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LH331082-043/2023-13345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7-28
发布单位: 市人力社保局
临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 日期:2024-01-12 10:44
  • 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 浏览次数: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一)稳步推进就业创业。严格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不断优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稳定岗位,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强保障。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239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38.8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41人,完成任务数的66.96%;扶持创业302人,完成任务数的45.76%一是突出做好就业帮扶。累计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333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435人,失业人员2900人,帮扶率100%,落实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156人,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274.49万元。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62家,见习人员备案443人,发放见习补贴166.98万元,高校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就业享受就业补贴625385.65万元。二是持续做好用工保障。试点弹性临时调剂共享关系,建立大田街道、汛桥镇等市内企业用工共享通道,并初步与丽水市缙云县达成季节性用工人员跨区域调剂合作协议。共举办集市日招聘会7场次,公益性综合招聘会12场次,大型综合招聘会3场次,赴省内外参加高校毕业生招聘会13场,提供就业岗位8197个,达成就业意向3653人。三是全力做好创业扶持。积极落实全周期全要素创业帮扶,面向社会多渠道收集创保贷申请意向书。出具创保贷证明34份,认定金额1760万。其中一类贷款证明29人(高校毕业生17人、退役士兵12人)、二类贷款证明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618.65万元。开展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2个场,培训人数73人;乡村振兴活动培训1场。

(二)筑牢民生保障底线。落实允许灵活就业人员自主选择就业地或户籍地参保政策,积极引导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扎实推进参保服务、宣传扩面和基金安全工作。截至5月底全市养老保险参保814793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12513人。社保经办内控管理标准化建设成功申报2023年度社保就业服务省级优化提升项目。一是暖心窗口、贴心服务。开展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主题活动,畅通企业咨询渠道,建立8个企业参保交流钉钉群,吸纳企业人事、财务专员5500多人,日均线上回复政策、参保等信息200多条,1-6月,共登记新参保企业3466家,其中通过社保窗口新增参保登记285家,通过企业开办一件事落地平台新登记企业3181家。二是努力宣传、全力扩面。统筹谋划、精心部署社保走基层 政策零距离专项行动,不遗余力推动社保扩面。共开展送政策进乡村、政策入企专场活动16次,企业集中培训2场,摆摊设点集中宣传24场,发放各类宣传品2万份。截至6月底,共征缴城乡居保参保人员8.5万人次3700多万元;办理到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确认业务3681笔。三是严守底线、严防隐患。对照《基金运行状况指标表》《风险管控状况指标表》开展社保基金安全评估自评,扎实开展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短期参保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核查,全面整理社保待遇超期、超发、多地、多次、多重等5类违规情况,协同税务部门清查2022年度城乡居保未缴费数据3372四是严把政策,保障有力。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积极参与全市各类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征地协调会15场次,妥善处理被征地农民相关社保问题。截至6月底,完成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20人次。严格档案审查,共办理新增待遇资格确认3681人次,其中被征地待遇资格确认1333人次;积极落实待遇政策,共发放各险种待遇金额约31.93亿元,惠及全市32.86万参保人员,有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福祉,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三)扎实推进人才招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强市工作部署,不遗余力打好人才招引组合拳、挖深人才资源蓄水池,推动形成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态,构筑引才聚才新高地。上半年,人才工作整体排名台州市第一。一是构建广纳贤才、近悦远来的招才格局。先后在上海、广州、武汉等一线城市设立引才工作站,筹办第五届梦享古城 智创未来国际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以才荐才、以赛引才,吸引创业创新项目集聚临海。目前我市新引进青年博士2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0%;落地500精英创业企业5家,完成任务数(9家)的55%;申报首批创业创新人才40人,人才申报数量和质量均为历年最好。二是开辟鸿雁南飞、好事来临的引智路径。主动对接兰州大学、天津大学开展引才来临专项活动,先后与17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截至20236月,赴外招聘引才17场次,举办人才市场专场招聘会7场次,邀请10所高校师生考察、交流、实习等8批次220多人,新引进大学生6998人,完成年度任务的41.11%,台州市排名第2,其中青年大学生3572人;9家博士后工作站已经进站9人,超额完成考核数(8人)。三是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坚持常态化实地走访企业,深化无形认证、政策找人模式,免打扰精准兑现人才待遇。7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入驻台州市“500精英计划创业创新园。1-5月,审核发放大学生安家补贴、租房补贴1300人次共计770万,排名台州前列;发放企业新培养或新引进副高以上专业职称人员薪酬补助478万,为台州市仅有的政策;台州人才码申请人数近2万人,排名台州第二。

(四)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2023年度浙派工匠民生实事,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抓手,促进深化现代医药、汽车机械、时尚休闲等主导产业技能人才培育提质增量,开展技能培训20768人次,新培养技能人才9079人,高技能人才3033人,新培养人数均居台州市第一。弘扬工匠精神,举办各类技能竞赛5场次,通过以赛促练,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之路。6月,我市3位选手在全省第二届技能大赛中获得111铜,摘得台州市唯一一块金牌。系统推进“1255工程立足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民办职业教育特色,总投资350多万元新建临海市技能体验中心,主场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预计7月中下旬投入使用。动员组织全市300多家规上企业参加两个指引(《台州市技术工人发展通道设置指引》《台州市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推广,开展用工体检198家次,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362人,工作进度均超时间进度。

