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94/2023-0013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1-05 | |
发布单位: | 临海市城发集团 |
城发集团2022年年度工作总结 |
|
市城发集团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自2022年3月份整合以来,市城发集团坚持以城市建设为“一体”、城市经营和产业经营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将项目建设和产业经营作为集团发展的“双引擎”。在项目建设上,根据国有企业优化整合提升工作方案确定的国企职能,统筹谋划、梯度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全力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在经营拓展上,全力打造矿业建材、综合能源、城市服务、综合物流、港口码头和综合保税“6大核心板块,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好市政府注入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壮大企业资产规模,增加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投融资能力。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党建领航筑强堡垒 积极构建“1+N”党建品牌体系,制定“一支部一品牌”目标,目前,集团共有5个党支部,其中3个支部已经形成特色品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日常党建工作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开展“助残向善 让爱传递”、“红色传承 献礼七一”等各类主题教育等活动。围绕集团重点工程建设,组建党员项目攻坚团队,逐步实现集团党建与项目深度融合。期间,国庆片区二期改造建设项目荣获浙江省“优秀红色工地”荣誉,351国道、综合保税区等项目涌现出陈鹏、周富等项目一线党员先进典型。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集团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整体跃升,开创了集团工作新局面。 (二)优化整合进展迅速一是推进队伍融合。集团班子坚持通过实际工作表现择将选才,在市属国企中首创中层干部公开竞聘机制,通过干部自荐和竞聘演说择优选用,坚持一线考核干部“争先指数、担当指数、辛苦指数”原则,激发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实现人岗匹配。二是推进项目融合。理顺项目机制,将集团分为本部工作区和东部工作区。明确东部工作区分管领导、分管责任,将综投公司与海投公司合并办公,建立“一个项目、一名班子、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实现了项目推进从来整合前的“单兵作战”模式向整合后的“兵团联动”模式转变。三是推进产业融合。根据组建后的职能定位,将原三大平台业务进行优化重组,并初步形成六大运营产业板块,分别为城市综合服务、综合物流经营、建材贸易开发、海洋综合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综合保税开发,并预留通用航空板块。(三)项目攻坚成效显著 2022年,集团实施类项目和前期类项目共计77个,列入市非工计划项目50个,列入“项目攻坚年”项目28个,列入台州市“四个一批”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565.86亿元,今年全年计划投资120亿元。自集团整合以来,各项目团队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彰显担当作为,集团项目高质量稳步推进。临海市东部平原排涝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9630万元,11月15日完成招标工作,11月30日进场施工,确保明年年底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头门港医学观察隔离驿站项目20天建成并投入使用,临海方舱医院2个月建成并通过验收,两个项目对我市常态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意义;湖东区块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9月16日竣工验收,该项目和头门港产业园区配套工程(一期)项目获得台州市红旗项目荣誉;台州综合保税区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一期、查验配套用房主体通过验收,追回三个月工期,主卡口工程主体顺利结顶,确保综保区国家验收项目如期顺利完工;六角井未来社区(国庆一期)项目已完工,10月交付;104国道临海江南至尤溪段改建工程已经全线贯通;城市快速路已经开工,项目部于国庆期间揭牌成立;此外,351国道、余温公路、浙江省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园(北区)、金台铁路临海东站(物流仓储中心)、金台铁路头门港新区站(物流仓储中心)、台州湾经开区企业公寓等重点项目强势推进。 (四)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在资产管理方面:集团优化整合后,陆续出台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和管理、业务支出管理等规范性制度文件,切实把监管重点聚焦到管好国有企业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全面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国有资产快速做大。