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工作
索引号: LH331082-019/2023-002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3-01-06
发布单位: 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市市场监管局三“向”转变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再上新台阶
  • 日期:2023-01-06 11:28
  •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紧盯安全工作痛点、热点、重点环节,依托“浙江特种设备在线”数字化应用,全面推进特种设备监管各项工作迭代升级,切实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屏障。

一、突出前置管培,推动事后查向岗前督转变

一是免费培训,上好岗前第一课。首次将叉车培训纳入全市职业技能提升项目,通过政府采购实现培训“0费用”。同时,有机融合理论教学与现场实操,最大程度提升培训成效。

二是扫码上岗,走稳使用第一步。依托“浙江特种设备在线”平台,大力推广“扫码上岗”模式。督促引导特种使用单位配备作业人员扫码上岗,实现作业“时时扫码”,确保特种设备扫码上岗应用常态化、体系化。

三是严打假证,破除违法第一线。牢固树立假证“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发现一批,整治一批,处罚一批”,做到“风险清、隐患明、全排查、重整治”,消除事故隐患。伪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不仅扰乱特种设备培训机构正常经营秩序,也严重冲击特种设备的整体安全形势。临海市局查处台州首起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案,涉及假叉车证42本,相关案件线索已移交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二、突出多维联动,推动独奏曲向交响乐转变

一是“行政+技术”联动,提升检查效能。引入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三方专业技术力量,推行“行政+技术”联合检查。通过委托省特科院对园区40家医化企业特种设备开展全方位检查、问诊,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自查,签署《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承诺书》等方式,全面提升隐患检查效能。截至目前,共发现并整改隐患309个。

二是“保险+政府”联动,提升保障效能。串联部门、机构、企业三方力量,率先推出“政府引导、三方协同、企业主动”的叉车安全保险集中投保新模式,将叉车保险费从3500元/台降低至1200元/台,保险赔偿80万/年提升至100万/年,有力保障叉车日常使用安全。

三是“市监+单位”联动,提升监管效能。发挥特种设备安全委员会“统”的作用,建立与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环保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席会商、信息互通机制,编制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共享清单,合力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01处。加强与临海市委市政府、各镇(街道)的沟通协调,明确将特种设备安全考核单独纳入局对镇街的考核,考核分值高达3分,有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对工作重视程度。

三、突出模式完善,从单条线向全方位覆盖

一是完善网格治理模式。建立“局、所、企”三级网格,依托“特种设备在线”完善网格人员日汇报、月总结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延伸到末层,有力落实各方安全工作职责。

二是完善交叉检查模式。推行基层所交叉检查模式,由科室牵头,指导各基层所按照半年一次的频率开展“交叉执法检查”,既实现了对隐患漏洞的高压检查、又实现了对基层监管人员的检查培训。

三是完善数字治理模式。以量大面广的电梯为发力点,聚焦大中型商超、居民住宅、酒店宾馆等重点领域的电梯设备,探索数字治理新模式。通过指导使用单位接入“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系统、安装物联设备,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全天候监管与动态监管,对隐患问题的及时整改与查处。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