(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推进欠薪治源专项行动,累计处置窗口投诉156件、12345投诉491件、110联动571件,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案件433件、省安薪码欠薪线索平台案件240件,涉及3883人、4232.73万元,欠薪线索案件办结率100%。上半年,我市安薪指数93.46,欠薪发生率为0.3%,与上年基本持平,无省、市督办涉劳资纠纷案件,未发生重大影响社会稳定事件。一是强化源头治理。先后联合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共走访工程建筑项目230家,约谈督促27家,目前我市登记在建500万以上建筑领域项目共195家,其中20235月份以后开工8家,除新开工项目外,均落实工资专户、工资保证金、维权告示牌等6项制度。二是深化联合惩戒。始终保持对恶意欠薪问题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下达行政处罚1件、行政处理2件;移送公安并立案2件;列入失信联合惩戒8件。台州市首批向住建部门函告行政处罚企业6家,由建筑主管部门扣除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平台企业信用分6分。三是调处劳动争议。1-6月共立案400件,立案受理案件涉及劳动者人数535人。其中社会保险153件(工伤赔偿150件),劳动报酬110件,确认劳动关系32件。当期审结案件381件,涉案经济标的1766.4万元,调解251件,裁决84件,仲裁结案率95.7%,结案率暂列台州市第一,调解成功率为83.9%四是维护信访稳定。统一政务投诉咨询举报平台签收案件1183件,较去年同期降低4.98%;办理信访件1089件,同比降低11.32%。其中来访11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20%;网上事项328件,较去年同期增加3.47%12345热线来电件740件,同比降低17.96%;已办理完成的信访件中,初件占982件,重件83件。

二、亮点工作

1.推进一县一品试点,开发船员维权二维码,预计7月底能开发完成,计划在8月份启用首批船员维权二维码。引入专业的工作人员担任船员维权服务特邀调解员,与市社会治理中心、台州市海事局、市人力社保局、海事法院四方共同参与维权调解工作,保障船员劳有所得。

2.深化社银联动,6府城·老邻舍老年食堂社会保障卡刷卡交易笔数10.66万单,占总消费笔数的36.67%,累计消费金额140.25万元,占总消费金额的29%

3.建成东塍、东部(杜桥)2家零工市场,针对零散、大龄劳动力提供岗位供求、快招即结、技能提升等全链条就业服务。找活”“找人信息快速发布、及时匹配,劳务双方现场洽谈、当日到岗,特别是引入电子合同和劳动仲裁服务,撑起劳动权益保障伞,工资待遇当天结算、劳务纠纷不过三天,共指导签订劳动合同150多份,快速解决工资纠纷2起、工伤案件1起,得到群众一致认可。探索边培训边工作就业模式。面向市场用工需求,将外来清闲务工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作为帮扶重点对象,针对性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从技能学习技能就业的无缝衔接。先后开设网络创业、母婴护理、电子元件等12类实训课程,举办月嫂、焊接、种植等用工培训9场次,提升技能300多人,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成功效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就业工作压力依然很大。从今年招聘情况看,企业用工需求量下降,招聘展位报不满,部分以往抢人的企业都表示不要人,甚至要裁人,各类因素叠加情况下,部分行业失业风险加大。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增长,岗位增长空间较窄,导致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就业创业培训等指标任务仍然较重。例如今年新增城镇人口就业工作进度(38.81%)与时间进度(50%)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新生代劳动力择业观、就业观变化较大,青睐有弹性空间”“体面干净岗位,不愿意、不适应到体力劳动或是约束较大的车间工作,企业招不到能够吃苦耐劳的合适的员工情况依然存在。

二是社保体系还需继续完善。受经济形势、人口老龄化、待遇水平刚性增长、降低社保费率等因素影响,社保基金收入增长乏力,部分群众表现出不愿参保、不愿缴费的情绪,5月份参保数相较于上年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下降2000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下降近5300人。预计到202312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将达到81.8万人左右,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2万人左右,与年度任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38965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23447人)要求还有差距。

三是创业创新项目投产较少。由于项目招引大多依靠第三方引才工作站,推荐项目整体质量不高,加之政策兑现速度较慢、市场需求变化较快等问题,导致部分引进的创业创新项目难以真正落地投产。10年来,临海“500精英创业创新项目上规企业仅1家,2022年评审27家,落地仅10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继续把稳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紧紧扭住就业政策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带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公共就业服务等不放松,特别是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实施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每月至少举办一场青春助航 就创未来综合性招聘会;逐个电话联系,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对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人员,落实上门“513”服务措施确保就业大局总体平稳。

二是加快人才高地建设办好第五届梦享古城 智创未来国际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主动走出去寻找、洽谈适合临海产业的“500精英创业创新项目,与黑龙江大学等更多高校建立硕士博士协同培养合作关系摆脱项目招引第三方依赖,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数7以上,挖掘“500精英计划人才创业企业8家以上。加快政策资金兑现,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全力支持创业创新项目落地投产,力争今年投产上规2家以上。

三是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取得实效。借势借力临海民办职业教育,建成1个技能小镇(乡镇)、2个技能型社区、5个技能乡村、5个技能型校园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1255工程继续推广《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设置指引》《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推动50%的规上企业实现技能与薪酬挂钩。深化工匠领航,鼓励镇街、院校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实施市级大赛项目10个以上,争取推荐更多的合格人员入选45星技工,营造全社会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四是多层次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推进全民参保引导目标对象和城乡居民主动参保,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38965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23447人。不断优化工伤保险经办和社保基金管理,规范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用工。抓好对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跟踪及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使用。重点做好社保服务提质,建设社保24小时智能化自助服务专区,拓展群众办事空间、延长办事时间,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五是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突出抓好根治欠薪,坚持标本兼治,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加强劳动关系领域涉稳问题专项治理,着力完善劳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压实责任分工,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欠薪隐患排查,严厉惩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

六是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优化调整内部审批流程精简审批层级,助力办事群众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全面开展局长走流程”“帮办行动,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