截止9月底,集团总资产由成立之初的263.66亿元迅速增至361.99亿元。在融资管理方面:整合后规模效应和产业多元化优势凸显,集团投融资能力显著提升。7月14日,集团在市属国企中率先成功取得AA+级主体信用等级资质,对集团降低融资成本、拓宽改善融资渠道以及将来资本运营、投融资业务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2022年9月,通过优化资本运作,利用项目贷款授信余额,解决资金约42.49亿元;利用流动性资金贷款,解决资金约16.65亿元。佩弦湖专项债35亿,海投公司项目专项债0.9亿元,佩弦湖成功银行融资30.99亿元,贷款期限为15-21年,最低利率仅为4.2%,是目前临海单笔最大金额最低利率放款。 (五)产业经营稳步提升 一是做全基建产业供应链体系。临海市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原农村公路大中修业务基础上,新增房屋拆除、建筑垃圾循环化利用、园林景观工程等业务,2021年实现1.3亿元的年营收,预计2022年营收实现1.3亿元;城发物资公司承担废弃矿山复绿、工程性矿山开采、加工、调配等职责,有效保证了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石碴、碎石、机制砂供应,预计今年能产生3500万/年的营收,竞得矿地利用采矿权后,预计2023年能产生2.5亿/年的营收;积极与省交投合作开展交通装配式基地项目,预计今年能实现基地开工建设,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台州首个交通装配式基地。二是做大基础设施建代建业务。继续承接交通、市政、公建等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业务,预计产生约10亿元/年的营收。三是做强城市苗木供应业务。在原头门港市政园林公司的基础上拓展业务范围,预计今年能产生1700万的营收,预计2023年将产生3000万元的营收。四是做优城市综合服务业务。汽车4S店集聚综合体项目已重新明确项目红线,完成新方案的初稿;物业管理服务今年预计产生1900万元的营收,下阶段将承接4个铁路客运站场、人才公寓、创新港园区等项目,预计2023年能产生3000万元的营收;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今年计划完成4000万元投资,建设以27个公共充电站为主体、覆盖全市的充电桩服务体系。五是做实综合保税开发业务。加快台州综合保税区开发建设,迅速开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保税仓储、国际贸易等业务。六是做好合资合作经营业务。集团前期已与华润燃气、五矿物流等央企明确以参股和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在城市天然气、综合物流方面进行合作共赢。七是做深并购上市公司课题。集团自三月底以来积极探索以合适途径谋划企业上市,计划通过在二级市场寻找可合作的已上市标的、深挖集团内部上市资源、对具有上市前景的企业进行赋能合作等方式谋划企业上市,并获得上市标的实控权。通过积极开展项目经营,集团实体化运营、市场化运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临海市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原农村公路大中修业务基础上,新增房屋拆除、建筑垃圾循环化利用、园林景观工程等业务,2021年实现1.3亿元的年营收,预计2022年营收实现1.3亿元;城发物资公司承担废弃矿山复绿、工程性矿山开采、加工、调配等职责,有效保证了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石碴、碎石、机制砂供应,预计今年能产生3500万/年的营收,竞得矿地利用采矿权后,预计2023年能产生2.5亿/年的营收;积极与省交投合作开展交通装配式基地项目,预计今年能实现基地开工建设,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台州首个交通装配式基地。二是做大基础设施建代建业务。继续承接交通、市政、公建等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业务,预计产生约10亿元/年的营收。三是做强城市苗木供应业务。在原头门港市政园林公司的基础上拓展业务范围,预计今年能产生1700万的营收,预计2023年将产生3000万元的营收。四是做优城市综合服务业务。汽车4S店集聚综合体项目已重新明确项目红线,完成新方案的初稿;物业管理服务今年预计产生1900万元的营收,下阶段将承接4个铁路客运站场、人才公寓、创新港园区等项目,预计2023年能产生3000万元的营收;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今年计划完成4000万元投资,建设以27个公共充电站为主体、覆盖全市的充电桩服务体系。五是做实综合保税开发业务。加快台州综合保税区开发建设,迅速开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保税仓储、国际贸易等业务。六是做好合资合作经营业务。集团前期已与华润燃气、五矿物流等央企明确以参股和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在城市天然气、综合物流方面进行合作共赢。七是做深并购上市公司课题。集团自三月底以来积极探索以合适途径谋划企业上市,计划通过在二级市场寻找可合作的已上市标的、深挖集团内部上市资源、对具有上市前景的企业进行赋能合作等方式谋划企业上市,并获得上市标的实控权。通过积极开展项目经营,集团实体化运营、市场化运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六)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自3月集团整合后,在国有平台中率先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工作部署会,驻第二纪检监察组王平松同志参加并做了讲话。