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工作
索引号: LH331082-012/2024-13738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12-04
发布单位: 市审计局
以“一表一图一清单”全过程加强审计现场管理
  • 日期:2024-12-04 10:52
  • 来源:市审计局
  • 浏览次数:

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更是审计权威和公信力的根本保障。自“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为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优化项目管理、强化质量管控、加强成果运用,临海市审计局出台《临海市审计局“审计质效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根据审计现场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临海审计工作实际,将“一表一图一清单”实现审计项目全过程管理作为临海审计的特色成果进行打造。

一是一张“表”晾晒审计任务进度。今年,临海市审计局共安排19个审计项目,为确保审计项目按时完成,审计工作顺利推进,年初在局办公走廊高挂“年度审计项目作战计划表”,明确每个审计项目的责任科室、计划完成时间等,将审计过程分解成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三大阶段10余个工作环节,采用“倒计时”的方法,要求各审计组按照时间要求,倒排工作进度,明确各个环节完成时间节点报分管领导审批。通过实时更新项目审计进度,实现项目规划和进度追踪可视化。

二是一张“图”控制审计实施质量。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帮助审计人员更快掌握审计工作规范和流程,临海市审计局根据工作实际梳理形成涉及审计全过程的“审计业务全流程施工图”,以形象、直观、便捷的方式将审计程序分解细化。在审计准备阶段,把审计实施方案作为提高现场审计实施效率的重要抓手,针对以往审计经常出现的实施方案姗姗来迟,审计组成员在项目前期只能依靠过往的审计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要求各审计组探索推行“表格工作法”,对各审计事项进行预设审计问题、罗列方法步骤、细化责任到人、预设审计成果,提前明确审计实施方向,确保审计现场实施事项到人、成果到人、责任到人。在审计实施阶段,把审计取证标准化作为提高现场审计实施效率的重要抓手,针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三公”经费等常规性审计事项,设计一张包含发票信息、费用明细、收款单位等财务信息以及接待事由、人员明细等业务信息的《公务接待费支出情况核查表》和一张包含车辆固定资产登记、加油维修使用记录等信息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情况核查表》,各审计组通过提前下发“组织填报+现场核实”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完整地统计陪同人数超标准、报销不及时、未定点加油维修等问题。结合历年来在该事项上发现的主要问题,将基础数据信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法规在审计取证单中进行格式化编写,形成标准化作业,有效帮助审计人员提高现场核查效率。在审计报告阶段,把高质量审计报告作为检验审计现场管理的重要抓手,向审计人员灌输“人人都是报告撰写者”的观念,引导审计组成员从政治、政策的高度深入分析研究体制机制问题,得出审计结论、提出破解对策建议,努力形成一批有分量、有实际借鉴意义的审计报告,发挥审计参谋助手作用。对重要审计项目,由业务科室提出审中、审后“二次审理”及“二次业务会议审定”,在征求意见稿和正式报告出具前对审计报告进行全过程复核把关。

三是一张“清单”跟踪审计整改落实。审计整改作为审计监督的“下半篇”文章,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围绕“全面精准、跟踪预警、分级复核、约谈督办”四个方面,临海市审计局继续健全审计整改清单机制,以全量问题管控为审计整改的龙头和起点,将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全部纳入清单,实施台账管理。落实审计组长或主审负责制,在整改到期前30天主动对接被审计单位,提前了解不同类型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整改方案的适配性,根据预期整改完成度对清单实行“三色”预警,对预期能按时销号的问题进行绿色标记,有逾期风险的进行黄色标记,被审计单位拒绝整改的进行红色标记,并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及分管领导汇报。落实审计整改分级复核机制,明确问题销号需经“组长主审、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三重审核,确保问题保质保量完成销号。健全审计整改约谈督办机制,出台《临海市审计局审计整改约谈办法》,对拒绝整改、虚假整改等情况对整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级落实约谈工作,督促被审计单位提高思想认识、落实问题整改,形成审计整改闭环管理。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