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79/2024-13487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6-06 | |
发布单位: | 汇溪镇 |
汇溪镇2023年工作总结 |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的20周年。这一年,我们全镇上下奋力发扬“敢”字为先的精神,发挥“干”字当先的拼劲,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锐意进取、破局突围,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新成效,开启了“古韵汇溪 生态小镇”发展新篇章。我镇被评为“2023年度临海市水美乡镇”、“台州市无违建示范乡镇”。 一年来,我们立足优势、挖潜增效,交出了速稳质优的发展答卷。实体经济稳步向好。2023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2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完成5777万元,同比增长117.1%;完成非工业性投资7285万元,同比增长163.8%;实现限上零售业营业收入2410万元,同比增长118.7%;实现限上批发业8815万元,同比增长102.8%。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强化要素保障,大力盘活存量土地,消化批而未供土地一宗43.62亩,总投资超2亿元的华尔琦厂房项目一、二号楼已顺利结顶,百花灯饰技改项目完成建设,现已正常投产。传统企业转型步伐更加坚实有力,新增规上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级科技型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5家。以“增值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华尔琦获得广交会及家具展展位名额,成功达成意向订单。主动搭台“引才助企”,动态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成功引进台州“500”精英创新人才1名,实现人才引进“从0到1”的突破。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好山区气候和生态优势,做精“高山西瓜、高山大米、有机油茶”品牌文章,开展高山西瓜认养活动,吸引百余名群众报名参加,提升汇溪特色西瓜品牌知名度。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织密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214亩。用活土地要素,全面完成永农核实整改、耕地流出整改、耕地功能恢复、图斑整改等工作,其中耕地功能恢复完成既定任务的262%;完成浚头、善家洋旱改水项目验收入库,牌前村项目开工建设,汇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获评市“大干60天,攻坚100难”第八期红旗榜。特色古建潜力迸发。持续做大做强古建产业,“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全省首家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落成开馆,周边配套进一步完善;积极谋划古建产业园项目,一期16-1地块已完成出让前准备;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可持续,开办古建技艺学堂,邀请国匠授课,今年来已开课3期,培养学员60余名并推荐就业;积极链接业内优质资源,省村镇建设与发展研究会传统建筑工匠培训基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5家高校实践基地均在我镇顺利落地,联合举办“大树杯”台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以赛代练充分挖掘能工巧匠,技能人才“孵化”体系规模初具。“汇溪古建”劳务品牌荣获省级大赛三等奖,系临海市唯一。新型业态多维赋能。探索多业态发展新路,力促农业、文创、旅游等业态深度融合。做精做优特色文旅,突出寻真溯本主题,打造集古建文化广场、孔丘、善家洋等传统古村落的古建特色环线,善家洋民宿正式开业,古镇新韵进一步焕发。丰富“文旅+”内涵,拓宽“溪小匠”研学品牌深度,开展古建主题研学活动5场,参与人次达300余人。延伸古建产业链,打造创客空间,成功招引浚头村本地创客成立“榫卯木工坊”;与台州学院达成文创企业入驻合作意向。举办首届古建文创大赛,成功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参赛者,评选出各类奖项18名,发放奖金3.5万元。首届“古建文化体验节”大获成功,吸引全网关注162.6万人,汇溪古建文化“出圈”。 一年来,我们统筹全局、精管善治,交出了品质提升的宜居答卷。高质量提升城镇基础。持续推进城镇路网改造提升,拓宽“主动脉”,余温公路完成交付验收并全线通车,甬台温改扩建顺利完成5个村529户农户的土地四方协议签订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清表并完成交地,江根村洋高山区块房屋完成拆除。畅通“微循环”,启动岩江线白改黑道路工程;完成溪王至孔丘道路改线路面硬化;打通留山至上枫林断头路1条,实现路面硬化;完成5000余平方山区道路碎板修复;新建桥梁5座。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安装防护栏10公里,整治道路安全隐患5处。高标准打造乡村生态。镇村面貌大幅改善,生态环境持续靓化。江根村、孔丘村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台州市一季度赛道比拼红榜,全年整治市级点位1640处。美丽河湖项目有序施工。严格按照“减存量、控新增”目标,拆违1.1万平方米,整治“两路两侧”点位13个。岭脚水库除险加固、白岩岙山塘综合整治等一批利民水利项目完成建设。高品质建设魅力小镇。持续完善“一轴、两带、四区”布局,集镇框架不断拉开,古建文化广场、敬老院项目完成建设,浚头未来乡村项目有序推进,汇溪综合功能站完成建设进度的50%;传统古村修旧如旧,完成孔丘中国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项目、安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一期)等项目建设,善家洋古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即将顺利完工。