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38/2024-1369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10-28 | |
发布单位: | 市司法局(市行政复议局) |
临海市2024年度第三季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分析 |
|
一、案件调处的基本情况: 第三季度本市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805件,同比增长2.53%,环比减少13.91%,其中市级949件,镇(街道)2094件,村(社区)762件,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3796件,成功调处率99.76%。调解协议涉及金额18468.54万元,同比增长49.89%,环比增长12.24%。 二、主要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通过排查,第三季度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数据整理如下: 1、本季度纠纷总量较上季度同期有所下降,下降13.91%。不过,部分纠纷较上季度同期增幅较大。增幅前4位依次是,医疗纠纷增加11件,增幅366.67%;环境污染纠纷增加2件,增幅200%;互联网纠纷增加2件,增幅 200%;物业管理纠纷增加29件,增幅 82.86%。 2、从部分纠纷在纠纷总量中比重来看,主要还是以传统纠纷类为主,损害赔偿纠纷881件,占23.15%;邻里纠纷517件,占13.59%;婚姻家庭纠纷394件,占10.35%,道路交通事故纠纷336件,占8.83%;合同纠纷367件,占9.65%,其他纠纷962件,占25.28%。 (二)从以上数据和掌握情况来看,主要特点和原因分析如下: 1、物业管理纠纷增幅明显。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物业化发展,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因物业管理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也逐渐增多。从物业管理引发纠纷的种类上分析,主要形式如下:一是由于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引发的纠纷。二是由于业主不交物业费导致的纠纷。三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纠纷。四是在物业公司选聘和退出中业主大会与物业服务企业解除合同,双方在物业企业选聘与退出的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矛盾冲突等纠纷。 2、合同纠纷总量大、增幅也较大。一是由于有些合同相对人之间的“熟人”关系,商业操作往往口头约定,并不订立合同。二是在合同的订立、履行过程中因用语不规范而引发经济纠纷。三是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各类合同文本唾手可得,有些人下载后直接予以使用,但缺少了针对性,在面临纠纷时会发现无法利用合同条款进行救济措施。 3、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占比仍较高。一是婚前感情基础薄弱;二是夫妻长期分居造成感情破裂;三是对婚后生活的不满意,长期积累的婚后生活压力导致一些老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纠纷;三是家庭暴力引发矛盾纠纷。四是邻里双方缺乏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五是不文明行为引起邻里纠纷。这些邻里纠纷,有的是长期性的,有的是突发性的,需及时处理,避免激化。 4、损害赔偿纠纷在所有类型纠纷中占比最高。损害赔偿纠纷的大量存在,主要原因是社会高速发展,群众生活节奏快,承受各种压力较大,缺乏有效的缓解方式,难以克制自己情绪,极容易因小纠纷、小矛盾引发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导致纠纷不断发生。同时,因维权意识觉醒,受害方会积极通过调解或者诉讼等途径来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导致该类型案件数居高不下。 三、本季度工作特色亮点 1、本季度市调解中心组织开展了两期“临海市新质调解法律沙龙”活动,活动内容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财产处置相关内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相关实务问题的培训讲座,使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思路更清,提升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调解能力。 2、临海市人民调解协会组织古城人民调解协会、大洋人民调解协会赴杜桥人民调解协会开展案卷交叉评查,为案卷把脉会诊,助推基层人民调解协会案件质量提升。 3、临海市司法局组建信息员队伍、援调队伍和宣传员队伍推动“援来有解”校园纠纷援调一体化平台建设。通过三支队伍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及时排查收集纠纷隐患,有效化解校园纠纷。 4、为深入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规范化建设,全面掌握我市调解组织和专职人民调解员实际情况,市司法局、市人民调解协会开展全市调解组织及专职人民调解员备案登记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全市调解组织和专职人民调解员备案登记工作的通知》。 四、下季度工作重点 1、重点加强社会面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围绕各领域各部门可能涉及的风险点提出法律风险应对建议,确保风险事件的动态预警、分析研判、信息报送、稳控处置 等环节对接有效。 2、切实发挥市人民调解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继续优化调解员队伍结构。 3、举行“援来有解”校园纠纷援调一体化平台启动仪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服务“三化”改革工作。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