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财政局(市国资办)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06号提案答复的函 |
|
民建临海市支部: 你们在临海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国企品质 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006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在优化党建引领、提升国企发展向心力方面。一是以全市国企优化整合提升为契机,全面实施“全企一体、双融共促”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陆续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全企一体、双融共促”工程推动临海市国有企业党建整体建强的实施办法》《临海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深入推进临海市国有企业党组织“二二一”规范化工作法,对市属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季度巡查,组织企业开展党建品牌创建申报,将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往深里“融”、往实里“融”。截至目前,市财政局党委共管理3家市属一级公司党委、27家国企党支部和490名党员;市属企业及下属子公司党组织应建尽建,59家本级及子公司全部完成“党建进章程”。二是持续深化清廉国企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到国企改革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制定市属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范化清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方案,建立清廉国企建设“5+N+1”评价指标,有效防范国企经营和廉洁风险。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清廉宣传和自查自纠,推进清廉工程建设、加强投融资管理、规范资产租赁行为、优化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国企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打造“清风临企”清廉国企文化品牌,市社发集团已培育成为“台州市清廉国企建设示范点”,“台州府城清廉文化观览线”已入选省纪检监察宣传工作清廉文化百年百品展。 二、在优化战略把控、提升国企发展影响力方面。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市属企业整合优化提升。202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临海市国有企业优化整合提升工作方案》,构建“1+3”市属企业运营架构,将市社发集团、市城发集团、市工投集团等市属一级公司打造成各重点领域建设、投融资和运营的市场化主体,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体量不断做强,持续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支撑力。2022年全市新增3家“AA+”信用等级国企,总数达到5家,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为对接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夯实基础。二是服务大局,扩大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保障的贡献度。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要求市属企业围绕服务全市重大战略、产业升级和民生保障,重点推进科创孵化、文化旅游、交通建设、帮农共富、助老养老、医疗服务等产业发展,提升国企战略功能。自市属企业整合后,市社发集团加快协成幼儿园、台州中学改建扩建工程、中央山公墓等民生项目建设;积极推动老年食堂、共富工坊、农产品和医药配送等业务开展,“府城·老邻舍”食堂惠及周边1万多位老人;共富工坊带动1万余名农户增收致富;下属混合所有制农产品配送公司服务全市7万余人。市城发集团大力推进351国道、104国道、余温公路、伏龙大桥、台州综保区启动区块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国庆一期项目和临海市湖东区块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顺利交付,2353户百姓喜迁新居。市工投集团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溪水库工程通过蓄水验收,方溪水库引水及配套水厂工程开工建设;打造“基地+基金”的工业地产业务,推动全市工业产业链全面升级,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已开展前期工作。各市属企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三、在化机制重塑、提升国企发展持续力方面。一是重塑考核评价体系。在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围绕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持续推进市场化经营,建立健全各项机制。2023年拟出台《临海市市属国有企业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建立以加强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满意度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在考核办法中着重加强企业经营质效、改革创新和功能任务等多维度内容考核,并与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协同实施,引导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实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二是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权力分立、相互制衡、科学决策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坚持党的领导,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落实国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深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向基层延伸拓展,全面落实具有人财物重大事项决策权的市属二三级子公司党支部(党总支)集体研究把关企业重大事项,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三是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市属企业按照“完善治理、突出主业、强化激励、提高效率”的要求,根据企业不同功能类别、规模大小、盈利能力等情况,“一企一策”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强化在发展战略、资质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和产业链整合效应。计划2023年全市混改企业达到20家以上。 四、在优化人才支撑,提升国企发展源动力方面。一是优化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修订《临海市国有企业机构编制及用工管理办法》,出台《临海市市属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管理意见(试行)》,在规范人事管理的基础上,采取“线上+线下+猎头”等多种形式积极招引人才,组织国有企业广泛利用人才网、校园招聘网等平台发布招聘公告,畅通人才引进渠道,为国企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2023年3月市委组织部会同市财政局(国资办)组织公开招聘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人员2名,其中副总经理1名,高级经理人1名;2023年以来共引进职业经理人4名,后续计划针对不同领域,面向社会引进特殊岗位人才。二是全面推行市属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每位经理层成员的“一岗一责”和“一人一书”,严格按约定实施考核、聘任解聘、兑现薪酬,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同时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目前已有46家企业61名经营管理人员签订契约化协议。三是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薪酬差异化政策导向,指导企业加快构建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绩效贡献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破除平均主义,并在国企竞争类子公司中率先试行薪酬体制市场化改革。 五、在优化创新牵引,提升国企发展竞争力方面。一是着眼产业带动协同,围绕服务重大战略推进国资布局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市属企业加强与央企、省属国企的产业合作、资本合作,共同培育发展经营性业务板块。如市城发集团和省交工集团共同投资、建设、运营头门港交通装配式构件产业基地以及沥青型新材料基地,双方合作拓展经营业务、抢占市场先机、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需求。二是着力打造科创园区,围绕我市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剂(医疗器械)四大产业,锚定重点产业链,加快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铜盘山芯谷、钓鱼亭智能制造产业园、江南医谷等产业园建设,推进台州湾e车谷数字科技产业园等“基金+基地”项目落地。三是产业基金赋能,提升国企发展能级。发挥产业基金在产业培育、优化升级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相互融合,互促共赢。市工投集团着力打造“基金+投资+招商+产业”四位一体机制,搭建资本集聚平台,通过府城基金巷、战新产业服务中心,吸引国内各类基金、优质项目落地我市,同时积极探索产业招商基金、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科创天使基金等基金招大引强新模式。2023年,市工投集团计划新增母基金1支、各类子基金5支以上,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感谢你们对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临海市财政局 联系人:李振华 联系电话:0576-85322893 邮 编:317000 临海市财政局 2023年5月31日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