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 > 镇(街道)信息公开 > 涌泉镇 > 重点工作
索引号: LH331082-081/2024-13644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9-25
发布单位: 涌泉镇
【惠民惠农】警惕台风后病害风险 狠抓晚稻后期病虫防治
  • 日期:2024-09-25 13:52
  • 来源:涌泉镇
  • 浏览次数:

当前单季晚稻处于乳熟期,连作晚稻进入灌浆乳熟期。目前田间以褐飞虱和二化螟为主,局部白叶枯病发生危害较重。因前期防治不平衡,地区间、田块间病虫发生差异极大。各地要继续狠抓田间查定,做好后期病虫防治工作,保障粮食丰产。

一、发生趋势

(一)稻飞虱  褐飞虱是晚稻后期主要虫害。根据田间普查,小部分田块成虫密度及种群数量巨大。预计9月27日左右出现低龄若虫高峰。目前区域间、田块间发生差异大;田间食料丰富;近期气候条件有利褐飞虱发生,对于前期失治田块或防效差虫量高的田块必须重点加以关注。

(二)螟虫  据灯下监测,二化螟诱虫高峰出现在9月14-15日,高峰诱量为39只。目前在双季稻区田间发生较重,15日调查百丛枯鞘率杜桥点4.5%(4.0%-10.0%)、桃渚点6.0%(4.0%-9.0%)。预测低龄幼虫高峰在9月27日前后。

(三)白叶枯病  当前正值台风天气,多雨多风,非常有利于以白叶枯病为主的细菌性病害暴发流行,老病区及地市低洼区要密切关注,及时预防与防治。

二、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主治稻飞虱、二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对褐飞虱虫量特高的田块必须立即开展防治;继续重点关注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已发病地区,及时做好预防和防治。

2、防治对象:单季稻、连作晚稻。

3、防治时间:总体在9月26-28日。对当前稻飞虱虫量特别高(百丛1500头以上)的田块要立即开展防治。对防治不理想田块,5-7天后立即补治。

4、药剂推荐:褐飞虱可用三氟苯嘧啶或烯啶·吡蚜酮,高虫量田块适量加入毒死蜱,加水50-60公斤粗喷雾或无人机3L以上水量进行防治,使药液均匀喷洒到基部和上部。若田中无水虫量特高的田块可用敌敌畏拌细砂在晴天上午稻叶露水干后进行撒施熏蒸。

防治螟虫或稻纵卷叶螟:乙基多杀菌素、阿维•甲虫肼、杀虫单,严重地区可适配二嗪磷或喹硫磷。

防治纹枯病:肟菌·戊唑醇或4%井冈霉素A;

防治稻瘟病:吡唑醚菌酯或稻瘟灵;

防治白叶枯病:噻唑锌或噻菌铜。

5、注意事项:

1)敌敌畏拌毒土撒施时应注意安全防护,严防中毒;

2)保证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安全间隔期:烯啶虫胺14天,吡蚜酮7天,阿维菌素14天,毒死蜱15天,敌敌畏7天,三氟苯嘧啶21天;

3)农药废弃包装物应及时交到定点回收点,杜绝乱扔乱弃。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