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 日期: 2024- 07- 18 10: 01
  • 来源: 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郑晓红委员:

你在政协临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我市原料药产业的提案》(第036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医药产业直接关乎人民健康,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朝阳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产业制高点之一。临海医药产业基础扎实,发展较快,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据统计,临海作为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和全国最大抗生素、抗肿瘤药生产基地,全市医药出口额占销售额30%左右,年出口量约占全省1/3、全国1/10;共生产中间体和原料药品种200多个,近40种产品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美国的制裁打压,加之近年“世界药厂”印度医药的竞争冲击,我市医药产业发展受到多重影响,面临不少挑战。究其隐性根源,实为临海医药产业目前仍停留在“以仿制为主、鼓励自主创新”的阶段,发展水平偏于低下,原料药门槛低,缺少创新药,缺乏应对国际外部打压和跨国竞争的抗打击能力。近年来我市立足原料药的优势,以“促创新、抓技术、提质量”为主线,抓创新转型,推动我市医药产业从中间体原料药向“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转型,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化学药向生物药转型,逐步实现临海医药“中高速发展”向“中高端发展”迈进,提升临海在整个医药产业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一、针对加强配套建设,强化招商引资的答复

一是配套设施更加完善。近年来我市在医化产业配套项目建设方面加快了步伐,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有临港热电、联源热力、凯迪污水处理、德长环保一、二、三期等项目;台州湾医药园区有浙能台州发电厂和台州临港热电有限公司2个热源点供热,目前最大供汽能力为700t/h;日供水10万吨,远期规划20万吨;工业污水处理规模2.5万吨/天,生活污水处理规模15万吨/天,危废综合处置规模24.2万吨/年;有供气站2座,管道供应能力达到20000Nm3/h。医化园区已经建成原料药工程研究中心、检验检测平台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制药企业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检测服务;建成污染智治平台,开展环境毒理与生态环境全过程污染治理智能监管,从源头控制、污染治理到风险评估进行全方位安全性评价。去年11月化学原料药产业大脑联储联备本地仓也已经落地,以“共享共建”为核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衔接与良好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一期7月交付使用,江南医谷综合服务中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二期、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二期、鼎悦新型药用包装材料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产业配套正在不断完善。

二是“链长+链主”招商更精准。成立高端制剂(医疗器械)产业链招商专班,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新增外资招引奖励条款,制定出台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医疗器械)等3个配套政策,深入开展“产业链条+集群生态”精准招商,抓住国内仿制药采购政策改变和发展模式转型的机遇,开发和注册一批临床用量大的仿制药制剂;依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吸引一批高附加值的创新药项目;依靠平台优势,招引一批以新型抗体、细胞治疗产品、基因治疗药物为重点的生物药项目。上海璎黎药业小分子创新药制剂生产项目签约后22天实现摘地,项目落地跑出了“加速度”。徐诺药业作为首个创新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即将落户台州湾经开区医化园区,我市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完整产业链已形成。

二、针对聚焦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答复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先后推动出台《临海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奖励办法》、《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政策的通知》、《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龙头药企为重点奖励对象、以仿制药、创新药为奖励重点,鼓励龙头企业朝高端制剂、创新药、生物药转型升级。2023年,实现企业新取药品批准文号26个,23个原料药通过审评,29个原料药、3条制剂生产线通过GMP符合性检查,均创历史新高。累计为2022年新取得仿制药(制剂)药品注册证书的企业兑现奖补资金1100万元,为企业引入更多资金活水。

二是布局产业平台,为制剂生产提供要素保障。在江南街道布局了江南医谷,江南医谷的功能定位是以生产制剂药、研发机构和高端公共平台建设为主,平台联动,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上下游配套供应商、服务商,同时鼓励医化园区内企业发展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产业,着力打造好“控制关键中间体,做大做强原料药,加快发展制剂”的产业链发展生态。

三是推进绿色化发展,激发医化产业焕发新动能。1.狠抓医化园区整治提升。出台《医化园区产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建立8大类77项原料药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管理标准评价体系。按照“淘汰退出一批、兼并优化一批、整治提升一批”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元用于园区生态环境整治提升;2.持续推进医化行业环保整治,指导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增效,促使企业主动淘汰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全力支撑生物酶催化等绿色工艺生产、上下游协同利用等技术改造项目。3.全力推动绿色工艺、绿色车间、绿色工厂建设。探索采用酶催化、微管道反应等绿色工艺、设备。如浙江达辰药业有限公司探索建立自动化无人车间,实现全自控,产品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单个车间产值从3000万元提升至15000万元。4.严格项目准入。出台《医化园区入园项目审查程序优化调整方案》,严把项目入园关,组织专家重点对项目工艺、装备、环保、安全生产等开展论证,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入园。拒绝了40个以上低标准项目入园。

三、针对完善人才要素,驱动产业发展的答复

一是提升医药产业平台能级,增强高层次人才的吸纳力。在台州湾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谋划建设高端人才产业园;健全完善“飞地招引孵化、临海落地产业化”的人才项目招引工作机制,有效构建“人才在飞地科研孵化,产业在临海落地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临海国际医药城建设,首批入驻的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无菌及固体制剂楼、能源中心已投入运营。推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与香港大学(深圳校区)、复旦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构建“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创业生态链条,目前达成合作项目30余个。

二是构建多元化引才渠道,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人才引育,用好每年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和最高400万元的33条人才新政,加大领军人才招引,引培中高端研发、管理人才;依托浙江华海技术学校,加快培育“蓝领精英”,构建各层次完备的人才体系。出台《临海市工业企业人才工作积分评价办法》企业达到企业人才工作积分奖励资格,享受企业子女入学、人才公寓入住、健康体检、疗休养等优惠名额(企业可以自主分配政策权限),其中荣耀生物、海洲制药被评为年度“临海市人才工作先进企业”称号,予以20万元对资金奖励。

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营造尊才爱才氛围。加快推进人才公寓扩容提质,按照“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高端人才公寓建设标准,选定临海位置最好、环境最优的佩弦湖区块新建140套人才公寓,在大洋街道六角井未来社区新建486套人才公寓。妥善解决人才关键小事。聚焦子女入学、健康医疗、住房安居等“关键小事”,认真做好租房补贴、安家补助、购房补贴等人才安居政策。引导企业建立科技成果发明人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利用绩效奖励、股权激励、年金制等吸引优秀人才。完善市四套班子和主管部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常态化开展“三服务”活动。

感谢你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与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系。

联系单位: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杨欢欢

联系电话:13958556695           邮  编:317000

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18日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