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21/2024-13083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1-12 | |
发布单位: | 市供销社 |
临海市供销社2023年工作总结 |
|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今年我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切实扛起改革大旗,展现改革担当,拉高标杆,自加压力,奋发有为,在党建引领、双线运行、产业融合、平台建设、实体化运作、规范管理等方面不断突破,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工作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三位一体”改革试点项目成功列入临海市2023年度非工业性投资项目库,争取到市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组建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临海市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市实施方案》;打造“田蜜供销·兴农有道”品牌,实施示范农田计划,探索农田全流程托管生产云模式,相关做法被学习强国、浙江新闻频道、浙江之声等媒体报道;建设“共富工坊”2.0,形成“工坊+农事中心”“工坊+强村公司”“工坊+大篷车”等“工坊+供销”模式,带动销售额超百万元,相关做法在农民日报、人民网、中华合作时报、学习强国、浙江日报、浙江之声等媒体刊登。 (一)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聚焦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基层党员的“必修课”,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充分运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等载体,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及各级重要会议精神,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筑牢信念信仰之基。目前,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12次、干部理论学习30次、支部学习28次。二是聚焦打造战斗堡垒。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党委直接领导、党支部具体实施、各级党组织书记为职责范围内第一责任人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先后出台《2023年供销系统党建工作要点》《高质量推进“双建争先 ”,聚力“四大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5个,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9次,确保责任层层到位、工作层层落实。三是聚焦典型示范引领。高质量打造“田蜜供销·兴农有道”品牌,实施示范农田计划,探索农田全流程托管生产云模式,通过借助无人机飞防、智能巡田等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对农作物的长势、病虫害等进行动态监测,为农户提供智能化、精准化服务,共组建“智库”76名,配套农业植保无人机50余台、测绘无人机2台、多光谱无人机1台,创建党员示范农田1.5万余亩,服务面积30万亩(次),服务农户约8.3万户,预计全年可减少农药化肥成本近120万元,亩产增收10%以上。 (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落实试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统一领导机构,组建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临海市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市实施方案》。整合配套政策资金支撑,结合相关政策,为打造服务三农的综合平台强化政策引领。在省财政扶持资金200万的基础上,财政配套200万扶持资金,拟出台《“三位一体”农合联在线推广应用奖励办法》,市财政额外配套100万/年,试行3年。二是推进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化应用,完成“浙农服”app应用开发,定制柑桔、茶叶、西兰花3个主导产业的应用升级,入驻会员1992个,整合农业农村部门“临海农事”板块纳入浙农服服务平台,上线生产、供销、信用、政策信息等四方面服务内容,支持在线交易,开发线上商城、采购供应等数字化板块,加快推广速度。三是加快服务中心建设。升级“三位一体”服务中心,目前中心已对外开展业务,服务中心新址建设已全面竣工。整合为农服务资源,打造成集政府部门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市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统筹15个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其他企事业单位进驻,对接18大类服务功能,提供50种具体服务内容,打造成为服务“三农”的综合平台。四是提升产业农合联服务能力。建设完成10家产业农合联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产业,提升柑桔科技园、“忘不了”柑桔分选中心基地、羊岩山茶园基地等农合联会员核心基地数字化改造水平,对接特色农产品入驻共富工坊直营店,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建设。 (三)全力提升为农服务,提升为农成效 一是推进“共富工坊”2.0版建设。统筹全市产业党建联建、基层供销社、农合联、涉农“共富工坊”等资源优势,以“工坊+供销”模式,率先打造“工坊直营店”,参与建成产业帮扶型共富工坊9家,农旅结合型共富工坊1家,共富直营店6家。全面承担全市涉农共富工坊农产品流通、产销对接、仓储物流、品牌推广等工作,有效对接企业、农村两端供需,截止11月底,共建成府城、上江、岭根草编等工坊直营店6家,销售总额超1000万元,预计全年可带动1200余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二是推进“供富大篷车”助农活动。统筹日用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资农技进村,建立服务线路5条,服务点20个,下乡配送生活日用品800多万,农资2000多万,协助收购销售农产品5000多万。有效整合产、销、送各方面资源,开通“田蜜供销”助农小程序,多维度分类“供富大篷车”服务体系,配套搭载金融特色“B2b”商圈,共上线农(副)产品百余种,接入合作平台6家,开设杨梅、蓝莓、茶叶等直播、团购活动百余次,促成销售订单1.1万笔,线上增收超600万元,组织参加供富优质农产品展6场,对接商超、电商、供应链公司十余家。三是推进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产销对接,组织农合联成员参加12月举办的2023浙江农业博览会,协助“好食来临”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举办,同步开展2023网上农博会活动,现已开展农博会参展前期筹备工作,预计今年将组织17家临海企业及合作社参展。四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做好产业农合联星级建设,推送柑桔产业农合联、小水果产业农合联参选十佳产业农合联即四星级产业农合联,目前均已入围最终评选环节。持续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任务30万亩次。提升产业农合联服务能力,举办飞防、水稻、茶叶西兰花产业农合联等产业农合联服务能力提升活动,为农服务人次达10万。五是做好供销社基层组织赋能强基示范建设。选择永丰基层供销社开展示范建设,链接合作社与集体、产业与农民,联营共享特色资产、资源,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壮大产业链,持续放大“共富效应”,突出永丰镇小水果产业品种之多、品质之好、产量之大的特色,借助1500平米的永丰鲜果交易市场及600多立方的冷库,发展共享市场,深耕共享品牌,推动共享冷库服务,创建“中国特色休闲小水果之乡”的品牌。 (四)稳固筑牢安全防线,推进综治维稳 一是规范资产管理工作。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对下桥市场等社属企业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统一审核、分户核算”的管理机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委托中介机构开展4家社属企业的内审工作和工程项目的结算审计;加强资产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尤溪长健康养老院住房安全隐患,出台维修方案,确保群众住房安全。二是深化安全生产工作。先后开展3次消防应急综合演练,在烟花仓库附近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并通过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消防讲座、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三是保障信访维稳工作。认真接待来访,深入调查,妥善处理,按时报结。对重点人员在重点时间段中专人抓落实,平时随时把握动态。先后接到信访局转来的信访件来信1封,到市社来访的人员21批次及95人次,主动信访局走访对接4次,成功处置2起信访案件。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