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审计信息
临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临海市202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临海市审计局局长 董向阳)
  • 日期: 2024- 01- 02 10: 54
  • 来源: 市审计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2022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及相关规定,市审计局组织对202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有关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刻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新定位和前进方向,紧扣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重点民生项目及专项资金使用、国有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以及公共投资项目管理等方面开展审计监督,着力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助力新时代审计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好作用。

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22个,查处违规金额113.85万元,避免和挽回损失金额805.9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9.72亿元,促进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30项,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71条。

审计结果表明,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全力推动和保障高质量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政策落地有力,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减税政策,全年减轻企业税负42.84亿元。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政企通”兑现123个项目30.38亿元资金,奖补政策全流程“一网通办”。推进国资国企数字化综合监管平台在企业层面应用,实现企业“少跑路”“不跑路”。

——资金筹措有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2022年安排各类民生支出99.02亿元,同比增长18.9%,占财政总支出的80.8%;通过“一卡通”发放资金达133.3万人次6.73亿元。全市23个重大项目保障资金获批专项债券52.81亿元。拨付防疫经费2.6亿元,中央直达资金10.22亿元用于民生,确保资金发挥惠企利民的实效。

——统筹管理有力,持续提升财政管理绩效。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1422万元;强化资金整合增益,清理收回资金1.67亿元,竞争性存放资金33.33亿元增值2465万元。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财政重点跟踪监控项目697个,涉及财政资金38.91亿元。

——审计整改有力,持续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纳入“七张问题清单—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管控,促进1个省级、6个台州市级重大审计问题完成整改销号,2022年底管控力指数位列全省第三。2021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160个问题,已整改到位157个,整改率98.1%。推动市级层面出台4项管理制度、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出台或修订90项管理制度。

一、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财政管理及决算草案审计情况。聚焦预算管理、决算草案编制、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情况,对市财政局具体组织的202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力促经济社会发展。决算草案报告内容逐步完善,反映的相关数据与2023年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符。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非税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2022年末非税收入尚有4.98亿元滞留财政专户,延伸至2023年5月底尚有行政事业性收费等4项共2.27亿元应缴未缴国库。

2.预算管控不够到位。一是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算追加。156个项目2.3亿元于9月30日后追加预算指标,其中42个项目1.16亿元于12月追加预算指标。二是预算执行率低。206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50%,结余资金8.02亿元,其中78个项目1.82亿元预算执行率为0。三是编外人员补助挤占项目经费。18家单位2022年度编外人员补助发放超财政核定数,超预算部分744.95万元在项目经费中列支。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完整,收益未上缴。9家企业应纳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4家已纳入预算管理的企业未按规定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二)部门预算执行和镇财政决算审计情况。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市公安局预算执行审计及杜桥镇、白水洋镇、沿江镇、括苍镇等4个镇财政决算审计中关注预算执行、费用支出、项目建设管理等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各部门财务管理总体比较规范,各镇财政收支总体运行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不到位。市经信局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够精准,预算追加频繁,2019—2021年共追加24个项目555.99万元。市公安局2021年“公安办案业务费”项目列支下属单位交警队办公设备维修费33.12万元。市建设局城建中心、建筑质安事务中心人员薪酬支出挤占局下属企业经费15.21万元;美丽宜居示范村补助等项目推进缓慢,194.9万元资金滞留村镇事务中心1年7个余月。

2.违规借用车辆。市建设局下属企业检测服务部违规借用台州市浙东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尼桑轿车1辆,市综合执法局2022年违规借用下属单位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吉利电混轿车2辆。

3.市公安局涉案财物管理不规范。抽查古城、大洋、杜桥3个派出所发现:一是涉案财物未及时处理。截至2022年末,152项涉案物品、1585.97万元预收款及取保候审保证金未清理,23.63万元涉案款项未缴入非税结算专户。二是2个派出所和涉案财物管理中心2022年末338个案件1426项涉案财物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台账与实物不符。

4.市经信局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中心未及时完成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缴款清算工作。一是未按时清算预缴款1524.27万元。二是超出规定截止时间清退预缴款250.03万元。三是截至2021年底,返退基金1422.43万元应缴未缴国库。

5.2个镇费用支出控制不够严格。沿江镇重复支付安保服务费15.17万元,白水洋镇违规发放民生补助资金0.96万元。

二、重点民生项目及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关注政策落实、项目进度、工程建设管理等情况。审计结果表明,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有所提升。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政策执行不够有力。一是未按要求编制《临海市2017—2021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二是未完成精品村建设目标。市制定的目标任务为启动建设48个,已启动建设44个。三是未来乡村试点村的示范引领作用不足。沿江镇新兴村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存在“赤膊房”未整治、停车场未建设、新村区块停车位未布设等情况。截至2022年10月底,2022年度的未来乡村建设项目还未立项。

