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LH331082-032/2024-1312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1-29
发布单位: 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日期:2024-01-29 16:48
  • 来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
  • 浏览次数:

2023年,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聚焦落实九大工程高质量法治政府建设亮点项目建设中取得重要的进展和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以学铸魂,持续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作用

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激发综合行政执法局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4次,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宣讲活动2场,主题党日集中学习12次,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及《浙江省综合执法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二是完善责任落实督查制度,开展队伍专项督查172次,印发督查通报12期。

(二)以简化繁,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创新推进行政审批便利化。一是精简报装环节,压缩报装时限,将用气、用水报装环节进一步压减至“申请”“装表”2个环节,将办理时长压缩为1个工作日,材料也通过大数据共享压缩至0份;二是推行四米以下小型门头招牌备案承诺制,无需经全流程审批,备案即可安装,2023年受理办结852家小型门头备案;三是创新代跑代办服务,结合和合街区街长驿站,设置36名代跑员,覆盖4个城市管理领域11个涉企审批事项,对企业和个人的审批事项“一包到底”,2023年累计服务企业91家,六小行业574户,其中服务燃气报装企业24家,企业排水证发放46家,用水报装服务企业15家,街长驿站代跑代办个人跑零次六小行业排水证发放205家。

(三)以变促新,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

积极贯彻落实“执法四提升”行动,全力打好执法改革提质增效攻坚战。一提执法事项“放”的精准,坚持监管事项认领“每日动态清零”,赋权事项科学动态调整,事项实施条线全覆盖,实现2023年度429项监管事项认领率100%19个镇(街)认领65项行政检查事项,赋权事项实施率53%,条线覆盖率60%二提执法平台“联”的贯通,强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和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联合贯通,打造线索流转处置“三全”模式,推进执法检查数字平台多领域应用,累计接收流转网格事件428条,覆盖10个条线,“综合查一次”累计检查户数2792次,减少企业干扰数1432次,双随机累计抽查户数9503次,综合监管计划按期实施率100%三提执法机制“新”的突破,健全执法监督管理多元评价体系,建立人行道和僵尸车常态监管工作机制,强化镇街-部门联合会商制度,通过创设卢俊、娄宛青等3家冠名协调监督联络室,丰富执法考核常态化监管手段,累计推动垃圾分类、燃气安全、校外培训等联合执法活动开展56次,协查协办、抄告抄送、联合会商响应率100%,实现僵尸车投诉满意度100%,人行道投诉量每月环比下降78.5%四提执法队伍“融”的契合,践行“服务型”执法理念,创新“党建+片区”工作模式,打造“室队合一”基层治理融合模式,健全府城文化旅游区“四个一”立体管理体系,目前已成立5个功能型联合党支部,成功化解基层矛盾纠纷99%,分层分类处置事件1.7万余起,实现景区内执法监管网络全覆盖。

(四)以法立本,持续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一是规范重大行政行为,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2023年度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2次,行政机关非政府采购合同合法性审查覆盖100%二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贯彻法律顾问工作机制,持续壮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法制力量,统一征集基层执法问题5次、问题信息汇总15件,开展法律顾问现场咨询服务12次,积极鼓励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新增2名公职律师。三是强化行政服务理念,积极推进城市综合执法领域政务公开第三方月度考核“零问题”“零督办”,严格规范行政处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依申请公开信息3件,依法依规办理企业信用修复11起;四是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持续加强与人民法院沟通协作,2023年行政复议16起,纠错0起,行政诉讼6起,败诉0起,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00%

(五)以教促改,构建科学规范的执法方式方法

一是贯彻落实“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增值化执法制度,积极推行“教育前置”的预防式执法,2023年度累计下发轻微违法承诺告知书503余份,向115家个体经营户发放风险提示单,办理相关“增值化”执法案件101起,并成功建立25个公益服务站,铺设2个学法普法课堂公益点位。二是持续深化“三项制度”,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设备保障,做好政府网上执法职责和权限公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公开、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工作,实现执法全过程网上留存率100%,推动行政处罚案件共1290件,完成26件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备案。

