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建议宣传品管理亟待规范 |
|
近期,临海市审计局在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宣传品(主要指:用于宣传为目的,发放给特别目标人群的,且单价相对较低、数量较多的小礼品等)的管理尚未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导致出现采购自主权较大,库存管理欠规范、发放较随意等诸多不合理情形。 一、采购规范缺失,宣传品“任性”购买。由于宣传品普遍单价不高,总价较低,存在化整为零经政采云网上超市直接购买,缺少一定的规范约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情况:一是采购决策较随意。宣传品采购由业务科室自行上报,大都未经集体决策程序。二是购买品种繁多,缺少统筹管理。经统计,市疾控中心近几年采购的宣传品类不少于124种,不同品牌规格的牙膏就有8种,并未进行统筹管理。三是采购价格区间较大。经统计,作为宣传用的礼品从几毛钱的购物袋到几元的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再到数十元的杯子、电子秤等,直至近三百元的电子血压计等。四是采购化整为零,频次较高。如毛巾采购了9次,单次采购数百条至一千余条,总价几千至一万余元不等。 二、库房管理混乱,物品长期积压。由于宣传品单价较低,未进行有效的规范登记。审计发现,市疾控中心的宣传品仓库货箱码放比较随意,出入库登记不够细致,导致某些物品登记库存出现负数,更有多种物品堆积3年未出库的情况。 三、日常监督不力,发放群体跑偏。审计发现,市疾控中心将电子血压计、保温杯等4种宣传品打包赠送给活动嘉宾等,并未按要求将电子血压计用于全市高血压患者的随访使用。 为此,审计建议:一要制度先行,尽快出台宣传品(含礼品)的采购决策,采购程序、出入库管理、宣传品发放对象的选择、发放的品种及数量等内容均需要尽快规范。二要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要统筹宣传品的采购与发放,避免重复采购、造成损失浪费,要仔细研判宣传目标和对象,提高宣传品发放带来的宣传成效。三要加强监督管理,由于宣传品单价普遍较低,容易被监管忽视。但宣传品的采购与管理同样有资金流、有决策权、有支配权,存在廉政风险,需强化日常监管。 (投资科)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