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优化校网布局 助力义务教育均衡市创建的提案 |
|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73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进临海市委会: 你们在临海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持续优化校网布局 助力义务教育均衡市创建》(第173号)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临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队伍建设,努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坚持优先发展,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一是加快校网布局调整。对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标准,我市调整完善了《临海市中小学校网布局规划(2021—2035 年)》,制订了教育事业发展重大建设项目规划,把义务教育作为重点重抓,下决心撤并一批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学校。近五年来,共撤并义务教育学校22所,改扩建提升老旧义务教育段学校 120 所,共计总投资11.7亿元,新增校舍建筑总面积20.7余万平方米,全面保障适龄户籍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随迁人员子女入学需求。二是加快教育项目建设。2023年,全市共安排教育建设项目86个,维修改造项目135个,完成投资7.69亿元。哲商现代实验小学西校区、临海小学协成校区等35个项目建成投用。2024年已安排哲商小学佩弦湖校区、台州学院附属中学、杜桥三小等35个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三是加快办学条件改善。“十四五”期间在义务教育学校专项投入3600多万用于改造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及资源教室,实现“扩充教育资源总量,扩大教育品牌覆盖”的目标。 二、坚持创新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印发《关于做好临海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分配生的录取在该高中学校统一录取后进行,台州中学、回浦中学、大田中学三所普通高中按各自招生计划的60%确定分配计划数,分别分配到全市各初中学校。2025年起,分配生招生计划达到学校招生计划数的70%。分配生录取按照该高中学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名额总量录取率不低于95%进行录取,并划定基准分数线。二是探索管理体制改革。23年12月,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临海市大田中心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将大田二小独立,提高管理层级,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加快学校发展。下阶段,市教育局计划以大田街道中心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试点,在做好试点的基础上,针对管理薄弱、质量较差的片中学、完小,进一步实施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整体的办学水平。三是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制定临海市中小学综合素养考核办法,从“突出德育实效”“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陶”“加强劳动教育”“提升智育水平”等五方面进行考评,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综合评价改革,20所学校获台州市第四、五、六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完善学校考核机制,拉大考核奖差距,奖金分配突出三个“倾斜”,即向一线教师倾斜,向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向教学质量提升快的教师倾斜。 三、坚持全面发展,确保教育优质均衡。一是完善“城乡学校共同体”。推进新时代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以城区名校带动乡镇学校,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搭建管理互通、教学一体、资源共享、师资共建、互联互动的联合平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提升乡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建成义务教育高质量教共体学校12所。二是严格落实均衡编班。印发《关于做好初中学校均衡编班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教发〔2024〕74号),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要求全市各初中学校2024秋季学期开始实行均衡编班,确保生源分配均衡、师资配置均衡。三是保障随迁子女入学需求。2023年共购买义务教育学位4179个,85.02%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今年计划关停5所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在校学生全部分流至各公办学校,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预计达95%以上。 下阶段,我市将以优质均衡为目标,多措并举、扬长补短,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教育局 联系人:江新锋 联系电话:85311995 邮 编:317000
临海市教育局 2024年6月12日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