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LH331082-032/2023-13335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12-27
发布单位: 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半年度工作总结
  • 日期:2023-12-27 11:23
  • 来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
  • 浏览次数:

上半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九大行动”开局立新,突出城市有机更新、生活垃圾治理、渣土综合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等核心要素,久久为功、力求实效,努力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一)突出常态长效,构建城市管理新模式

聚焦“品质临海”建设目标,构建“责任网格化、改造精品化、管养市场化”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加快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一是市容管控更有力。充分发挥市城管委的高位协调和统筹指导作用,建立城市管理问题闭环督办机制、网格化制度等规范文件,运用“书面+实地”“月抽查+季普查”等方式,摸清各镇街现场管控情况,限期整改、持续提升,共下发现场管控成效通报5期,《督查交办单》《督查整改单》41份,有效解决机动车违停、农贸市场脏乱差等问题1100余个。二是顽疾整治更有力。开展“隐患大排查、顽疾大整治、设施大完善”行动,紧盯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绿化美化中的薄弱环节,深入推进排查治理。以“三张清单”压实责任,以“三个一”工作机制推动整改,确保行动看得见、落得实、显成效。共排查发现问题2233个,完成整改率达99.8%三是品质提升更有力。聚焦“民生服务”“环境美化”“智慧赋能”等工程,印发《2023年临海市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重点实施有机更新工程,“最美系列”、品质街区创建,基础设施新建改造等57个子项目,新改建口袋公园8个,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2处、“最美公园”2个;完成红线退让地治理12条,维修病害路面3000余处。

(二)突出谋深谋远,推动执法改革见实效

一是提升执法事项“放”的精准性。指导19个镇(街)完成60项行政检查事项认领,二季度赋权事项实施率达到29.05%。围绕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确定“人行道监管一件事”和“僵尸车监管一件事”主题,联合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扩展“职责清晰、力量集中、协作高效”多跨协同执法监管新领域。二是提升执法平台“联”的贯通性。发挥执法办牵头抓总作用,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打造流转线索处置“三全”模式,共接收流转网格事件399条,处置率达100%。加强线上协同能力,实现平台线索回应率、行政处罚赋码率、电子签章使用率、处罚决定书平台出件率均达100%。完成综合查一次计划编制,上半年检查户数1539次,减少企业干扰数787次,综合监管计划按期实施率达100%。三是提升执法机制“新”的主动性。牵头开展法治巡察、专项督察等执法监督工作,并创设卢俊、娄宛青等3家冠名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联络室,共提出整改意见10余条,执法监督整改采纳率100%。加强镇(街)与主管部门联合执法实效,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校外培训专项检查等联合执法活动,共检查357家、立案处罚14起,实现协查协办、联合会商响应率100%。四是提升执法队伍“融”的契合性。以镇(街)执法队党支部为载体,创新“党建+片区”工作模式,以一个中心党支部,辐射周边多个支部,实现党建和业务双责任、工作和队伍双融合。目前,已成立5个功能型联合党支部。

(三)突出提质提效,推进垃圾治理上台阶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防治两场攻坚战,坚决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一是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准度”健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率先推出易腐垃圾“公交式”直运路线,创新“以桶换桶”清运模式,易腐垃圾日均收处量提升166%;坚持示范引领,承办台州市工业企业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并作交流发言。二是加大建筑垃圾整治“力度 ”牵头开展建筑渣土处置领域专项治理全面推广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率先实现在建工程智能监控全覆盖建设市级渣土在线调剂平台,形成出土运输消纳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治理新模式。加大执法力度,立案145起,开出台州首张20万以上巨额罚单。推动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建设,牵头制定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场坪工程土方调运方案,新增渣土消纳能力300万方

(四)突出惠民利民,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全面助力营商环境升级一是“柔性管”点燃府城烟火气开放人民路商业外摆试点,增设网红打卡点和隔离花箱,亮化彩化行道树,加大环卫保洁力度,让干净靓丽多彩成为“夜经济”的出圈底色。借力浙江日报、台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美食线路,线上开展府城精绣 城事和合摄影大赛,变流量为量。二是“零次跑”跑出审批加速度。按照“全面覆盖、自愿委托、免费服务、全程代办”原则,全面推行城市管理领域11个涉企审批事项“跑零次”行动,累计服务企业81家,六小行业573户,满意度达到100%。牵头制定《临海市城区门头招牌设置导则》,四米以下小型门头招牌实行备案承诺制,有效缩短审批时长和审批环节,共受理备案183件。三是“审慎罚”体现执法有温度。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制度,严格依照清单实施轻微违法免予处罚,建立监管对象首次轻微违法容错机制,下发轻微违法承诺告知书430余份,自愿承诺率100%

突出整改整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不松劲

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理念,全力防风险、除隐患、补短板、强管控。一是城镇燃气治理常抓不懈。牵头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系列行动,累计检查用气场所3.9万余家,整改隐患2415个,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编制《自动切断装置推行安装导则》,共安装近1.1万户,提前燃气自闭阀省试点任务。二是道路安全除危治微。开展道路红线退让地攻坚行动,为16条主城区道路量身定制综合整治方案,聚焦路面起伏不平、人行道地砖沉降、排水不畅、窨井破损等问题,实施城市道路设施微改造。三是防台防汛下大气力。坚持“早安排、早预防、早落实”原则,对户外广告、园林、环卫设施等隐患排查清理。制定城区道路积水点管控“一点一策”方案。督促指导124个物业小区制定应急预案,落实“五有”机制。常态化开展“七门一缺口”全覆盖式城门封堵演练,全封演练镇宁门,扎实做好防汛排涝准备工作。

突出强基强体,推进队伍建设促发展

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锻造一支能执法、能服务、能攻坚的三能”综合执法铁军。一是深化党建工作。开展“青蓝讲堂”“循足迹、悟真理”红色研学、“同赏一轮月 共守一座城”党群联建等活动;举行“红心涌动 热血争锋”党建知识大赛,丰富党员活动形式。二是优化干部培训。“素质大提升、业务大比武、作风大体检”行动为抓手,制定执法队伍培训大纲,分类分批分期组织开展培训,确保学习教育常态化、广覆盖,开展办文办会、财经业务、法律知识、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垃圾分类、城市安全等方面培训15场,约2000人次参加。三是强化基层建设。积极创建“枫桥式”中队。持续推进中队规范化建设,在去年创建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升,组织开展两期行政执法队伍暨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提能力、转作风、促发展”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基层中队硬指标、软实力。古城中队获评“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