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LH331082-011/2023-13319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12-25
发布单位: 市气象局
临海市气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 日期:2023-12-25 15:54
  • 来源:市气象局
  • 浏览次数:

2023年,临海市气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及省市气象工作会议部署,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强化气象服务保障,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临海市气象局获2022年度临海市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临海市“清廉机关、模范机关”优秀单位。

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1.强化政治担当,落实“两个责任”。印发《中共临海市气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学习安排》,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中共临海市气象局党组班子和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023年任务安排清单》,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年内共召开党组会13次,班子会7次,组织生活会2次,民主生活会3次。配合省局党组第二巡察组完成对临海局党组的政治巡察,认真做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针对巡察组反馈的四方面27个问题,制定28项整改任务、58条整改举措,实施“台账式管理”、“销号制落实”,确保整改到位、取得实效。

2.开展主题教育,强化凝心铸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发挥党支部领学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机关学习夜等多形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干部职工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共召开专题会议2次,开展中心组学习4次,支部专题学习6次,赴括苍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浙东浙南部队会师纪念馆等学习2次,班子成员积极参加中国气象局、临海市委举办的主题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开展柑橘气象服务调研13次,生态、旅游等行业气象服务调研5次,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与河头镇宜塘一村结成帮扶对子,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建议,认真查摆问题短板弱项,帮助制定解决办法。

3.加强支部建设,厚植廉洁文化。深入推进“双建”机关和“五清”气象建设,今年3月获评临海市“清廉机关、模范机关”优秀单位。持续推进“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两树”行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年内确定党员发展对象1名,周邦敏同志事迹获评全省气象部门青年先进事迹案例。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开展“品悟家书红·廉润气象蓝”活动,撰写廉政、家风体会文章13篇,依托“临海局内部视觉提升项目”丰富文化阵地建设。完成台州市级文明单位申报工作。

4.持续正风肃纪,筑牢廉政底线。及时传达各级纪委监委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通报,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班子成员参加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党员干部赴临海监狱开展警示教育,签订不参与违规吃喝承诺书、年轻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牢筑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认真落实市局财务检查情况整改,以省局党组巡察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年内共组织重大项目建设廉政约谈2次,谈心谈话25次,工作作风、纪律检查13次。

二、深耕主责主业,扎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监测预警,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等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突出致灾风险研判,联合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做好风险预警和影响预报,及时开展分级“叫应”,为地方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年内共启动应急响应10轮次,开展联合会商12次,呈送服务材料267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29次,联合发布灾害风险预警21次,发送预警短信580万余条,电话叫应1122余次。

2.加强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修订《临海市灾害性天气警报业务(制作与发布)操作细则》、“梯次化”监测预警服务业务规范。完成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叫应”功能模块和“浙政钉”发布渠道部署应用。市县通用版决策气象服务平台接入防汛指挥大厅。本地化“天气罗盘”归集于“智慧气象”。

3.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临海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印发《临海市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台风洪涝)“五停”工作机制》、《临海市气象、地质灾害、山洪灾害、城市内涝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等,构建以气象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快速响应机制。市人影办、市防指联合印发《临海市人工增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气象灾害预警列入临海市专职网格员网格事务工作清单,2月16日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了网格员业务培训。

(二)优化气象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服务乡村振兴。制定2023年气象为农服务周年方案,开展春播春耕等关键农时和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制作农气材料43期。聚力涌泉柑橘产业发展,推进“一县一品”建设,建成特色农业服务数字化平台,推出“橘花指数预报”、“采摘游气象适宜度预报”,开展服务调研13次,专题短信服务4.1万余条次,制作《柑橘采摘期气象服务专报》13期。深化气象指数保险,联合农业农村局、人保试点开展桃子保险,柑橘气象指数保险参保亩数较去年增加100%以上,在全市率先推出“政策性种植业综合保险”。做好白水洋镇村BA篮球联赛服务保障,江南大峡谷景区获评浙江省第二批乡村氧吧。建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40个,提档升级30个。开展气象科普进农村21次,举办科普讲座5次,流动少年宫活动5次。

2.服务重点领域。完成天气罗盘本地化应用建设,推出府城旅游、海洋气象、交通气象、行业气象、农业气象五大特色服务版块,打造全行业气象服务数字化平台。紧跟临海文旅产业发展热潮,深化府城旅游气象服务,创新推出“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气象+文化的读书日好书分享活动,全力保障首届“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府城各类文化推广活动,为2023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提供精细化、全流程、递进式服务,时间颗粒度达1小时。深化港口气象服务,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头门港区产业规划工作,点对点服务头门港口重大活动,利用省突平台,联合应急将预警信息接收纳入医化园区信息平台,拓宽预警发送面,保障医化园区安全生产。

3.服务生态建设。今年上半年,临海降水持续偏少,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部分区域供水形势紧张。临海市人影办联合市防指印发《临海市人工增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由市防指牵头,定期组织应急、水利、气象、水务等部门,分析研判旱情。人影作业队伍随时待命,结合气象条件、空域管控要求,做到应增尽增。年内共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19轮次,其中火箭作业8次,烟炉作业11次,累计增加面雨量56.4毫米,共计增水效果2256万吨。白水洋、河头2个烟炉作业点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人影作业队参与亚运会人工影响天气保障6次。

(三)加强安全监管,提升气象法治能力。

1.深化行政执法改革。积极融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加强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开展升放气球联合执法1次。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要求公布执法主体、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暨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学习,5人通过全省行政执法资格证考试。制作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法治宣传微视频1个。

2.强化防雷安全监管。市政府发文公布全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12家、防雷重点单位143家。依托浙江省气象安全数治系统,推进防雷安全数字化监管,完成全市防雷重点单位一企一档资料的查漏补缺,加强防雷码红码状态监管,制定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联合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今年以来共开展“双随机”检查143次,其中联合检查18次,发放整改通知书3家,已全部完成整改。11月9日配合省局法规处开展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调研。

(四)加快项目建设,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

市政府印发《临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2023-2025年工程性措施任务清单。临海市气象科普基地建设项目纳入2023年临海市非工业项目清单,由城发集团自筹资金建设,2023年年度投资额4000万元,已完成投资3200余万元,目前国家站迁建项目上山道路路基建设和观测场区清表工作已完成,X波段雷达项目完成招标,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浙江省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县域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新建微波辐射计1个,自动气象站7个,升级5个,完成垂直廓线系统建设。依托农业气象监测项目,完成水稻小气候监测和气象装备保障实训室建设。气象业务大楼、观测站业务用房修缮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中,预计年底前全面完工。

三、2024年工作思路

1、继续抓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气象服务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深化梯次化预警叫应机制,提高预警颗粒度和提前量,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开展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助力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

2、加快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加快临海市气象科普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临海国家气象观测站迁建和黄石山雷达站建设工程,完成X波段相控阵雷达建设,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进一步提升局地性、突发性天气的快速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完成括苍山气象站迁移工作。修订《临海市气象观测站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3、持续提升行业气象服务能力。做好临海市“天气罗盘本地化”平台应用推广,提升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场景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估能力,促进气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依托柑橘等特色农产品气象联盟,持续优化基于智能网格的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产品,深化气象指数保险和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挖掘乡村农业和旅游气候资源,研发云海、雾凇和季节性赏花赏景等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积极开展“乡村氧吧”“康养乡村”等气候品牌创建,探索“气象+旅游”新业态发展。

4、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坚决维护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气象工作全过程。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落实“三联促三动”机制,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做好巡察整改工作,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