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81/2024-1361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4-08-26 | ||
发布单位: | 涌泉镇 |
【惠民惠农】狠抓三代螟虫防治 全力做好穗期病虫害防控 |
|
当前单季稻处于孕穗期,连作晚稻处于分蘖期。结合当前气候、品种和作物布局,今年晚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情况十分复杂,总体有偏重发生趋势,二化螟、褐飞虱和白叶枯病有重发趋势,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纵卷叶螟潜在威胁巨大,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希各地提高警惕,抓住孕穗末期、破口期和齐穗期三个节点,加强田间检查,因地制宜,以保粮食安全的高度,切实抓好防治工作。 (一) 防治策略: 1、单季晚稻:主治穗期病害、二化螟和褐飞虱,兼治稻纵卷叶螟,特别关注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一旦出现发病中心立即用药控制,用药量适当增加,特别是早稻发病地区、老病区及易淹水地区,对已发病的田块及周边田块立即喷药防治并隔5—7天第2次喷药,持续喷药2—3次;预防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防治二化螟、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稻曲病防治掌握在破口前7-10天和破口期施药,即以全田1/3-1/2的主茎剑叶完全展开(主茎剑叶与倒2叶的叶枕距持平),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在齐穗期再防1次;对褐飞虱采用“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选用高效长效药剂配方,压低虫口基数; 2、连作晚稻:主治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预防纹枯病和白叶枯病。 (二)防治时间:1、虫害 8月23-25日。2、病害根据生育期调整;二化螟区域间差异大,施药后7-10天对防治效果差田块进行第2次防治。 (三)药剂配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乙基多杀菌素、乙多·甲氧虫、甲氧·氯虫、茚虫威,再适量加入杀虫单或喹硫磷或二嗪磷;预防稻曲病:30%苯甲·丙环唑、75%肟菌•戊唑醇;防治稻飞虱:三氟苯嘧啶、80%烯啶·吡蚜酮、50%吡蚜酮;预防和防治稻瘟病:75%三环唑或40%稻瘟灵;防治白叶枯病:20%噻唑锌或20%噻菌铜;防治纹枯病75%肟菌·戊唑醇或4%井冈霉素A。上述药剂合理混配,交替使用,亩兑水50千克喷雾或无人机兑水4-6千克。 (四)注意:(1)稻曲病防治要在露水完全干后喷药;(2)要求早晚用药,田间灌水保水加大用水,确保药效;(3)加强治后检查,对效果不理想田块,及时补治;(4)农药废弃包装物应及时回收,杜绝乱扔乱弃。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