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44/2024-13577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4-07-19 | ||
发布单位: | 市农业农村局 |
临海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截至7月) |
|
2024上半年,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新时代新征程“三农”重点任务,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工作目标,全力保底线、创亮点、争先进,加快推进临海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一、粮食安全持续稳固。制定《关于抓好2024年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2024年部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加强种粮政策扶持。今年早稻、小麦播种面积都有所增加,尤其早稻面积达8.2万亩,较去年7.44万亩增加7600亩,增长超10%。推进农田建设,省级绿色农田项目已通过台州市竣工验收,2024年省下达任务均已完成招标工作,粮功区储备区已完成8274.15亩。紧盯生猪产能和项目场建设,浙江诚峰生猪养殖场已完成备案、可研评审、地块转租手续,预计8月份开工建设。截至6月,全市生猪总存栏14.58万头,累计出栏10.58万头(增长8.63%)。 二、“土特产”文章愈发生动。培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好食来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举办“帮农客杯”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完成“好食来临”品牌授权2批次,“临海杨梅”被纳入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为台州唯一,“临海蟠毫”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延续。羊岩勾青、临海对虾被列入全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至此我市共5个入选该榜单,另外3个为蜜桔、西兰花、杨梅)。指导企业开展出口基地和出口包装厂登记,我市3家合作社成为浙江在俄罗斯重启柑桔进口后首批获准出口的主体。农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构建,台州市地方标准《临海蓝莓》成功发布。 三、农业“双强”再上台阶。农事服务建设全省领先,累计建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3个、区域性1个,5月份成功举办全省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蔡市长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抓实农业“双强”项目,6个省级项目(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项目4个、种业创新平台项目1个和湖羊养殖农艺农机融合试验示范基地项目1个)建设进展顺利,投资额已过半,首批省级资金拨付到位。大规模推进农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目前已报废农机具39台套(完成年度任务),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装备更新率60%,大棚提升0.42万亩。 四、绿色农业底色更亮。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本领,规范“一品一标”工作,上半年共完成各类农产品抽检507批次,合格率99.8%,有效期内绿色食品标识许可使用主体75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体23家。扎实开展“绿剑”等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513人次,检查经营企业271家次,办理案件12件,罚没金额51.576万元,调处纠纷14起,落实赔偿资金12.08万元。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推进“配方肥”推广替代“平衡肥”行动,推广配方肥3400吨,5个“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已完成验收4个。坚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两手抓,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6%。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以及农业生产安全事故。 五、乡村建设更加和美。出台《临海市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围绕10个临海市级美丽乡村、3个台州市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3个省级未来乡村、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等和美乡村年度建设目标,挂图作战、对标对表推进项目建设。遵循“微改造、精提升”理念,重点安排美丽庭院创建村20个,每村新建庭院不低于30户,打造一批独具韵味的临海美丽庭院。精细化、长效化、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定期对19个镇(街道)主要道路沿线两侧进行检查督导,整治成效得到巩固提升。 六、农村改革纵深推进。统筹推进江南·溪望谷、乐活小芝等乡村改革综合体建设,“江南·溪望谷”“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乐活小芝”建成“桐峙里·老粮仓”综合体等项目。开展“村级债务清算、村级工程清查、村级合同清理、促进强村公司规范化运行”“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共排摸负债村152个债务额3.36亿元、村级工程1285个、村级合同3344个、村级强村公司7个,每周由局领导班子分头带队到镇(街道)进行督导整治,我局在全省“三清一促”专项行动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规范宅基地管理,出台《关于将部分临海市部门行政处罚权交由5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人民政府行使的通告》,形成“市指导、镇主抓、村履职”的责任机制,上半年审批宅基地1789宗,未发生因审批问题的信访事件。 七、共同富裕势头强劲。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飞地抱团”重点项目——沿江共同富裕创业创新园已通过设计方案评审(计划8月招拍挂),西部共富小微企业创业园正在桩基进场加紧施工。截至5月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村267个,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177个,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88个。促进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开展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建设,上半年纳入低收入统计监测的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报数为1353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 八、“新农人”队伍日渐壮大。争做“三支队伍”建设排头兵,出台《临海市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2024-2027)》,推进全省家庭农场整体提升试点县、全省农民合作社提质强能试点县建设,实施农民大培训行动,全力培育以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农创客为代表的现代“新农人”,现累计培育新农人2027人,上半年完成农民培训5380人次,新培育农创客140名,成功举办农创客春日市集、夏日市集,后续将开展秋日、冬日市集活动。推进数字“三农”建设,全力推广省“乡村大脑2.0”、“浙农”系列应用,以数字产业赋能农业主体转型提升,“临海蜜桔数字化标准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入选省智慧农业“百千”工程成果案例。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