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工作
索引号: LH331082-012/2024-13656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临审秘〔2024〕26号 成文日期: 2024-10-08
发布单位: 市审计局
临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临海市2023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临海市审计局局长 董向阳)
  • 日期:2024-10-08 08:41
  • 来源:市审计局
  • 浏览次数:

政策图解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市经济发展呈现趋稳态势。临海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领导市审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有关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重点民生项目及专项资金使用、国有企业管理及涉企服务、公共投资项目管理等方面开展审计监督,着力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和重要风险隐患,为临海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7个,查出违规金额977.37万元,避免和挽回损失金额180.5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65028.96万元,促进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16项,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72条。

审计结果表明,2023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建设“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着力保障重大战略支出,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经济活力持续释放。延续和优化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全年共减免税费8.07亿元,累计退税34.31亿元。推进“8+4”政策承接落实,拨付涉企资金14.43亿元。迭代出台“1125”企业梯度培育实施方案,培优扶强龙头企业。发挥政府采购政策效能,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全年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4.39亿元。

——重点领域保障有力,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全年共争取到省级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补助45.50亿元。争取到专项债券额度42.76亿元,为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等28个重点项目做好要素保障工作。争取到三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专项激励共2.70亿元,争取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000万元。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社会和谐持续深化。全年民生支出74.44亿元,成功入选省2023年第一批百万家庭奔富行动示范县创建名单。制定托育行业扶持政策,全市每千人托位数达4.27个。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保障标准提高到年人均1332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21144元。

——审计整改高效推进,监督成效持续放大。相关镇街、部门及国有企业认真落实全市审计整改工作会议要求,去年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109个问题中,要求立行立改的9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要求分阶段整改的13个问题还有7个在整改中。相关整改单位建立或完善制度55项,已整改金额1.26亿元。

一、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财政管理及决算草案审计情况。聚焦财政资源统筹管理、预算编制执行、财政报告编制等情况,对市财政局具体组织的2023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市财政局稳住收入盘子,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力促经济社会发展。决算草案报告内容逐步完善,反映的相关数据与2024年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符。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非税收入未及时征缴。一是未收取海港直播城、杜桥中学南侧地块建设、佩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3个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约890万元。二是政府性基金收入等非税收入61584.83万元未及时缴入国库,截至2024年5月底尚有18458.57万元应缴未缴国库。

2.预算编制及执行不到位。一是预算编制不规范、准确性不高。原市港航局“2023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市县统筹”等3项资金合计16299.95万元预算安排未细化到具体项目;114家预算单位“培训费”预算数合计2582.30万元,决算数合计5162.96万元;18家预算单位“会议费”预算数合计16.80万元,决算数合计161.85万元。二是77家单位170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为0,结余资金28585.51万元,其中26家单位的27个项目为追加项目,结余资金2135.57万元。

3.财政报告编制信息不准确。一是保障性住房资产信息披露不准确。远洲小区、景莲家园、景南家园3个小区共1253套经济适用房合计127391平方米,已分别于2007年、2011年、2014年售罄,但相关资产信息仍在“2022年度临海市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中反映。二是2022年度本级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与资产报告的净资产数据不一致,33家单位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原值等净资产差额63837.35万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和镇街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古城街道、东塍镇、汛桥镇等3个镇街财政收支审计中关注资金使用管理、资产资源管理等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总体情况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支出管理不到位。一是“三公经费管理不严。6家单位公务接待费支出存在陪同人数超标准、无公函、无接待清单、未限时报销等问题;7家单位公务用车存在审批不严、加油管理不规范、出车记录不完整等问题。二是汛桥镇未按时发放“规模种粮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共计67.41万元。

2.牛头山水库管理中心204亩闲置空地租后监管不到位。一是承租方超量调运土方。牛头山水库管理中心将大坝脚下约204亩闲置空地出租给浙江拓宇建设有限公司用于“四季花海”项目,经批准允许填土的数量为3000立方米,实际已调入土方超过45000立方米。该项目已于2021年4月被市自规局叫停并函告市综合执法局。二是2022年3月以后的租金一直未收取,至2023年10月底,应收未收租金480万元。

3.东塍镇违规出借财政资金。东塍镇于2021年6月出借乡贤会50万元用于教育奖励,又于2022年1月出借乡贤会55万元用于偿还上述50万元借款及乡贤会日常经费开支,55万元直至2023年9月审计指出后收回。

