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市市场监管局“九个一”助推县域连锁餐饮活力“食”足
连锁餐饮企业覆盖范围广、带动就业多,是促进群众消费、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临海市市场监管局聚焦连锁餐饮企业存在的“总部难管门店、门店难管员工”等问题,以“强总部、优门店、共发展”为主要路径,政企校“三位一体,力提从业人员“食”力,推动县域连锁餐饮企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本土连锁餐饮企业总部10家,年经营额突破16.5亿元;各类门店(加盟店)1000余家,覆盖北京、上海、江苏、陕西等多地,带动就业3万余人。 一、一册一档一平台,做大连锁餐饮总部 一是建立食安手册,明确管理重点。综合分析临海全市连锁餐饮企业总部类型,按照中高端餐饮、面馆快餐、肉制品小食、咖啡茶饮等4大类别,印制《食品安全管理手册》,落实“两员”职责,明确餐饮厨房操作、食品采购和储存、场地和设备设施建设、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消费投诉及召回等15大类管理重点,推动靶向消患。手册印发以来,已引导10家总部企业通过自查自纠,消除食品安全隐患40余个。 二是建立食安档案,厘清管理底数。指导连锁餐饮总部编制《门店食品安全档案》,围绕“经营地址、负责人信息、食品安全管理员信息、从业人员信息、健康证信息、日周月完成情况”等6方面内容,动态更新所管理的连锁门店信息。全市10家总部门店均已建立《门店食品安全档案》,收录各类信息8000余条次。 三是建立食安平台,共破管理难题。搭建连锁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联席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全市连锁餐饮总部座谈会,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管理经验分享、集中讲解食安知识等方式,共同破解管理难题。同时,定期组织开展赴外市考察,搭建与外市餐饮连锁企业总部的线上沟通桥梁,实现互通有无。食安平台搭建以来,累计召开座谈会、外市考察会4次,解决各类管理问题28起。 二、一图一案一制度,做优连锁餐饮门店 一是完善分布地图,选址更科学。针对连锁门店布局混乱、同质化店铺竞争严重等问题,协助连锁餐饮总部编制餐饮经营单位分布图,引导科学选择连锁门店经营地址,避免市场供给大于市场需求。目前,共引导其完善门店选址15处,极大规避同质化竞争风险。 二是完善装修方案,布局更合理。针对在临海市内开办的连锁门店,通过上门指导、驻点帮扶等方式,引导其完善后厨装修方案,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针对在临海市外开办的连锁门店,联合总部制定通用装修方案,引导其规避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通过提前介入指导,累计协助完善装修方案50余个。 三是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更高效。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为基础,指导连锁门店完善食品及原材料采购、重点岗位作业、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等内部制度,推动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建立统一的门店检查评估与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不通过的,由总部责令其停业整改。线上管理同步高效推行,各门店“日周月”覆盖度达100%,累计自查消除安全隐患350余处。 三、一队一品一数字,做强连锁餐饮引擎 一是队伍赋能,提升人才储备。建立“学校+连锁餐饮”的人员定向选培和交流机制,由高职技校向连锁餐饮企业输送人才,由连锁餐饮企业为高职技校人才提供实训场地,对于优秀的人才直接与连锁餐饮企业签订就业合同。目前,连锁餐饮企业累计为130余名高职技校人才提供实训场地,已签订就业意向合同112份。 二是比赛赋能,提升品牌美誉。依托台州府城5A级旅游景区,举办“临海·荣光首届中华民厨大赛”“百县千碗-临海味道”美食嘉年华、长城百家宴等系列活动,覆盖群众35万人次,有力打响新荣记、葛胖佳凉皮、云胖烤鸭、18R咖啡等连锁餐饮品牌。全市餐饮连锁企业均已完成商标注册,云胖烤鸭实现全类别商标注册保护;新荣记更是享誉中餐界,连续多年入选米其林三星餐厅。 三是数字赋能,提升食安水平。依托“浙江外卖在线”“浙食链”“GM2D”“阳光厨房”等省建数字化平台项目,引导各餐饮连锁企业完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后厨操作“阳光可视”、配送储存“全链追溯”,隐患问题“预警可知”。推动门店“阳光厨房”和“透明厨房”建设,全市连锁餐饮企业门店(加盟店)实现阳光厨房、透明厨房覆盖率100%。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