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LH331082-042/2025-13757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1-10
发布单位: 市科技局
临海市科技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 日期:2025-01-10 14:55
  • 来源:市科技局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坚决贯彻科创首位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从提升区域创新水平、打造高能级创新主体、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系统性提升了全市创新能级,持续激发科技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如下:

2024年工作总结

(一)狠抓创新投入,实现全域创新能级稳步提升

1.聚焦高能级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战新领域集中布局优质创新资源,培育引进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前沿载体平台。扎实推进灵江科创走廊建设,高质量建设航天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谋划筹建氢能研究院,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攀高登峰。

2.聚焦企业研发投入,激发创新生态活力。持续开展规上企业“R&D清零提升行动,克服不利因素,推动重点企业稳定研发支出,有效调动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1-9月,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达25.79亿元,位居台州第3,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15%,排名台州第42023(最新统计周期),全市全社会R&D经费支出GDP比重达3.30%,位居台州第2

3.聚焦高新产业发展,增强创新内生动力。加快医药健康、汽车制造、时尚休闲三大千亿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为153.8亿元,排名台州第2,占比达75.2%,排名台州第3

(二)立足主体培育,全面夯实企业创新根基

1.做大主体基本盘。扎实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升级版,持续优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申报、认定及奖补政策兑现等全流程服务健全完善了科技、税务、财政三部门联动培育企业机制。今年以来,指导临海市浙江沙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22家企业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新认定高企32家),临海百玛机械有限公司等130家企业新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各科技企业指标认定量和申报量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完善企业研发体系。深化“市级高企研发中心—省级高企研发中心—省企业研究院—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培育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机构实行重点帮扶,努力提升规上企业研发覆盖率。2024新认定台州市级研发中心26家,新申报省级研发机构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的占比达79.88%,均位居台州前列。

3.建设优质企业平台。发挥龙头企业领航作用,带动行业攻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行业整体创新能级。2024年,成功指导推动华海药业建成创新联合体,指导华海药业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完成答辩环节;指导永太科技作为共建单位列入2023年第二批全省重点实验室。

(三)聚焦成果转化,助推创新成效走深走实

1.推动校企合作,打破区域资源壁垒。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科技合作补助政策,营造良好科技合作氛围。扎实推进中国计量大学临海技术转移中心(二期)前期工作。对接天津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组织一系列活动,考察学校重点实验室,增进了解,为后续开展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2.推动企业技术合作,加速成果转移转化。以技术交易补助政策为牵引,重点支持吉利汽车研究院、瑞博制药等技术输出型企业开展技术交易。今年,共申报“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4项,获评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均位居台州前列;1-10月,全市完成技术交易额47.76亿元,排名台州第1

(四)深耕服务生态,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发力

1.资金兑付普惠高效。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今年以来,共兑现资金4788万元,其中,对高新技术企业、国科小、省科小等企业主体的补助资金达1999万元。

2.人才支撑全面有力。持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让创新人才有为又有位。2024年,共申报国千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计划4人,国家外国专家项目2人,新增外国人才8人;申报浙江省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1个;申报浙江省外国专家工作站1个,目前已进入省厅评审环节。

   3.科技助农扎实推进。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扎实谋划换届工作,推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作用。今年以来,指导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技授课60余次,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3次。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完成台州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医药卫生)立项15项,临海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医药卫生、农业领域)立项39项。

2025工作计划

2025年,临海市科技局将坚持贯彻“科创首位”战略,持续走好科技新长征,抓深抓实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三支队伍”建设,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2025年,力争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5%以上,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2%以上。

(一)全市域统筹,打造创新策源高地。一是建设区域创新平台。加快灵江科创走廊首聚地和首建区创新资源集聚,加快谋划佩弦湖科技城,高水平建设航天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二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鼓励领军企业展担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支持华海牵头筹建省创新生物药和高端复杂制剂技术创新中心,推动龙头企业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再攀高峰。三是布局战略新兴领域。找准临海在台州6大未来产业布局中的定位与切入点,加快完善氢能研究院相关扶持政策,与共建企业深入对接,找准双方平衡点,力争在2025年实现临海氢能研究院建成落地。

(二)全要素赋能,建设高能级创新主体一是打造创新发展雁阵。持续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升级版,拓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池,做好高企申报全过程辅导,分行业构建科创企业金字塔培育体系,力争2025年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二是提升企业研发能级。优化完善研发机构梯度培育机制,深入推进“两清零一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覆盖率。2025年力争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三是保证研发投入增长。完善多部门联动、全流程指导、高标准统计的研发投入归集制度,重点指导研发重点企业和零申报企业做好研发顶层设计,合理归集研发费用,确保研发活动应统尽统

(三)全流程保障,畅通成果转化应用一是做强技术供给。围绕省三大科创高地和15大战略领域,鼓励企业在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的薄弱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确保全年申报省级科学技术奖2项以上,申报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4以上二是搭建转化载体。抓好强校强院强所引进共建,积极链接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创新资源,力争与“双一流”高校和“国字号”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三是强化组织运营。统筹全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强化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针对性调整扶持政策,改变一次性给予奖励的支持方式,探索年度绩效奖励制制定针对各类科创平台的评价指标,根据入驻企业高企孵化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入驻企业年均营业收入等进行综合评估后,按考核结果给予兑付奖励。

全链条发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一是完善科技金融体制。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制,推动财政科技资金“拨改投”“拨改贷”改革,优化科技保险、科技贷款等金融产品及服务,促进优质成果加快落地转化。二是提升人才服务力度。聚焦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探索飞地用才、兼职兼薪、候鸟式专家等柔性用才方式,持续做优做强人才服务,进行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培优育强本地人才队伍。三是优化科技政策体系。以编制科学技术“十五五”规划为牵引,围绕重点创新领域,结合发展实际细化在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培育、院校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