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LH331082-028/2024-13119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1-29
发布单位: 市公安局
临海市公安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
  • 日期:2024-01-29 15:20
  • 来源:市公安局
  • 浏览次数:

2023年以来,临海市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工作统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深化执法责任体系改革,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普法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有力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多措并举,全面实施法治思维提升行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局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领导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习、大培训、大宣讲活动,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根基,增强政治自觉。先后多次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讲座,各层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体学习专题研讨,组织全警每日坚持“学习强国”,组织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考试,实现法治学习培训全覆盖。全局上下强化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工作法治化水平。同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工作,利用平安临海微信公众号及抖音自媒体等平台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不断加大全市普法力度。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市法治观念,夯实法治政府建设的社会基础。

二)严格公正执法,深入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我局针对当前公安执法难点问题,按照“补短板、破难题”的总体思路,切实提升执法主体能力,组织开展“教科书式执法”实践活动、全警实战大练兵、执法大比武、庭审旁听等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执法工作实战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组织全民警进行法律知识考试10场次,确保不漏一人。鼓励民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截至目前,我局在职民警均通过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持证率达到100%,另有51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切实提升执法主体能力,锻造公安法治强队同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执法质效。落实每日、每周巡查以及每月总结、执法月考核网上督导通报制度,以“日巡查、周研判、月通报”的执法问题跟踪模式变传统的滞后监督为实时提醒,实现了执法质量的整体性提高、全方位升级。同时,加大对突出执法问题、重点执法环节、执法安全及信息化应用的考评力度,推行网上考评和日常考评,严把案件质量关。对民警办案过程中违反各执法办案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奖惩,不断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提高全局执法质量和执法工作水平。此外,我局深化应用“互联网+监管”,推动“双随机”工作。召集治安大队、交警大队、网警大队等业务部门,全面起底61项行政监管职能,坚持“一个口子”统一下发监管指令,建立1个联络群,精简优化指挥链条。规范化制定检查清单,制定各类检查标准75项,切实解决警种多头检查、重复督检难题,基层派出所接受检查频率缩减85%。以“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为载体,不断强化与行政执法、消防部门、市监部门、卫健部门等外单位协同联动。今年以来,我局开通人员账号135个,认领行政监管事项59项,监管事项入住率达100%;开展双随机执法抽查863次,占比执法检查总数49%,监管任务完成率同比上升43%,持续提升内部合力,有效加强监管效能。

(三)推进“数字法治”建设,优化服务群众

我局聚焦全科受理+全科审批目标,建成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牵引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全市公安服务窗口一窗通办率保持100%。坚持接诉即办,将扩大受理权限与集中审批权限相结合,构建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一站数办政务服务流程。实现办事不换推行“2个全科受理工位+1台自助受理设备的最小政务服务单元,用肩并肩挨着办取代面对面坐着办,实行受理出件一站式办理模式,每个窗口均能无差别对141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市级中心181项)和25项非现场交通违法业务一办到底,群众平均排队等候时间缩短50%。创新公民身份信息连锁变更一件事智能数据应用,群众一次申办即可连锁变更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23个部门23类任务信息,群众跑部门次数从平均5次缩减至1次。实现审批不延组建全科审批团队,取消派出所民警、分管所领导审批环节,由网办中心统一实时审核审批全市窗口受理件,审核审批环节由原先最多5级串联审精简至3级并联审,时间由政策规定的10个工作日缩减至不超过5分钟。做到服务不出围绕“15分钟办事圈,实行市内全域通办,将户籍地概念从镇(街)扩大至全市,将窗口受理权限从派出所层级扩展至全局,从技术上突破户籍事项原本需由户籍地签章出件难题,实现受理地当场办理入库、打印出件,流转环节从原先6个压缩至3个,群众办件时长缩短至15分钟。针对车驾管高频事项,主动对接卫生健康、医疗单位,在车管所、驾校等场所投放自助体检设备,在镇(街)卫生院增设车驾管业务体检网点,做到镇(街)受办全覆盖。针对企业关注的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等证件线下签章难题,研发许可审批线上智能速办助企模块,方便企业到任一派出所、警务站、为企服务站等线下网点打印签章,实现就近办

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推进力度不均衡,执法监督发挥作用不够充分,执法力量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法治队伍力量仍需继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以完成任务为工作重点,工作特色亮点还不够,缺少个性化、创新性的工作内容,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满意度有待提升。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人员法治政府建设意识还不够强,创新意识较薄弱,同时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制度还欠完善。

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牢牢把握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强化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作用年初我局及时召开全市法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本年度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全市法治公安建设,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讲法治课,部署全年法治公安工程建设,调度指挥各类大案要案、执法重大案事件,部署批示市级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筹划、执法视音频规范管理、行政案件主办警官、刑侦派驻改革等法治建设重要举措,优化调整市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强法治公安建设组织领导,探索符合公安实际的法治建设新路径,有效提升全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水平,有力推动了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执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同时将执法工作纳入对全市公安机关绩效考核当中、以考核促工作。全市公安机关、各部门的“一把手”为本级公安机关和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等执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和法治政府建设高度统一的内在关系

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站位。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与公安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牵引推动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完善各项工作举措。

(二)进一步加强全市普法宣传教育。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普法责任清单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公安工作实际,不断拓宽普法渠道,积极创新普法形式,把单向式的灌输过程变为互动式的融合过程,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思维和意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加强执法人员业务素质能力提升。

(三)进一步改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水平,着力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加快推动更多公安政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