精准发力促安居,浚头安置小区一期项目完成建设等待验收,江根安置用地完成清表;一批一事一议项目完成建设,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一年来,我们用心用情、为民惠民,交出了群众获益的民生答卷。社会事业更趋完善。持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汇溪中学中考重点率、普高率创历史新高,省一级重点中学录取5人,普高线以上录取17人。汇溪中心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台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台州市乡村名校”等多项荣誉;发放同心教育基金近20万元,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跃升。基层健康体系加快构建,西溪村公办卫生室建成投用,牌前村、善家洋村被命名为2023年度浙江省卫生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增四星级文化礼堂1家,两头门村获评首批“台州市艺术乡建特色村”,举办元宵节传统板龙活动,联合新华网等8家媒体现场直播,全网观看量近100万;联合市文联开展“文艺乡建‘三新’农村共富”系列活动,旗袍秀、台州市乡村艺术季文艺展演等活动精彩纷呈,首届“村BA”火热开赛,群众参与感显著提升,汇溪美誉度与影响力大大提高。民生兜底更有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医保、利民保等征缴工作。落实社会救助有力,发放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等各类资金487.15万元,完成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民生实事行之有效,在全市率先完成胃肠癌筛查,初筛完成率均超110%;连续15年赴宁波开展汇溪籍群众农医保体检工作,今年共体检1900余人,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全域共富更为有力。深化共富工坊带富能力,因村制宜新建共富工坊3家,其中古建共富工坊带动3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达10万余元,培养技能型工匠60余名,被评为台州市级示范共富工坊,相关做法被台州市在浙江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分享,走出了一条汇溪特有的产业赋能工坊道路。助农增收打出组合拳,在全市率先成立“帮农客”团队,助力共富工坊优质农特产品销售“出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一年来,我们严守底线、综合施策,交出了和谐稳定的治理答卷。基层治理便民高效。推进“智治+人治”高效协同,强化基层智治大脑“一网统管”,加快推动“141”体系线上线下一体运行,建成台州市一星级综合信息指挥室。打造非警务警情协同处置体系,实现全域应急指挥调度。完善网格考评机制,落实网格员奖惩措施,推动网格工作实化细化,网格日常考核成绩较去年大幅提升。基层矛调中心实效凸显,今年以来镇村两级调处各类纠纷480起,成功率达100%。信访工作齐抓共管,贯彻“五定责任制”,以抓早抓小促“事心双解”。平安建设可感可及。深入开展“平安基层基础提升”、“四大百日攻坚”、“攻坚克难破顽疾”等专项行动和平安宣传“七进”活动,累计清剿问题隐患100余个,汇溪社会面总体平稳。圆满完成了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维稳安保任务。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从严抓实抓牢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把法治思维、法治观念贯穿到各项工作始终,坚持按法律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党务政务依法公开,合法性审查程序不断成熟。开展各类普法宣传,建成台州市级民主法治村2个,群众法治素质有效提升,“法治汇溪”更上一台阶。 一年来,我们夯基固本、担当尽责,交出了团结实干的作风答卷。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开设“明德守法 完善自我”青年课堂,全镇开展机关干部、流动党员等各类学习讨论50余次,领导班子进村入企上党课17次,确保主题教育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围绕中心工作实干担当,积极开展“大干60天、攻坚100难”行动,谋划储备市镇重点项目30个,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基层党建争先攀高。打造特色党建品牌2个,着力以党建“统领力”放大品牌“影响力”。联合北部片区四镇街共建“北蕴匠心”党建联建,组建村书记互助指导组,开展跨镇街工作交流,今年以来指导行政村220余村次,有关活动被《人民网》等媒体报道。筑牢建强沧海流动党员驿站、驻甬流动党支部等阵地平台,切实发挥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作用,流出党员朱卫军被宁波鄞州区云龙镇树为“他乡有作为”典型人物、临海市“学习身边榜样”先进典型。队伍活力不断迸发。干部干事激情愈发高涨,立足岗位争先创优,汇溪镇联峰村农指员张猛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以“溪青年”座谈会等活动为载体,积极认领干事项目,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攻坚团队荣获临海市首期“每临难事我担当”破难攻坚擂台赛优胜团队称号;深入开展助农志愿、体检服务等活动20余场;汇溪镇机关党支部获第三批临海市“五强先锋党支部”荣誉称号。村级后备力量愈发壮大,深化“青领”培育行动,以联峰、天门为试点,实施村级主要干部“虚拟职位”计划,以轮岗实战锻炼后备人才干事能力,相关做法在《浙江日报》专版刊登。政治生态正气清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全面从严治党,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入打造“匠心廉韵”清廉机关品牌,获评全市“十佳机关清风案例”,系镇街唯一,镇机关荣获临海市“清廉机关”模范机关优秀单位称号。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