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街道信息公开 > 国有企业信息公开 > 临海市社发集团 > 组织机构 > 单位简介
索引号: LH331082-092/2023-13075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6-28
发布单位: 临海市社发集团
临海市社发集团基本情况
  • 日期:2023-06-28 10:17
  • 来源:临海市社发集团
  • 浏览次数:

临海市社会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市社发集团)是临海市政府直属一级国有企业,由临海市城投集团、临海市文旅集团、临海市大数据公司、等企业于2022年3月合并组建,注册资本金5亿元,是一家集基建、教育、卫生、康养、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智慧城市等社会事业领域建设、投资、运营、管理及相关产业开发的综合性集团。

集团以“全面推动社会发展、全力增强民生福祉”为宗旨,以“实体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为导向,以“文化旅游、惠民教育、幸福康养、生态环境、公共事业、智慧城市”六大板块推动临海社会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培育区域一流的社会事业经营服务平台,打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国企先行示范标杆。

一、企业融资情况

社发集团坚持以提升造血功能和盈利能力为目标,加快资产整合,争取优质资产注入,力争推进融资提速、资质升级,打造融资“强引擎”。目前,集团总资产约225.7亿元,净资产约124亿元,信用评级为AA。下设8个部室,下属21家子公司。目前,集团班子领导共11人,现有员工330人。2022年计划新增项目贷款授信24亿元;新增流动资金贷款授信5亿元;通过江南香年溪项目、括苍山云境等项目发行乡村振兴公司债6-8亿元;通过台州府城景区扩容提升项目申报政府专项债金额4亿元;积极申报新一期的公司债8-10亿元,同时将进一步探索中票、PPN等非金融企业融资工具,不断优化集团资金结构,推动集团多元化融资。

二、集团发展战略

社发集团组建后,将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目标和重大决策,积极参与全市重大社会事业项目的投建和运营,发展社会和民生事业,建设历史名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确保社会事业领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任务,承担更大社会责任,建设共富高地等三大使命。努力为我市建设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做出社发贡献!

1630发展战略:

“1”是一个目标,争取2年内实现集团资产规模突破2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以上,信用评级达到AA+,成为省内一流的社会事业经营服务平台。

“6”是以“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驱动,着力打造“文化旅游、惠民教育、幸福康养、生态环境、公共事业、智慧城市”6大产业板块。

“30”是围绕民生事业、文化旅游和经营发展三大领域,抓好各领域10大标志性工程。

三、六大产业板块

(一)文化旅游板块。紧扣一心两翼布局,聚焦“山、海、城”三大板块,坚持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城”的核心是台州府城和灵湖—佩弦湖,紧紧围绕台州府城5A创建,以历史名城十大标志性项目为核心,实施“古城复兴”计划,系统推进夜府城、夜灵湖等夜经济圈建设;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高标准打造灵湖—佩弦湖城市绿心。“山”就是括苍山、安基山、羊岩山,要加快推进江南香年溪、括苍云境等项目,打造中国户外运动胜地和最佳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样板地。“海”就是围绕桃渚古城、桃江十三渚、白沙湾海滨度假区和东矶列岛海岛公园项目,打造中国最美田园风光和浙东南最佳海洋海滨旅游目的地。同时,围绕旅游吃住行游,推进高端酒店、旅游综合体、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惠民教育板块。创新传统教育办学模式,重点围绕“学前教育、幼儿托育、校外托管”等,采用“企建民营公管”模式,构建普惠型教育产业链,满足广大适龄幼儿的入托、入园需求,进一步提升我市学前教育公办率。推进临海职教城建设,探索国际化、职业化、未来化模式,争取国际教育项目合作,推行“3+2”中专升大专,打造集职业教育、实训认证、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产城融合于一体的职教产业园。

(三)幸福康养板块。深化与台州医院合作,探索临海本级医疗机构公司化运营模式。新设立医疗产业公司,加快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和耗材的统一采购配送业务,拓展形成产业链,壮大现金流;筹备推进老年食堂项目,在古城和大洋街道6个选址中开展试点,建设运营“社区食堂”;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充分利用主城区优质的医护资源,打造中高端的康养新业态。

(四)生态环境板块。结合建筑垃圾消纳、管网疏通等业务,加快整合临城环境卫生服务公司,积极承接保洁工作、垃圾分类运输工作,开展环卫一体化服务。探索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统筹选址建设大型垃圾分拣处置中心,满足主城区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园林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目标。

