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LH331082-022/2024-1307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1-08
发布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临海市文广旅体局2023年工作亮点成效及2024年工作重点
  • 日期:2024-01-08 09:16
  • 来源: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浏览次数:

2023年,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2023年工作亮点

今年来,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全面谋划实施重点文旅项目21个,总投资386.9亿元。其中台州府城景区扩容提升项目建设被列为全省文旅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典型,括苍云径、白沙湾等项目稳步推进。我们打造“出圈”活动。圆满举办首届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浙江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第22届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2023中国.临海柴古唐斯括苍(山地)越野赛、首届村BA赛事等活动,台州府城群众文化“年轻态”成为省级典型。我们不断创造荣誉。回浦中学篮球队、回浦实验中学篮球队分别夺得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冠军和2023中国初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冠军,让“百折不回”的临海小城火爆出圈。临海市第6次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恩泽医局旧址入选“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临海黄沙狮子参加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暖场表演;我市“浙里有戏”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文旅市场营商环境获评2022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政务服务“好差评”优秀典型案例。

一是文旅工作氛围更浓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文旅工作发展指引了方向,提出了新的使命。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构建“5A引领、5星闪耀”旅游新格局,全面推进宋韵文化、抗倭文化、户外运动文化三大高地建设,把文化旅游工作摆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二是文旅发展态势更良好。千万级景区的引领带动效益日益显现。2023年堪称临海旅游经济元年,据省文旅大数据监测分析,截止2023年10月底,我市全域共接待游客2293.6万人次,居台州市第一。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将超2500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比接近50%。以临海为旅游目的地的旅行社组团游大幅度上升。今年来,紫阳街商业业态更加丰富,招商吸引力不断增强,台州府城旅游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均越升一个台阶。

三是文化体育发展基础更扎实。不断优化“15分钟品质生活圈”,完成省级民生实事60个品质文化生活圈、6个城市书房、2个文化驿站建设任;“文艺赋美”工程位于全省前列截至目前,临海已有文艺赋美团队205支、文艺志愿者5808人、完成演出14871场。全力以赴做好体育民生实事工程,建成1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2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个足球场、6家百姓健身房,新增环浙步道70公里,2023年全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30.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2㎡/人。依托基层体育组织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全年共组织开展村BA、白水洋桃花节半程马拉松赛等群众体育活动180多项。

二、2024年工作重点

2024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临海力量。

(一)全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一是紧盯目标任务。以台州府城5A景区发展为龙头,加快构建“5A引领、5星闪耀”旅游新格局,全面推进宋韵文化、抗倭文化、户外运动文化三大高地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让临海成为台州名副其实的旅游集散中心、浙东南的旅游高地。

二是加快品牌创建。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加快打造白沙湾旅游度假区品牌。

三是坚持项目为王。积极推进熊出没小镇、佩弦湖—灵湖、江南溪望谷、涌泉蜜谷等项目建设,拓展城市文旅空间。重点推进括苍云径、白沙湾旅游度假区、桃渚古城等建设,全力打造临海旅游第二目的地,积极培育多个百万级、十万级景区。重点跟进灵湖景区化改造项目、全市整村民宿集聚区开发项目。

(二)发挥台州府城5A景区的龙头作用

一是空间要拓展。按照“南伸北拓东连”的思路,加快完成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尽快推动北固山潮玩城、紫阳文化中心、兴善门广场改造、巾山东北角改造、崇和门广场改造等项目,拓展台州府城景区空间。  

二是文化要巩固。牢固树立文化是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围绕“千年台州府 江南真宋城”,抓好文化场所建设,提升台州府城文化辨识度,打造江南第一宋城。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古迹及非遗资源,坚守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实现高端文旅体活动高频化、“年轻态”文化活动常态化,为府城增添文化味。出台府城文化发展政策,鼓励文化人才旅居创作。

三是业态要优化。做好业态管控,维持府城特色业态与景区基本公共业态的平衡。以东湖夜游为重点,植入高端演艺,以创新思维不断丰富府城演艺节目的科技感与体验感,激活府城新的热点。做好夜游文章,壮大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宿、夜展、夜演、夜读规模,打造一批具有临海特色、府城标识、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文旅夜消费场景。

(三)积极打造台州最具文化影响力城市

一是加快文化地标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临海文化中心(含图书馆、非遗馆、大剧院等)项目开工建设,弥补我市公共文化设施短板,树立历史文化名城新的文化地标。狠抓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继续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化驿站、城市书房的建设和运营,完成文化驿站和城市书房镇街全覆盖。

二是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把打造府城宋韵文化、桃渚古城抗倭文化、户外运动文化“三大IP”作为强基出彩的历史性工程,深入挖掘、提炼精华,推动“三大IP”在项目、产业、场景上“全面开花、竞相出彩”。深化文化基因解码,推进历史名城记忆工程,系统梳理临海历史文化谱系。积极发挥市人大、政协,台州学院、专题研究会和有情怀人士的作用,加强临海特色文化标识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弘扬,形成一批具有学术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研究成果。

三是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以台州府城为重点,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打造左手书香气右手烟火味的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梅浦窑考古挖掘,积极推动台州府城墙、梅浦窑和许墅窑青瓷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积极打造户外运动之城

一是做大精品体育赛事。将柴古唐斯括苍(山地)越野赛打造成中国越野第一赛,举办好安基山国际滑翔伞公开赛、尤溪半程铁三精英赛、台州府城马拉松赛、村BA赛事等户外赛事,逐步打造“春跑马 秋越野”户外品牌赛事精品系列。

二是拓展全民健身空间。打造500公里超级越野环线、括苍山国家级山地徒步健身步道、府城—小芝55公里骑行道等,构建中部城郊、西部山地、东部海滨的户外运动格局。谋划建设临海室外体育场、方溪水库国家级激流回旋中心、安基山滑翔伞基地等,加快推进台州学院室内游泳馆建设,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水平。

三是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继续深化体教结合,以新型少体校建设为抓手,科学实施新周期青少年训练布局,推动临海竞技体育发展。重点扶持回浦篮球、桃渚藤球、灵江射箭等优势项目,大力发掘水上项目、棒垒球等新兴项目,创造更多夺金点。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