二、重点民生项目及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审计情况。结合市疾控中心财务收支审计、市医保局及市卫健局经济责任审计,对物资采购、资产管理、费用结算、项目管理等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审计结果表明,全市卫生服务发展提质扩容,全民健康环境不断优化,“健康临海”建设持续推进。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政府采购管理不到位。一是公开招标事先调查对象数未达标准。市疾控中心通过公开招标采购专项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采购金额66万元,仅向1家企业开展事先调查,未达到3家以上的要求。二是存在拆分采购现象。市疾控中心“健康支持环境建设”项目采购金额53.19万元,实际按单种商品分10个合同分别通过政采云网上超市购买,供应方均为临海市共创伞业有限公司。三是疫苗采购决策程序不合规、执行不到位。2020—2022年期间,市疾控中心对部分疫苗采购商的选择存在主要负责人先入为主定调子、未末位发言等现象;未按会议决策“从赛诺菲巴斯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采购纯进口版五联疫苗”的要求执行,涉及金额976.97万元;实际采购会议决策要求不再采购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计97.72万元;采购科兴大连“水痘减毒活疫苗”3000支计50.40万元超过会议决策确定的1000支要求。

2.资产管理不规范。一是未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和产权登记。市疾控中心原办公楼(台州府路190号)房产、土地等资产原值448.35万元,2016年6月经市卫健局批准由临海市中医院使用,截至目前尚未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现办公大楼2014年投入使用,原值3533.86万元,尚未办理产权证书。抽查核酸采样小屋再利用情况,发现26个核酸采样小屋权属未从市卫健局划转至所在镇街,资产移交手续未及时办理,其中13个原值计46.80万元自2023年3月起一直闲置。二是市疾控中心物资采购、登记及使用管理混乱。318批次试剂未登记有效期,338种物品采购后零出库,10种物品出库数量大于入库数量。宣传用品未按需统筹采购管理,种类多达124种;153批次计38.10万元宣传用品未登记去向;用于发放非特定人群以及职工节日活动礼品等共2万元。

3.项目未按期推进,建成后未启用。一是市卫健局“基层医疗机构迁(扩)建及改造提升工程二期”项目未按期推进。该项目计划2022年1月开工,截至2024年4月,东塍镇、汇溪镇和汛桥镇三家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尚未开工。二是市疾控中心“临海市民生实事PCR实验室”结算审定价268.96万元,已于2021年11月竣工验收,截至2023年11月仍未启用。

4.违规结算医疗费用18.14万元。一是市卫健局违规结算不符合政策的对象健康体检及胃癌筛查补助6579人次共计14.47万元。二是市医保局违规结算死亡人员等医保费用3.67万元。

(二)土地综合整治资金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对全市11个省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管护、资金支付等情况进行审计,重点抽查3个省级项目共12个子项目。审计结果表明,全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耕地用途管制政策落实较好,11个省级项目有序推进。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1个项目为做大规模存在拼盘包装立项情况。2019年8月,市自规局将“临海市河头镇黄三姚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2个已完工子项目纳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上报省自规厅,2019年12月获立项批复。

2.2个项目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后未有效解决图斑破碎化问题。“临海市杜桥镇溪头村等5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临海市沿江镇长甸一村等3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治后仍存在5亩以下单个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11个,总面积30.35亩。

3.2个子项目种植管护期满后约51亩耕地撂荒。其中“临海市小芝镇伴山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撂荒涉及面积约47.85亩;“临海市邵家渡街道磨石坑村(新滩头村)土地整治项目”撂荒涉及面积约3.15亩。

4.2个子项目存在违规招投标、资金支付不合规等问题。邵家渡街道滩头村磨石坑自然村2个子项目合并成1个实施,由邵家渡街道委托招标代理公司。一是项目招投标流于形式。邵家渡街道在项目招标前授意招标代理公司直接同中标单位联系,最终中标价136.33万元。该项目由滩头村与中标单位协商签订施工合同,合同价129.16万元与中标价不符。二是工程款支付不合规。上述2个子项目已于2019年11月获验收批复,截至2024年4月尚未结算送审,仅根据施工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结清工程款120.13万元,未将期间支付施工方的人工工资共计20.56万元予以扣回(其中6.06万元工资单系伪造),造成多付工程款20.56万元。