2.项目进度滞后、验收不及时。一是9个项目村超工期,至2022年9月还未完工;30个项目标段未在合同期内完工,最长的项目标段超工期2年3个月。二是5个已完工的项目村超过一年未组织验收。

3.工程监管不严。一是1个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工程苗木预算编制未按离编制期最近的信息价进行取费。二是5个村未按施工图设计要求施工。三是3个村工程结算审核与现场实际不符,多付工程款17.52万元。四是3个村部分材料结算价格确定的依据不足。

4.规划欠合理造成损失浪费。尤溪镇2个村的项目因土地性质原因建成后被拆除,其中岭脚金村村口停车场及沿河绿化部分涉及永久农田保护,建成后被清理;清潭村停车场涉及林业用地,建成后被挖除。

(二)建筑垃圾处置专项审计调查情况。重点关注建筑垃圾的项目审批、消纳点管理、运输监管等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市综合执法局在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基本能依规进行管理,减少了垃圾临时堆放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建筑垃圾规范化消纳能力薄弱。一是规范化消纳点紧缺。临海市内正规消纳场仅头门港城投渣土消纳场一家且已满容,新增大型渣土综合调运项目未正式运行,无法有效分担渣土新增压力。二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目前我市渣土资源化利用占比约30%,4个资源化利用项目空间规划仍在审批,计划引进的资源化利用企业受制于用地批复仍未落地。

2.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不到位。一是存在市内渣土未经核准擅自处置现象。二是市外渣土跨区(县)非法倾倒至我市现象严重。2022年查处椒江、黄岩等区(县)倾倒至我市头门港等地案件32起,处理处罚涉及金额117.9万元。

3.建筑垃圾备案审批不规范。一是政府投资项目未进行渣土消纳备案。二是申请资料审核不严。4个项目建筑垃圾处置申请单均由运输企业而非建设或施工单位申请。运输车队申请资料存在道路运输证、GPS安装证明、营业执照及办公场所证明缺失情况。

(三)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审计情况。在全市2020至2021年度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绩效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政府购买服务进行重点关注。审计结果表明,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推开以来,较好辅助政府履职和改善民生,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政府购买服务底数不清。预算编制、采购和支付等相关管理系统汇总情况未能准确反映全市政府购买服务完整信息,财政部门未将镇(街道)政府购买服务有关情况纳入统计范围。

2.采购程序不合规。一是无预算办理政府购买服务。抽查7家市级单位,5家单位2020年9个项目未编制预算,占应编数32.1%;2021年19个项目未编制预算,占应编数65.5%。二是未经集体决策程序进行采购。3家单位3个项目51.38万元未经“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直接签订项目合同。

3.项目运行监管不力。一是4家单位6个项目未按合同要求进行考核即支付项目款。二是市综合执法局未对临海市东部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垃圾清运”项目中存在的日运输量未达合同要求以及超载等违约行为进行处罚;对“渗滤液处理”项目超量浓缩液的处理不到位。

(四)民生项目管理专题审计情况。重点对农村水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文化礼堂建设运行、财政扶贫项目、竞配建资产项目等进行了专题审计,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1.农村水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不够有力。一是未按规定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白水洋镇3个村、括苍镇2个村未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升水质监测。括苍镇杨家山村未通自来水,取水源地山塘水无任何保护措施,未经消毒、过滤、水质检测直接使用。二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不到位。括苍镇山头何村(包括姜岙自然村)未按规定建立污水处理站;杨家山村污水处理站无出水口,污水渗入地下。

2.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运行存在不足。抽查4个镇街13个村发现:一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管理不规范。9个村文化礼堂项目结算金额129.14万元存在未编制工程预算、未招标或未通过镇(街道)交易平台招标、未经结算审核直接支付款项、结算审核内容与实际施工不符等情况。二是农村文化礼堂利用率不高。2022年括苍镇张家渡等4村只有8月、12月开展过活动。

3.4个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薄弱。河头镇宜塘二村宜石地等3个村路灯建设工程和上湾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项目同时由同一人担任项目负责人,部分审核结算内容与实际施工不符,多付工程款6.88万元。

4.3个竞配建资产项目管理不够规范。一是竞配建资产项目移交未明确返还土地抵押、住宅面积成本承担、位置及小区配套等具体信息。二是竞配建资产的分配未明确是否纳入公租房、保障性住房、人才或招商引资政策进行分配,以及具体的分配程序。

三、国有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审计情况

(一)国有资金管理审计情况。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社发集团202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关注大额资金存放。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分散存放未集中管理。市文旅集团本级2021年末1.75亿元资金分散存放在17个账户,社发集团2022年末11.43亿元资金分散存放在37家下属子公司。二是未及时开展竞争性存放。抽查市经信局2家经管单位2018—2021年定期存款9440万元,存放到期2—5个月后划回,超出时间按活期计息。