(六)以学增智,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一是推进执法人员学法常态化,2023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业务干部培训1次,季度法制案卷评查4次,全局法制例会学习 4次,封闭式培训2次,法律知识考试4场;制作并整理重点领域法制培训资料2次,及时更新并发布统一划转事项及相关法律法规资料3次,完成1422项执法事项汇编、262部法律法规汇编、7个新领域执法典型案例汇编、1份建筑垃圾案件办理处置标准(内部)及1份没收违法所得流程图;二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以案释法”制度,推出“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顽疾曝光台’”“‘以案说法’系列专题”,发布曝光3期,“以案说法”专题16次,开展“社区普法”行动2次,社群宣传2次,13个中队、5个和合街区及大洋古城沿街商铺全覆盖,发放法律法规书册500余本,民法典及宪法宣传页2000余份。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新领域案件办理难度大,亟待加强相关执法业务能力。一方面,因监管与处罚的职责分离,仍存在个别监管部门移送证据材料不完整的情况,为跨部门执法案件办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业务部门对某些领域的案件办理无法提供有效的业务支持,特别是以前没有办过的案件,无法及时提供有效的办案指导

(二)行政处罚公示情况有待提高,亟待严格规范公示内容。一方面,因法律知识基础不够牢固,对公示规范理解不到位,基层执法人员在无法把握内容准确度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未严格按照标准公示的情况。另一方面,个别执法人员未能始终保持严格规范办案的意识,使得个别公示语句内容出现错字、漏字等情况。

三、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2023年,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行动纲领,主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把好政治观,坚定党对法治建设的绝对领导

一是聚焦“头雁”引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宣讲及主题党日等学习18次;二是抓好“关键少数”,牵头开展重大事项班子成员集体研究会议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定期听取班子成员情况汇报。

(二)把好法治观,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法治建设职能

一是坚守程序正义,严格规范公正执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全局189名正式在编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99.48%,推进局承办的639件、镇街执法的651件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件的全过程记录率及行政处罚结果公示率、准确率100%,案涉行政复议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0%。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局内行政机关合同报备-审核-管理闭环审查制,规范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合法性审查。三是抓好权力规范,推动完善执法责任落实督查制度,开展工作提示谈话21人次,落实队伍专项检查纠察制度,纠察记分11人次。

(三)把好服务观,积极建设学法用法守法法治新风

一是聚焦常态,坚持多元化普法理念,基于电视台、微信平台及社区、广场等社群,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亚运普法、党群联建及宪法等专题普法活动,覆盖噪音、建筑垃圾、安全生产等多个重点普法领域。二是聚焦实践,坚持执法普法有效融合,积极推行“教育前置”的预防式执法,对范围内违法行为不符合轻微不予处罚的或同一行业多个经营主体违反清单事项的对象,进行法律风险提示,教育引导当事人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

(四)把好创新观,攻坚破难打造高质量法治实践项目

一是聚焦执法创新,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推开“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增值化执法模式,严格依照清单实施轻微违法免予处罚,建立监管对象首次轻微违法容错机制,铺设学法普法课堂公益点位,规范学法减罚执法实践流程。二是聚焦智慧赋能,优化数字法治建设场景,持续发挥“行政执法证据共享应用”作为省2022年度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及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最佳实践”项目在执法效能上的数字优势,将局8名公职律师纳入执法数字平台法制审核力量,实现法制审核人员具备法律职业资格占比45%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切实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加强巩固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重点落实以下四大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一是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行政执法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二是始终把队伍业务能力提升落到实处,开展分类分级分层培训,推进行政执法队伍全员轮训及跨部门联合培训,切实提升一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执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三是始终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考核制度,做好行政执法实践典型打造,推进试点示范创建活动。

(二)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持续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对标统一的行政执法文书基本格式标准,细研细究各类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规范指引。二是持续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增值化执法等工作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信息共享互认,健全“教育执法”模式,督促引导受处罚单位及个人加强合规管理、及时整改违法问题。

(三)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工作。一是进一步科学优化行政执法赋权事项,积极清理低频发生、交叉重复、无实施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对“接不住、管不好”的已赋权事项及时依照省市文件予以动态调整,积极打造市级行政执法规范化试点典型。二是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管辖、法律适用等争议协调机制,主动加强与公检法司的协作配合,及时依规依纪依法移送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线索。三是持续深化行政执法数字平台融会贯通,全面推进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和基层智治综合应用适用,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执法全覆盖。

(四)全面强化行政执法法制保障工作。一是持续推进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案例指导等工作,加强重点领域、关键领域法治业务研究及指导,完善重大行政执法案件专项处置机制。二是深化法制审查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队伍建设,积极壮大法制审核力量,完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协作机制。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