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09号提案答复的函 |
|
周礼超、王军、林东东、张文娟等4位委员: 你们在临海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提案》(第109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1]47号)、浙江省《关于2022年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收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作用,倡导提高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提高小农户农业保险投保率,实现愿保尽保。针对我市种植规模小、种植分散的小微农业经营主体,结合我市农产品经营现状,2022年经临海市政府批准,新增实施三个新型险种,分别为农业雇主责任保险、小微农业经营主体种植业保险及桃综合保险。 2023年1月4日,临海市农险办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临农险1号)文件中列明,参照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目录,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确定我市可参保品种为:水稻、油菜、大小麦、设施大棚、大棚蔬菜、生猪、能繁母猪、鸡、鸭、公益林火灾、葡萄种植、柑橘树种植、水稻完全成本保额补充保险、杨梅采摘期降雨气象指数保险、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西兰花价格指数保险、柑橘综合保险、农业雇主责任保险、小微农业经营主体种植业保险及桃综合保险。同时农业设施保险包括大棚、农业机械保险,员工生产安全保险包括农业雇主责任保险及各家保险公司的人身意外险均可投保。 近5年来,我市根据农业发展现状,不断开发地方特色险种,保险形式也创新多样化,例如针对临海“四大金名片”开办的四个险种,根据其风险特征,保险责任分别涵盖了低温、降雨、高温、价格等因素,其中柑橘综合保险和桃综合保险还根据种植风险,设计了多个保险责任,由种植户自由选择组合模式,水稻种植保险也拓展了全成本保额补充保险,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保险覆盖面。 一是政策性保险遵循普惠性原则,险种开发时均进行多次实地调研。茶叶保险险种开发时,由省气候中心专家到我市调研,根据调研数据进行产品设计,当时提到乌牛早等早熟品种,因在我市种植面积小且历史种植数据短缺,不适合险种开发,故而只选择了种植面积较大的中晚熟品种作为保险标的。 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象适用一定规模面积,较多农户参与具备可推广的临海特色产业。2022年,我们针对临海实际种植情况,集中选取了相对具有代表性的粮食作物、蔬菜园艺作物、水果及果树类产品,列入小微农业经营主体种植业保险中进行开发,并已于12月3日取得临海市政府批复同意开办。 三是从临海市财政补贴保费情况来看,近十年来,平均每年增幅超30%,主要集中在水稻、生猪等保障保供产品保险需求的前提下,我市其他地方特色险种根据产业体量大小顺序逐年稳步推进。我们将提出方案向职能部门申请提高地方财政补贴比例,降低农户自交保费比例。 四是浙农险平台已基本实现数字化服务。农业农村局一直倡导参保农户在保险时实现网络化,主承保机构主动帮助辅导,根据保险流程,已简化公示流程,无需线下填表即可完成赔付业务。保险公司在承保理赔过程中也融入了多元化查勘工具,例如卫星定位测图、无人机查勘、远程线上查勘等。由保险公司、镇街、村级等通过线下面对面方式结合短信、微信、公众号、网络等线上方式,多渠道、多层面,广泛开展农业保险产品、财政扶持政策等宣传,引导农户增强保险意识、提高参与度。 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完善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础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争取形成农民群众得实惠、乡村产业有保障、财政补贴有效率、保险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同时要求保险机构提高农业保险政策、保险条款的可读性、易读性,做好保险条款及方案解释告知,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知晓度。 感谢你们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潘君辉联系电话:85389216 邮 编:317000 临海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5日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