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26/2023-13154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3-08-18 | ||
发布单位: | 临海市交通运输局 |
路景相融 路产融合 推动农村畅路奔富 |
|
“四好农村路”建设是临海打造共富高地十大标志性工程的关键一环。 围绕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农村居民出行运输难等问题,临海市将“四好农村路”与“乡贤”“文化”等元素创新融合,充分串联分散资源,实现路景相融、路产融合。临海力争打造“四好农村路”示范样板,持续改善农村公路条件,便利农村群众出行,增进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不断注入新活力。 截至2022年底,临海市境内有农村公路962条共计2023公里,其中县道45条482公里,乡道77条432公里,村道840条1109公里,居台州市第一,实现了临海农村公路“有钱建”“有章管”“有人养”“有效用”。2022年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入选“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 一是完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强化顶层设计,做好谋篇布局。近年来,临海陆续出台《临海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高规格召开全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大会,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指导、镇街负责、村居配合”的“共管共养共享”机制,形成“大站带小站”新模式。同时创新建设资金筹集渠道,搭建乡贤干事创业平台,以项目认领、资金认筹等方式,凝聚乡贤力量,首创“收益项目+公益项目”打包融资模式,以共富视角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抓住农村公路三年提质行动契机,临海开展农村公路新改建、低等级公路提升改造、路面维修等工程,破解偏远群众出行问题。2018年来,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71公里,路面维修845公里;推进公交“一票制”改革,每年投入6900万元用于公交补贴,其中3000万元用于“公交一票制”改革补贴,实现票价整体下降34%;建成农村公路物流网点451个、乡镇运输服务站12个,基本形成覆盖市、镇、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新增港湾式停靠站511个,累计投入新能源客车309辆,保障了城乡居民“行有所乘”基本需求,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近1300个100人以上自然村的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得到解决。
二是加大全域旅游结合力度。在临海,“四好农村路”与全域旅游建设充分结合,近三年全市178家市级农家乐成功落地,台州府城—紫阳街—尤溪江南大峡谷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台州府城创国家5A级景区工程,临海配套建成旅游集散中心,配置游1、游2等游客观光专用旅游巴士以及211、218等途经核心景区的城市公交,近年来台州府城游客总量实现逐年攀升;此外,结合张米线、叶下线等农村公路,当地成功举办“柴古唐斯”越野赛、浙江省安基山国际滑翔伞邀请赛等多场赛事,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景美路亦美。以“省钱建美丽公路,用心比用钱更重要”为核心观念,围绕“洁齐平绿”四字目标,融合乡村文化品牌提升等系列措施,临海打造极简美丽乡村路,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精细化”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自然风景走廊、科创产业走廊、生态富民走廊等美丽经济交通走廊584公里, 乡道溪胜线获评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及特色精品道路,成为省级“双精品”之路。 三是助力农产品亮出特色。临海将美丽乡村路建设与当地产业相结合,开展“共富工坊”等农村民心工程,提高农业园区、旅游点位等交通枢纽与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推动产业集中连片高质量发展,亮出水库胖头鱼、白对虾、西兰花等6张国字号金名片,打造柑橘、杨梅、茶叶等一批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2022年,共启动建设“共富工坊”超30个,在淘宝、天猫、京东平台上有农产品活跃网店20多家,带动从业人员超3.8万人。涌泉柑橘依托兰前线、涌东线等农村公路,现实现日平均运输量5000吨,年产值达30亿元,助力沿线4.5万名村民平均年收入增至约5万元。
四是全方位加强安全监管。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公路的安全监管需要全方位从始至终,在临海,公路工程监管,坚持按“七公开”制度和品质工程要求落实管理,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百分百。在智慧监管上,依托临海市数智公路平台微信小程序,在全省首次引入“工程巡查”“工程巡查记录”两大模块,通过动态打卡、实时定位、轨迹查询等方式,动态监管承包方和监理方,实现项目人员考勤率100%;在日常监管上,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开展“部门+镇+村”联合管控行动,由网格员分块负责监管,并联合交通、交警等执法部门对超限超载和抛洒滴漏等行为开展常态联合执法,公路违法行为大幅度下降。此外,临海创立桥隧管理养护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隧道机电运维市场化管理,构建“146”管理体系(即依托1个智能管控平台,结合智控收发平台、人机结合监控、标化作业程序、远程调控协同4个管理手段,全面覆盖土建、配电、照明、通风、消防、监控6大机电系统),实现应急响应速度提升50%以上,并通过“1+N”模式,带动天台、三门等其他县(市、区)实现隧道三化管养;同时实行桥梁养护规范化管理,临海在全省首推“特桥特养”桥梁养护新模式,遵循“一桥一策”原则,通过桥梁健康监测等管理系统,实现桥梁巡检养一体化,目前全市481座桥梁已纳入养护范围,其中灵江二桥等7座特殊结构桥梁已实施长周期专属养护“套餐”。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