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部门)
索引号: LH331082-014/2023-13063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 成文日期: 2023-06-20
发布单位: 市水利局
临海市水利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 日期:2023-06-20 20:07
  • 来源:市水利局
  • 浏览次数: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安委会、省水利厅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深刻吸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从根本上解决顽疾、防范事故,根据《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浙水监督〔2023〕9号)要求,决定在全市水利行业范围内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呈现多发频发态势,社会影响恶劣。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扎实抓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各地各单位要深刻汲取近期国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教训,突出问题导向,采取强有力措施,遏制水利安全生产事故。通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落实,全面防范化解水利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到2023年底,全面摸清有限空间底数,全面辨识、管控风险要素,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技能全面提升,隔阻盲目施救的安全防线不断巩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三、工作举措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以深化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为契机,将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各种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的整改落实作为重点,全面排查管控安全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水利行业有限空间管控的范围主要是,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中涉及的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聚焦洞、涵、坑、沟、槽、池、井、管、孔、箱、室、仓等场所。要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附件1)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八个必须”》(附件2),突出防范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坍塌等安全生产事故,切实消除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

四、工作安排

(一)部署发动阶段。各单位要结合当前工作实际,立足整治实效,强化可行性和操作性,制定本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时间、任务和相关工作要求,专题组织部署。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3年6月—10月)。各单位要对本辖区有限空间情况开展调查摸排,全面掌握有限空间底数,建立问题清单,对突出安全问题和重大隐患的整改实施跟踪督办、闭环管理。请各单位于7月25日前将各自项目有限空间情况汇总表(附件3),报市水利局建设中心。(联系人:毛亚萍,联系电话:85389951。)

(三)督查总结阶段(2023年11月—12月)。各单位要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全面督查,并与12月15日前提交相关工作的总结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安全责任。各单位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实责任,真抓实干,有效防范化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坚决防范有限空间事故发生。

(二)全面周密部署,狠抓措施落实。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制定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细化完善整治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工作目标、整治内容、工作措施及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落实有效整治措施,确保工作责任和要求落地落细,各类问题隐患闭环整改到位。

(三)坚持探索创新,提升本质安全。积极发挥数字化改革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重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加强监测预警技术应用,安装视频、传感等装置,构建感知网络,实施可视化、封闭化管理,实现智能研判、安全预警。

(四)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安全氛围。各单位要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活动等,利用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形式,广泛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科普宣传和事故警示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附件: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八个必须”

3.有限空间情况汇总表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示例)

附件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主要任务

具体内容

1

排查风险底数

1.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底数排查,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清单库,明确责任人。

2.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辨识、明确危险有害因素、安全管控措施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2

设置警示标识

制定规范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附件4),在醒目位置规范张贴。

3

健全安全制度规程

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

组织专项教育培训

1.各地对有限空间监管人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完成专项培训不少于1轮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2.开展警示教育,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

5

严格作业审批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6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作业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等作业规范。

1.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4.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5.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6.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7

落实应急救援措施要求

1.项目单位依法完成有限空间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及救援队伍建设,配齐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确保装备合格、有效;

2.定期组织开展专项应急救援演练,项目单位作业人员至少完成1次实战演练,熟练使用通风设施、呼吸器等装备。

3.至少组织1场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现场观摩会。

8

提升本质安全

1.推进隔离防护、工艺升级和机器换人,强化有限空间外围防护等设施标准化改造,对地面敞开的污水池等池边、临边’完成防护栏杆修筑;

2.对符合条件的地下封闭或半封闭的有限空间,完成“透气盖板”或上锁等物理隔离措施;

3.积极推进污水池“不积淤”“自动化清淤”“消除有害因素”等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应用安全可靠的先进设备设施,淘汰各类落后工艺设备,鼓励推广“机器人”进行管道、污水池等疏通清淤作业;

4.加强有毒气体报警装置规范设置,完善报警响应处置制度,落实安全可靠的应急措施。

附件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八个必须”

1.必须准确辨识并建立本单位有限空间台账。

2.必须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3.必须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

4.必须严格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和岗前5分钟应急救援推演。

5.必须在作业前进行风险评估和作业环境检测,作业过程保持实时监测和持续通风。

6.必须在作业前确定联络方式及信号,严格落实监护人员和措施。

7.必须在作业前落实装备检查,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8.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

附件3

重点有限空间情况汇总表

报送地区:

分布单位

地 址

有险空间类型

性 质

(1在建,2运行)

备注

联系人



















合计数量


备注:

(一)有限空间定义:需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缺一不可:1. 体积足够大,人能够完全进入;2. 进出口有限或者受到限制;3. 不是设计为长时间占用空间;4.有人员进入的可能和需求。

(二)有限空间类型选填:洞、涵、坑、沟、槽、池、井、管、孔、箱、室、仓等,不能囊括的特别说明。

附件4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示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

报警急救电话:110,120;   单位作业审批电话:***********。

注:各单位要结合风险辨识和实际情况,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参考示例)修改完善后设置于醒目位置。

附件:临海市水利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pdf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