(三)社会捐赠资金审计情况。对市慈善总会2019—2023年度社会捐赠资金收支及管理情况进行审计,2019—2023年市慈善总会慈善资金总收入46369.23万元,总支出54999.99万元,主要用于助学、助困、助老等服务,近5年募集拨付资金总体呈下降趋势。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98.52万元慈善资金拨付使用不及时。截至2023年底8笔共计98.52万元定向资金未及时使用,如2021年8月台州市供电局汇入的“电力公益进乡村”资金18万元、2015年起结余的台风救灾款55.41万元,至今未使用。

2.慈善资金竞争性存放政策执行不到位。如2022年度市农商行活期结算账户日均余额1976.91万元,其中单日存款余额最低为944.09万元。

3.5只小额冠名慈善基金超5年未开展慈善活动 。“心希望”基金、五教同行基金、香樟树青少年公益基金、侨组助困基金、侨缘基金5只小额冠名慈善基金连续5年以上未开展慈善活动,截至2023年底尚有余额17.33万元。

(四)社区助老员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对2021—2024年社区助老员公益性岗位管理及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核查,重点抽查白水洋镇、尤溪镇社区助老员公益性岗位聘用、管理、考核等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职责落实不到位,分工调整无依据。市民政局承担了应由镇街承担的社区助老员公益性岗位招聘、使用、管理及向市人社局申请补贴等工作,且将社区助老员公益性岗位排摸与招聘工作委托给第三方服务公司承担。市人社局对补贴申请对象由镇街转为市民政局未提出异议,2021—2024年凭市民政局提供的资料共拨付补助至市民政局5批次310.62万元、第三方服务公司3批次411.37万元。

2.助老员信息审核把关不严,补助资金发放不合规。一是尤溪镇、白水洋镇先后共安排40名助老员从事送餐工作,实际仅1名助老员从事送餐工作,其余39名助老员的身份被顶替使用。二是2022年10月,第三方服务公司(上海长庚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工作人员姚某冒用助老员身份套取补贴0.21万元。

三、国有企业管理及涉企服务审计情况

(一)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关注市本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资金管理、风险管控等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市本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一是担保业务萎缩。市县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一体化运行后,因台州信保公司担保业务下沉,在临海担保户数3812户,担保责任余额达25.91亿元,市担保公司近2年已无担保业务。二是人力资源不足。市担保公司仅配备2名兼职业务人员,日常工作以追偿为主,担保业务无法正常运营,收入来源主要为利息收入和追偿收入。

2.市本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未合理规划资金存放。市担保公司2023年银行存款月末平均余额11431.28万元以活期、协定存款等方式分散存放在5家银行。如:2023年12月,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临海支行活期存放10000万元,截至2024年3月底仍未调整。

3.市本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薄弱。一是业务管理办法不完善。市担保公司一直沿用2008年拟定的担保业务管理办法,未细化业务准入条件,未对融资担保对象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等事项设置要求,未制定项目评审标准等。二是银担合作协议签订不严谨。市担保公司与市农商行签订的合作协议风险控制不够到位,未按要求约定风险分担比例、未严格评估信用风险、未设置代偿免责条款等。三是保后监管不到位。市担保公司未深入跟踪分析融资对象经营状况,未有力督促市农商行履行银担协议中贷款发放后的风险管控义务。

(二)营商环境优化专题审计情况。继续关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重点聚焦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维护企业权益、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贷款利率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国有担保机构作用未有效发挥。抽查发现,2021年市担保公司的合作银行—市农商行对3家被担保企业的贷款年利率分别为5.22%、5.87%、5.97%,较同期央行贷款基准利率3.85%上浮35.58%至55.06%,未按同期同档次抵押贷款利率或按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的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以内执行。

2.3个项目招标文件设置不合理。市疾控中心“冷链监测系统项目”采购金额28万元,将4个未经认证的资质要求作为评审因素,分值占评标总分的31%;“病媒评估项目”金额36万元,将区域与非官方协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市交投集团“临海站停车场及配套工程”中标价53274.41万元,设置特定行业的类似工程业绩作为资格审查内容,且未按规定设置评标分值比例。

3.18笔涉企保证金合计118.03万元应退未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4家单位5笔涉企质量保证金计33.77万元、13笔涉企履约保证金计84.26万元已具备退款条件,未及时清退。

四、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一)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设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抽查临海站停车场及配套工程等5个重大交通枢纽项目,概算总投资19.34亿元。审计结果表明,临海市重大交通枢纽工程总体规划定位比较合理,铁路建设与公路、水路有效衔接,客运、货运物流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临海站停车场及配套工程推进缓慢。该项目概算投资93685.21万元,红线范围内23574.73平方米土地未收回,导致项目进度滞后,整体规划内容未完成。一是原临海站过渡站房建筑产权归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1月正式通车后该站房一直闲置,所属土地3222.53平方米未收回。二是该项目二期规划建设的酒店、加油站区域共20352.20平方米土地,因余温公路项目堆放的土石方未完成清理尚未收回。

