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71/2023-1297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5-22 | |
发布单位: | 杜桥镇 |
杜桥镇2022年度工作总结 |
|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打造“杜桥城”,统筹打好疫情防控和稳进提质组合拳,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同比增长5.1%;税收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万元。获评临海市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双优秀”,获得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台州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先进集体、临海市实干创新、突破跨越先进集体、临海市武装“双争”活动成绩突出单位等荣誉。 (一)发展动能稳步增强。全年实现工业产值411.8亿元,其中镇本级127.2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规上产值328.1亿元,其中镇本级58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实现外贸出口93.5亿元,其中镇本级8.4亿元,同比增长17.5%。助企纾困精准有力,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为抓手,精准对接服务亿元以上企业21家,累计减负2.5亿元,确保上级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主体培育提质增效,新增规上企业10家,小微企业1070家,完成“个转企”46家,联盛化学成功上市。行业整治持续开展,新增环评审批企业153家,环保“三同时”验收32家。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国家级、省级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103家,完成“零地技改”项目7个,同比增长17%。招才引智不断发力,省、台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增至10个,商贸服务业提速发展。全年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5.8亿元,其中限上零售业销售额、限上社会消费品销售额等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22%。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1家。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7个。金融服务实体力度持续增强,商业银行数量增至15家,年末存贷款规模达458.6亿元。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增产保供扎实有力,全年完成粮食播种4.4万亩,总产量超2万吨,超额完成市定任务。“非粮化”整治稳步推进,调整补划粮食生产功能区1.3万亩,整治优化耕地222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007亩。农业“双强”全面落实,总结推广水稻——西兰花轮作模式,示范种植1.8万亩,面积接近全市一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0%,西兰花产业全程机械化项目被列为省农业“双强”“一县一策”试点。省西兰花新品种大会连续四届在我镇召开。 (二)城镇品质不断提升。牢牢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不断掀起“两年·双百”攻坚新热潮,全年共排定市、镇重点项目90个,其中实施类项目59个,前期类项目31个,完成项目投资15亿元。城镇空间不断优化。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联动推进凤凰山区块等城市设计专项规划,新编、修编重点区块控制性详规7个。城市更新不断提速。中国·杜桥眼镜城正式开业;龙浦湖公园(一期)建成投用;城市商贸综合体宝龙(杜桥)广场AB区块通过分户验收,C区块主体基本建成;乡贤总部经济区、东部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即将供地。商住、旧改加速实施。杜南下卓旧村改造(彩虹一号)安置房顺利分房,金色学府临街商铺即将分配,小蟾洋旧村改造项目、杜东(桑一)(桑二)安置房项目加速实施,杜东岙里旧村改造项目顺利摘牌,前王村留地开发项目即将挂牌。杜前、良种、横楼等村旧村改造工作取得新进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重点交通项目顺利推进,杜桥火车站场(二期)站前广场、G351国道公路驿站建成投用,盈杜线(眼镜城段)白改黑、南溪村至南山村海防执勤道路工程竣工通车,C589知建一桥、二桥危桥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外环东路(三期)、外环西路(一期)、新兴路东延段加快建设,杨浦路、杜北路延伸工程即将开工。公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10千伏镜湖镜田联络工程和10千伏镜汾【fēn】双回工程建成投用,西湖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并网供水,溪口至小芝供水工程加快建设。农业服务大厅主体完工,农业养殖培训基地、综合服务站加快建设。加快布局“新基建”项目,新建5G基站160个,基本实现5G信号全覆盖。 (三)城乡面貌大幅改善。城市创建成果丰硕。围绕“五美”全面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投入6亿元,完成步行街、杜前公路立面改造、松山公园提升改造等49个项目建设,完成“两路两侧”台州市蹲点点位专项整治196个,“三线入地”23公里,道路亮化5.2公里,创成台州市唯一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三改一拆”强势推进,全年组织拆违行动451次,累计拆违15.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任务指标。“五水共治”碧水行动纵深推进,压紧压实“河长”责任,编制实施百里大河洪家断面水质提升方案,顺利推进百里大河西洋支河、市场横河(垦岙段)、西横直落河综合治理工程,全年完成河道清淤15万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扩面,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二期)、污水零直排(一期)(二期),提前贯通西堑至滨海路段污水主管线,加快建设(杜南大道)污水一级主管线等工程,全年新建各类管线1.9万米。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全域开展“三清三整三提升”行动,累计完成问题点位整改1.5万处,新潘村、南溪村被评为临海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优秀村。