(五)公共事业板块。充分发挥上海临海国际科创中心和臻城创业园“两园一飞地”的招商引智作用,带动高端人才引进,高端产业落户;以“黄岩大环物业”为标杆,打响服务品牌,做大做强物业管理业务;加快中央山公墓建设,完善园区配套,打造陵园服务标准化体系,以“1+N”体系推进公墓建设服务管理;积极与临海市供销社、浙农茂阳农产品配送公司合作,以教育卫生为重点,推进食品配送业务,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餐饮服务;同时充分挖掘体育经营业务,将现有体育馆所打造成集文体娱乐、体育用品销售、健身休闲为一体大型体育运动中心;加快对接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整合全市劳务外包、派遣、保安等业务,有效拉动GDP相关指标,以优质服务,抢占市场份额,壮大现金流。

(六)智慧城市板块。依托大数据公司和市民卡公司,做好现有智慧停车、智慧旅游、公用出行、市民卡服务等智慧民生项目,积极承接市政府授权的数字化项目,探索智慧医疗、智慧康养、智慧果农等业务,据经营权以及5G网络建设参与机会,着力提升智慧城市业务水平和效益,致力于打造中小城市数字化改革的先行样板。

四、三大领域标志性工程

紧紧围绕三大使命和三大领域,积极谋划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扎实推动历史名城、共富高地建设。一是抓好社会事业领域项目推进。坚决抓紧扛牢我市教育、卫生、民政、体育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盯紧临海小学东校区、大洋三小、协成幼儿园等教育重点项目,充分谋划浙东职教城项目,推动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全面发展;加快推进中央山公墓等项目建设,以高质量的民生工程,补齐民生事业短板。二是抓好文化旅游领域品质提升。坚持以台州府城创建5A为首要任务。全力冲刺决胜5A创建工作,深度谋划5A创建后台州府城发展,抓好历史名城打造标志性工程,推进府城记忆、道宗溯源、巾山诗韵、古建匠心、名厨寻味等5个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大力贯彻“全境景区、全域旅游”理念,全面谋划推进乡村振兴项目,以绣花功夫打造一批乡村农旅“新坐标”。三是抓好经营发展领域产业升级。围绕六大产业板块自营项目谋划,对标先进标杆,持续深入调研,高水平运营临海国际科创中心(上海)、臻城创业园等项目运作,积极谋划推动电商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加快成立“公共事业、惠民教育、幸福康养”等产业公司,积极开展项目试点和合作运营,在探索中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全力推动社会事业产业化、资本化、市场化运作,走好实体化运作的“社发路径”。(三大领域十大标志性工程详见附件)

五、 “三年”活动推动工作落实到位

根据市委“两年活动”要求,结合社发集团实际,今年我们将开展“作风建设年、项目攻坚年、经营突破年”三年活动,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战姿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努力实现社发集团跨越发展良好开局。

一是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薪酬制度改革为推手,从4月起组织开展“五破五立”大调研、大走访、大讨论活动,每季度开展“六看六比”实绩大比拼和“破梗阻、除病灶”专项大整治行动,并将“争先指数、担当指数、辛苦指数”、比拼结果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评选“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标杆,进行大力宣传、重点提拔,惩戒部分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做到到奖惩分明、奖优罚劣,以“比担当、拼干劲、赛实绩、创一流”的作风,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是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深入落实全市“百日破百难”攻坚行动,制定“一个目标、一名领导、一张攻坚图、一套专班服务”的工作机制,盯紧三大领域标志性工程制定项目攻坚作战计划图,做到所有项目季度、月度目标上墙,挂图作战、对标亮灯,盯人盯事盯节点。每季度评“骏马”“蜗牛”项目,公布项目攻坚“红黑榜”,并在月底召开项目推进分析会议,通过“查进度、听汇报、领导评”的方式,重点围绕“难点堵点卡点”,实行组团攻坚,逐个研究销号,限期攻坚突破,确保所有项目按照节点顺利推进,全年完成7.5亿投资目标。同时调整工程项目补贴为季度项目攻坚考核奖,对完成项目投资、进度、安全、质量和履约等情况进行考核。

三是开展经营突破年活动。围绕集团六大板块,对标先进、锚定最优,持续深入推进“产业大调研、业务大拓展”活动,每季度开展产业谋划交流会,分析吃透政策方针,探索实践市场化运营模式。建立“一图两抓三提高”工作机制。细化、量化、具体化经营指标,形成一张比拼推进图;每周分析研判、半月会商破难、每月通报进度,抓住重点,抓好落实;定期召开碰头会和协调会,汇报进度、互比互看,取长补短,共同破难,全面提高经营效益、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公共事业发展等8家子公司成立运营,着力形成自身的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

办公地址:临海市河阳路总部经济商务区1201大厦
办公时间:夏令:8:00-11:30、14:30-17:30;冬令:8:00-11:30、14: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方式:0576-85950000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