2.临海站停车场及配套工程将本应全部现场利用的石方计量为外运,造成多计石方外运费616.50万元。

3.临海站停车场及配套工程多付进度款56.91万元。该项目工程量审核存在漏洞,绿化景观工程种植土回填因计量单位不一致,造成该项价款从1.76万元增至58.67万元。

(二)市区绿道项目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关注绿道总体建设情况及建后管护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市区绿道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作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主线绿道存在不连续现象。审计抽查发现,临海市绿道1号线“小两山—灵湖西侧”段有0.65公里不连续;绿道4号线(洛河段)内部不连续,其中“东方大道—大洋东路”段有0.6公里不连续。

2.省级绿道超合同工期3年以上仍未完工。杜桥镇百里大河(滨海路-川南办事处)绿道项目属于省级绿道三号线范围,合同金额301.94万元,工期178天,计划于2020年10月完工,至2023年12月超合同工期3年以上仍未完工。

3.绿道项目建后管护不到位,存在堆埋覆盖、堆积占用、破损严重等情况。如佩弦湖西边岛屿北部沿河段有0.3公里被工程渣土堆埋覆盖,东部沿河段有0.25公里被工程车压损破坏;庄头小区东区南边农地西边沿河段有0.38公里被杂土及淤泥堆埋覆盖,东边沿河段被农作物及河道废弃物堆积占用;龙潭岙岔路口北边跨河道有0.2公里的绿道路面破损、桥梁护栏断裂,易发安全风险。

(三)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情况。对方溪水库工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程持续开展跟踪审计,本年度重点关注方溪水库附属工程及18个镇街19个“污水零直排区”工程的合同执行情况和工程建设情况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工程进度滞后。一是方溪水库附属工程合同工期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截至2023年6月底仍未完工。二是18个镇街19个“污水零直排区”工程存在超合同工期现象,其中古城街道二期仍处于施工阶段,杜桥镇二期已完工未及时验收,剩余17个已通过竣工验收项目长期未办理结算审核,最长的为白水洋镇工程,已于2020年9月竣工验收,至今未完成结算审核工作。

2.方溪水库附属工程施工存在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一是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如发电厂房副厂房铺设的脚手架未固定,安全网缺失等。二是存在未按图施工现象。如发电厂房钢筋混凝土“人字梁”未达设计要求,主、副发电厂房垂直、水平止水铜片未进行焊接,搭接长度未达设计要求等。

(四)镇街及部门工程管理审计情况。对镇街、部门的投资项目进行重点关注,审计结果表明,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管理上,基本履行了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7家单位34个工程日常监管不到位。存在结算不实、施工材料以次充好、未按设计要求施工等情况,其中21个工程经重新结算审核,共核减工程款139.30万元。二是6个水利建设项目完工后审核验收不及时。如“白水洋镇界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22年9月29日完工,截至2024年4月,尚未办理结算审核、竣工财务决算和竣工验收。

五、审计移送问题线索情况

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市审计局对市疾控中心采购不合规、市交投集团招投标条款设置不合规及进度款支付混乱、邵家渡街道滩头村违规招投标及多付工程款等9起违纪违法案件线索进行了移送,其中移送市纪委监委7起,相关主管部门2起。截至2024年6月底,已办结历年移送案件5起,党纪政务处分2人。

六、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的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预算资金管理,推动财政发展可持续。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挂钩机制。持续构建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土地整治项目、慈善资金使用等事关民生领域的扶持与监督力度,向强化统筹要资源,向深化改革要财力,向优化管理要效果,切实推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发展可持续。各部门各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稳企惠企政策,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时清退到期保证金,及时按合同要求支付工程款及项目采购款,避免出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增加企业经营负担的情况。要加强谋划市县融资担保体系一体化建设,全面增强县级担保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推动投资发展可持续。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规范资金使用,加强建后管护,切实提高政府投资效果。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政府投资领域的全过程监管,强化多部门沟通协调,实现多项规划有效衔接,促进投资领域健康发展。

本报告反映的是此次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市审计局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依纪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下一步,市政府将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清单》等方式督促各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落实,市政府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更好地运用规律性认识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临海篇章贡献审计力量。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