土地整治持续推进,全年完成园林地还耕830亩,“旱改水”60亩,建筑用地复垦220亩,储备补充耕地整改项目6个。垃圾分类加快推进,新增垃圾分类环保屋55处,实现建成区29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撤桶并点、两定四分”全覆盖。杜前公路至汾东段纳入镇域垃圾清运保洁一体化范围,垃圾清运处置进一步规范。 (四)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坚持把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领域,21项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杜桥中心菜场被评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共富建设成果初显。深化飞地抱团、片区组团、村社合作等模式,重点推进产业赋能式“共富工坊”建设,累计建成“共富工坊”21家,实现农民人均月增收约3000元。岙底陈等五村“飞地抱团”物业投资项目入选省级示范项目,每村新增年经营性收入28万元。南溪村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就业村名单。全镇百万村覆盖率达73%。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杜桥中学扩建、知溪小学迁建、大汾中学食宿楼项目建成投用,杜前幼儿园、龙南幼儿园建成开园,中心幼儿园山项分园扩建加快建设,川南分园扩建、川北分园改建、杜桥三小加快推进。推动实施新一轮三年乡贤教育奖励基金,奖励优秀师生共计405.8万元。文体事业持续繁荣。扎实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镇邻里中心建成投用,川南图书馆启动建设,星级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全年组织文化下乡活动25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医疗事业加快发展,市二医院扩建、章氏骨伤医院迁建项目提速推进。市二医院上榜全国首批千家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名单。健康养老持续推进,全年完成特殊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54户,杜桥敬老院即将投用。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年共发放低保善款145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46.7万元,临时救助159人。 (五)治理能力持续增强。迭代升级“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体系,探索实施“九办二中心一执法队”新架构,加速贯通“台州市基层智治中心”等应用场景,释放基层智治“乘数效应”。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疫政策优化后,全力抓好医疗救治和民生保供,成立220支村社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开设2个医疗问诊便捷站点,实现有序转段、平稳渡峰,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持续深化工矿商贸、渔业船舶、交通、食药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集中开展“消患系列”专项行动,全年消除出租房、“九小场所”等重点领域隐患5万余处,火灾事故发生数、消防成灾火警数同比下降45%、41%。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行动”,完成事故易发点位整治20个,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数、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2.2%、12.5%。坚决打赢除险保安攻坚战,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成功劝返涉缅重点人员18人,重拳整治黄赌乱点,“民转刑”、涉黄整治点位闭环销号,全年黄赌警情、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7%、35.3%。平安驿站(大汾站)建成投用。全面开展“积案清零”“积案清底”行动,积案化解率达100%,成功化解两级积案35件,越级上访人数大幅下降,信访生态彻底扭转。全面完成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各项任务。 (六)政府建设全面加强。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坚持依法行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扎实推进,成立杜桥镇行政执法队,承接市级125项新划转处罚事项,综合执法办事大厅建成投用。自觉接受镇人大和社会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提案27件,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强化公共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深化,东部便民服务中心完成创四星级提升改造,推进个人、企业和机关“一件事”集成办理,实现司法、交管、民政等17个部门窗口业务整体进驻,全年受理办件数超10万件。恪守清正廉洁。高标准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政府督查和审计监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坚定不移深化正风肃纪反腐。 此外,国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继续加强,工青妇、老龄、残疾人等工作不断推进,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时节如流,奋斗如歌。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打造“杜桥城”的要求,发展还存在短板弱项,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不快,创新发展动能较弱,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缓慢;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高,城乡统筹发展任务依然繁重;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供给与群众需求仍有差距;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生态建设短板仍需加快补齐;政府效能有待提高,干部专业能力还需加强,闭环抓落实尚有不足,正风肃纪任务艰巨等等,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