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应急管理
索引号: LH331082-035/2024-1347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5-27
发布单位: 市卫生健康局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5月,临海疾控提醒您关注发热伴、手足口病、蚊媒传染病等
  • 日期:2024-05-27 17:05
  • 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 浏览次数:


五月正值春夏之交,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的增加,细菌病毒活跃,加上“五一”期间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加,传染病传播风险加大。临海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广大市民,5月需重点关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手足口病、蚊媒传播疾病等传染病及注意科学运动、合理膳食。


0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俗称“蜱虫病”,是以发热(体温≥38 ℃)、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春夏季是蜱虫活动高峰,在户外采茶、耕种、遛狗、露营等都有可能接触蜱虫。



[健康提醒]

1、在路上行走时应尽量在路中间,远离路边的野草灌木;同时避免在草地、树林、田间地头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2、户外活动前在裸露的皮肤处涂抹驱虫剂,如避蚊胺等;衣物、靴子和露营装备可用杀虫剂喷洒,如避蚊胺、柠檬桉等。

3、外出时最好穿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并扎紧袖口、裤脚和领口,尽量穿胶鞋,佩戴帽子。

4、离开户外环境时,检查身上、衣物、宠物体表是否有蜱附着,尤其是头皮、腰部、腋窝、股沟和脚踝下方等部位是否有黑痣样的赘生物。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02 手足口病

气温回升,进入手足口病发病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症状,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儿童,3岁内尤其常见。



[健康提醒]

1、接种疫苗。接种EV-A71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2、加强晨检。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患儿,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让患儿居家隔离;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


03 蚊媒传染病

气温升高,降雨增加,蚊虫趁机孳生肆虐,大大增加了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蚊媒传染病是指由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登革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寨卡病毒病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等。



[健康提醒]

1、清除蚊虫孳生地:清除各种废旧杂物,将房前屋后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进行彻底清理,将空容器倒置存放,防止蚊虫孳生。

2、远离蚊虫叮咬,如家中安装纱门纱窗、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涂抹驱避剂等。外出旅行,特别是到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我国南方边境地区、东南亚等地)旅行,应了解目的地的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避免蚊虫叮咬。

3、及时检测诊治。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检测、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患者应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04 科学运动,合理膳食

5月是全国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启动月,也是第10届全民营养周和第35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全民营养周活动主题是:奶豆 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健康提醒]

1、奶及奶制品营养丰富,可提供优质蛋白质,是钙的良好来源。建议每天摄入300~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鼓励多摄入。

2、大豆及其制品种类多样、营养丰富,可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E等,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可降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等发病风险,还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

3、长期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增加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选择蒸、煮等烹调方法,少煎炸,减少油的用量。家庭烹饪可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

4、中国人群身体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18~64岁成年人建议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如果身体不允许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