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新长征
  • 培育增效、项目增质、服务增值——临海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发展
    发布日期:2024-12-05 09:34 浏览次数: 字号:[ ]

    朗读

    近年来,临海市积极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努力打好培育增效、项目增质、服务增值组合拳,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目前,临海市获评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考核优秀单位9次,获评次数居全省前列、台州首位。2023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系当年台州唯一。

    一、培育增效,提升创新策源“新动能”

    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打造雁阵发展格局。持续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升级版行动,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资源配置力、产业引领力的高新技术型企业,打造企业创新发展“雁阵”。今年共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22家,其中新认定37家,重新认定85家,新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各科技企业指标认定量和申报量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扩展创新研发体系,厚植科技发展潜力。推进灵江科创廊道建设,增强科创平台驱动效能,完善重点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等企业创新研发体系。2024年,新认定台州市级研发中心26家,新申报省级研发机构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的占比达79.88%,均位居台州前列。

    三是完善双创运营机制,提升平台孵化成果。在筹建环节,由政府建设一批公益化、专业化双创平台,明确平台主导模式、服务对象、服务类型。在运营环节,由企业采取共享盈利模式开展市场化运营,推动科技企业差异化、全链式孵化。目前,建成众创空间10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

    二、项目增质,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一是链主引领,破解项目研发难题。持续发挥华海药业、海宏液压、奥翔药业等科创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攻关共性难题,提升行业整体科创能级。

    二是专班保障,推动项目落地投产。成立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专班,全程跟进项目筛选、洽谈、引进、建设、管理各环节,推动重大高新技术项目落地。着力推动浙江华海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制药科技产业园二期工程施工有序开展,力争江南高端医疗器械科创园完成主体施工。

    三是校企共建,加快项目转化应用。建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联合“双一流”高校和“国字号”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平台,助力技术成果在企业转化和应用。扎实推进中国计量大学临海技术转移中心(二期)前期工作。对接天津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组织一系列活动,考察学校重点实验室,增进了解,为后续开展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三、服务增值,凝聚创新发展“新合力”

    一是政策联动,挖掘研发潜能。在台州市率先制定企业研发费用实施补助细则,出台《关于强化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在载体建设、成果转化、研发投入等方面实施多元化补助政策,与税务研发费加计扣除形成政策联动体系,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近三年,兑现研发补助1.87亿元,总额居台州市首位。

    二是部门联培,提升服务效能。联合科技、财政、税务三部门,制定企业研发费归集指导手册,对企业科研项目的名称、进度、预算等内容进行合规性、合理性联合指导,帮助企业找准研发费用归集支点。

    三是飞地联通,激发创新动能。建成临海国际科创中心(上海),打造“异地研发孵化、驻地招才引智”协同创新模式,实现高端人才、研发机构、优质项目等要素跨区域合作。目前,已吸引众邦机电、顶立新材、永强集团、万盛股份等4家研发中心入驻,拟落地高科技孵化项目3个。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