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22号提案答复的函
  • 日期: 2024- 07- 18 10: 00
  • 来源: 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九三学社:

你们在政协临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全面发展的提案》(第022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一批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质量为根本,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特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中小企业。

针对我市专精特新企业较少的短板,开展“育新 育强 育成”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专项行动,系统化排摸、滴灌式培育、专业化指导,2023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数量居台州第1,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台州市排名第3,打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翻身仗;2024年度符合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的企业更是达到23家,台州市排名第1,第一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榜19家,台州市排名第3。截至现在我市共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隐形冠军企业5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5家,台州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

一、完善培育政策,加大财政支持。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022年出台《临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临政发〔2022〕24号),2023年出台《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 企业专精特新、小升规培育的通知》文件(临政办发〔2023〕70 号),两个文件规定对新增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台州市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分别一次性奖励 100 万元、60 万元、20 万元、15 万元、1 万元,政策实现了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仅2023年度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奖励金额1140万元。

二是完善人才政策。“500精英计划”和“特支计划”重点向专精特新领域人才倾斜,支持在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500精英计划”人才自主认定。对新引育的高级以上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购房补贴、200万元安家补贴和80万元生活(租房)补贴。

三是加强金融支持。推动政银企合作,鼓励银行机构开发“专精特新贷”、“小巨人贷”等专项金融产品,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一对一定向服务,采取优先提供授信额度等方式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灵活信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续贷周转压力。鼓励银行机构单列信贷计划、配置专项额度,加大对高质量科创项目、高层次人才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基金赋能,促进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金融“活水”滋润科创“沃土”。

二、加强创新服务,助力企业蝶变

一是加大技术攻关支持力度。为鼓励小微企业开展研发,走上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我市推动设立“雏鹰计划”项目,对通过专家评审的企业给予10—20万元奖励,近年来为多家小微企业提供研发奖励,实现中小企业主动创新,以创新带专精的良好局势,近两年“雏鹰计划”项目奖励资金总兑现430万。

二是加大科创人才引育力度。围绕解决“卡脖子”技术,着力拓展海外资源渠道,重点聚焦海外一流科研机构正教授、知名企业技术高管等“科技大咖”开展精准对接,落实“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团队实施办法支持政策,全力引进落地省顶尖人才。深化“百名院士进台州”等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市“500精英”和特殊支持专项。实施青年科学家引育工程,围绕新兴产业举办“青年英才聚台州”等活动,鼓励重点平台在科技立项、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青年科技人才集成支持。鼓励重点平台大力引育青年科技人才,推动更多优秀中青年人才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

三是培育企业创新意识。持续聚焦企业研发意识培养以及创新动能激活,开展“R&D清零”专项行动,对全市中小企业进行全覆盖研发优惠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强化企业研发意识。建立市级高企培育库,实行“市级培育库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级阶梯式培育机制,给予入库企业奖励,并围绕企业成长性、研发能力、知识产权等认定核心条件对企业进行全程跟踪与辅导,加速企业申报省科小和高企进程,对首次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奖励,重新认定的10万,对新认定的省级科技领军企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

三、优化发展环境,助企业破难。

一是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着力优化服务,完善畅通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助企服务员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开展“三送三问”服务,即送服务、送政策、送信心、问困难、问诉求、问办法。聚焦企业用地、行政项目审批、产业链断供等企业发展中难点堵点,实行专班化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五年来,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300余项。如为永太新能源15万吨电解液项目成立项目服务工作组和市领导观摩群,全面指导项目报批前置工作,解决项目阻点难点,争取加快审批进度,将竣工验收流程缩短到3分之1,为企业抢占市场争取时间,被省、市媒体称为“永太速度”。

二是推进增值化改革工程。临海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抓手,建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归纳梳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中经常遇到的政策、项目、人才、科创、金融、开放、法治、数据等8大板块,171条服务清单,实施“一站式”服务。经信、发改、科技、人社、金融等8个部门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按照1+X模式即1名首席服务专员、X名服务专员驻点办公,系统推进“企服”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深度进军,最大程度激发我市专精特新企业活力。首批37类75项事项已实现“一类事一次办”,改革后整体流程压减50%以上、耗时缩减50%以上。接下来还将把改革逐步深化拓展至全许可事项与社会侧覆盖,推动政务服务由单一提速增效向全方位增值化质变。

三是建立梯度培育体系。按照“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发展壮大的培育体系。坚持“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原则,分层筛选建立培育库,开展诊断指导,推动对标提升。建立企业成长评价机制,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从专业化程度、精品制造、特色发展和创新能力出发,每年筛选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优先予重点培育;对持续创新不足、经营不善、培育潜力不大的企业,移出培育库;对于新创办、新引进的优质科技企业,及时入库培育,确保入库企业的有机更新。引进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申报指导,推进企业个性化指导,助推企业在项目申报中补短板,提优势,增加企业申报成功率。目前我们合作机构有3家,都是专业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顾问式咨询服务机构。

感谢你们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与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系。

联系单位: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杨欢欢

联系电话:13958556695           邮  编:317000

2024年6月18日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