持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养殖、立体生态养殖、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等多种技术模式应用,引导各地建立适应本地特点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优质养殖水产品供给保障体系,营造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发展格局。

(三)发展数字渔业。支持数字渔场和未来农场建设,加快推进水体环境实时监控、自动增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养殖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无人机巡航等信息技术和装备应用,强化数字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与综合运用,激发渔业产业数字活力,构建数字经济引领的新型渔业生产组织和产业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四)发展三产融合。支持水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冷链、品牌培育打造、休闲渔业、产销融合等二三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衔接,贯通产加销、融合渔文旅,构建以产品为主线、全链条协同推进的全产业链模式。

三、资金补助

项目主体可选择支持方向进行申报。申请项目通过评审立项并按投资额进行补助如涉及工程建设的内容,申报项目还需提供有资质的第三方出具的项目工程造价咨询报告书。按照省级相关要求,单个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16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补助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50%。

四、选项要求

1、项目建设地点不符合我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的不予立项。

2、基地从事海淡水养殖池塘养殖,申报建设内容为设施渔业和生态渔业方向且不含有尾水处理或循环水相关设施建设的,不予立项。

3、项目如牵涉到用地、环评等前置条件,未按要求提供相关审批依据的,不予立项。

4、项目主体近三年发生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的,不予立项。

5、项目主体在各类检查、绩效评价和审计中发现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并列入黑名单的,不予立项。

五、申报程序

1、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创建主体对照省级相关考核验收标准,按照重点任务要求针对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提出创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创建申请表附件1、创建实施方案附件2申报遴选评分表(附件3)及达到基本条件的证明材料创建单位对申报材料和财务资料等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创建评分高于80分且符合创建要求,经我局审核后,在中国临海网站公示7天。我局会同财政部门联合提出申请,并设区市渔业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海洋经济发展、省财政厅,省海洋经济发展联合省财政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择优列入创建名单并发文公布,并根据评审排名情况安排补助资金

2、项目申报:待省级同意创建并下达资金后,由项目申报单位优化实施方案(附件3填报申报表(附件4)、项目申报标准文本(附件5,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内容

3、项目评审:所有项目须经评审立项,提供评审所需的相关佐证材料(详见《财政支农项目(竞争类)立项评审论证表》附件6),由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局组织项目专家进行评审,采用立项评审论证表进行打分,依分数从高到低确定补助项目及补助金额,评审平均得分低于80分不予立项。

4、申报项目经公示无异议后,由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局下达实施计划,完成立项。

六、项目验收管理

项目验收实行主管部门和镇(街道)共同负责制。项目验收合格且公示满后,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将资金拨付给项目建设单位。

七、项目申报及建设时间要求

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241231日。建设期限要求:20254月至202612月具体以省文件为准。在建或已建项目不在申报范围。申报相关材料须经所属镇(街道)同意后上报。

八、有关要求

1、业主申报项目时,应提供项目建设承诺书(附件7)和相关证件复印件等资料,对所申报项目内容和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2、各镇(街道)应鼓励当地符合规划的海水池塘养殖户申报项目,提升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水平,对项目严格把关,明确项目实施地点、范围及面积,汇总后统一报送到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联系人:程鹏,联系电话:0576-85389925)

 

 

 

                                                                                                                                                                                                                                                                                        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20241127


申报附件:申报表.doc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