(二)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结合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社发集团202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国有资产出租管理和对外投资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资产配置、使用等环节管理逐步规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疫情期间租金减免政策未落实到位。2022年,城发集团2家子公司未按规定减免7家民营小微企业租金19.95万元;社发文旅集团未将6.81万元减免租金落实到3家最终承租户。

2.资产出租管理薄弱。一是租金收取管理不到位。社发集团未收取2022年度租金495.53万元;未制定中心菜场摊位费收取标准,101个摊位费从700至3500元/年不等,长期未收取3名个体户4个摊位费;无偿出借8处房产,面积共8366.3平方米。二是出租程序不合规。社发古保公司153户租户未续签合同,部分房产出租未重新公开招投标。三是市建设局2家下属单位及3家市属国有企业房产存在闲置现象。四是社发文旅集团对承租户违约转租、擅自改变经营范围等问题监管不到位。2家承租企业存在违约转租行为,其中1家企业将原用于书籍文化经营的承租地块转租他人用于经营户外运动。

3.长期股权投资管理缺失。一是社发集团3家子公司投资7家企业合计1297.5万元均无投资协议,无法核实投资方义务、收益分配等信息。二是市场开发公司在2020年变更为城投集团子公司时,2006年投资的单县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50万元事项未被列入资产移交清单,至今未入账且无后续跟踪。

4.停车场经营管理不规范。对市文旅集团管辖的巾山广场等3个停车场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一是免费停车管理不严。部分离职、退休人员及商家车辆在免费停车名单内。二是随意发放停车卡。2020年未经审批发放停车卡2万余张。三是停车券管理缺失。文旅集团未能提供停车场管理系统生成的停车券实际数量,仅根据系统管理员上报的数量入账,无法核实其真实性。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对白水洋镇、括苍镇实施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审计结果表明,被审计领导干部能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上级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较好地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粮食功能区管理不到位。括苍镇2022年底1224亩粮食功能区未完成整治,延伸至2023年5月尚有800亩未完成。白水洋镇2个村粮食功能区未设立标志牌,其中王山头村粮食功能区部分抛荒。二是白水洋镇未完成2019—2020年土地复垦项目80亩建设任务,实际完成70.17亩;2019—2021年22.47亩土地长期批而未供。三是括苍镇5.35亩土地存在非农化,括苍山2.01亩生态公益林被占用建设露营基地。

四、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22年持续关注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对镇(街道)、部门的投资项目进行了重点关注。审计结果表明,建设单位对工程管理不断完善,项目资金基本得到保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招投标不合规。一是白水洋镇环境综合整治电力入地改造工程总预算价219.87万元、市综合执法局临海市东部生活垃圾堆放点配套基础工程合同总金额62.05万元存在拆分后进行招标。二是白水洋镇环境综合整治电力入地改造工程3个标段的施工中标单位为其设计单位,不具备投标资格。三是市综合执法局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未经立项进行监理邀请招标,监理合同金额23.1万元;沿江镇2个工程项目合同总金额95.02万元先施工后招标。

(二)项目未按期完工。白水洋镇2019—2021年9个西部发展项目未按期完工。沿江镇2018年度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因土地政策处理工作推进迟缓,超期869天。

(三)工程监管不到位,存在多付工程款情况。7家单位17个工程部分项目内容实际施工情况、材料规格与设计要求、结算审价不符。其中白水洋镇小城镇“线乱拉”整治项目中和路管道工程虚报工程量,多付工程款127.49万元,占合同价49.5%。

五、审计移送问题线索情况

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审计对白水洋镇和杜桥镇工程结算不实、市排水公司“污水零直排”项目监管不力、市粮储公司虚报费用等13起违纪违法案件线索进行了移送,其中移送纪委监委7起,相关主管部门6起。截至2023年6月底,已办结7起,党纪政务处分2人。

六、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的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提升财政保障力度。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梳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纳入预算统筹管理。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规范预算追加程序。强化预算执行,健全预算执行考核监督机制,落实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财政支出管控,切实推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二)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确保高效安全运转。持续关注美丽乡村、垃圾处理等重点民生领域,压实各项民生资金和项目管理责任。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有效指导、监督全市政府购买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强化对施工、监理及第三方审价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三)进一步优化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强对国有资金的统筹合理规划,规范大额资金存放管理,实现国有资金效益最大化。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运行监管,避免资产租赁收益流失,堵塞经营管理漏洞,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履责意识,强化资源环境监管执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

本报告反映的是此次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市审计局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依纪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下一步,市政府将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清单》等方式督促各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落实,市政府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为推动临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