起草制定《“清廉国企”暨城发集团作风建设年行动方案》和《内部审计制度》,积极落实《国企反腐倡廉全覆盖无盲区零容忍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内部每月进行项目巡察、廉政约谈;监察审计部开发了数字化项目监督平台,在全国首创由监理人员佩戴工程监管记录仪,对监理工作进行全过程录音录像,并每日将信息上传至监督平台,实现了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码上监督”这一数字化监督平台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日常工作进行“云”监管,以“阳光监督”全力打造“阳光工程”。通过一系列廉政工作措施,集团营造出了担当实干、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七)内部治理规范有序 结合集团整合后的工作职能,研究编制了集团的“三定”方案(送审稿),并呈报市国资办,对集团内部的组织架构、各部室及子公司职责分工进行了明确。目前,根据“三定”方案(送审稿),集团下设9个部室和17个子公司,并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体系,内容涉及综合办公类、党群人事类、监察审计类、工程管理类、财务融资类、法务合同类等八类,初步完成了30个制度编制。严格执行制度规定,规范决策程序。自3月13日以来,共召开31次班子会议,讨论议题620多个,充分体现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原则,确保发展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同时,集团建立重要事项督办工作机制,制定经班子会议明确的重要事项督办清单,定期进行跟踪问效。通过制度建立健全和坚决执行,全面规范了企业行为、加强了集团的管控能力。 二、2023年工作计划(一)聚焦优化整合,锚定“一个目标” 把“转型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作为集团阶段性工作目标,并贯穿到集团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一是紧盯项目进度,拓展经营业务。持续加大攻坚力度,咬定伏龙大桥、快速路、351国道、余温公路、台州综保区、金台铁路物流园(物流仓储中心)、台州湾经开区企业公寓等重点项目的目标节点,同时,积极拓展经营性项目,发展成以城市建设为“一体”、城市运营和产业运营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格局。二是深入优化整合,形成发展合力。以党建统领强融合,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化推进队伍融合、项目融合、产业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进一步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突破见效。争取年内确定谋上市工作合作标的,加快全市充电桩布局,加速与央企合作项目落地;拓展商品沥青混凝土的对外销售业务(预计产生1.8亿/年的营收);与省交投合作的交通装配式基地项目,2023全面投产后预计能产生3.5亿/年的营收;立足综合保税区、铁路物流仓储中心,深入研究外综服务平台、综合物流、保税物流、保税仓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业务,其中综合物流的开发经营,远期预计产生5亿/年的营收。 (二)聚焦发展质量,强化“三大保障”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积极发行融资债券。海投10亿发债项目争取尽快获批并成功发行。科学包装项目融资。佩弦湖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总投资27亿元,计划融资约23.99亿元;佩弦湖城乡共富示范区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2.63亿元,计划融资22亿元。积极申报政府专项债。佩弦湖项目总投资约为77.22亿元,今年已争取政府专项债35亿元;城市快速路已申报临海市伏龙高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政府专项债22亿元;铁路大道提升工程已申报浙东数字产业园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项目专项债3亿元。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强化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健全人才发现培养机制,培育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重点提拔踏实肯干、业绩突出、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干部职工。三是强化内控保障。坚持严的主基调,切实加强政治监督,规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治理、管理、运行等多个层面,积极推动健全制度建设,规范集团内控管理,加强风险防控。 (三)聚焦全年任务,实施“五大行动” 一是党建统领“铸魂”行动。以党建“铸魂”统领企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细化分解本年度党建日常工作、主题活动计划、年度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凝聚力量、优化作风、攻坚克难方面的优势。二是项目攻坚“破难”行动。对城发集团实施类、前期类项目进行汇总梳理,进行持续节点化、目标化、责任化管理,同步实施“一周一督导、半月一会商、一月一小结”的督查机制,确保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三是产业拓展“扬帆”行动。对各项目阶段性投融资计划、经营目标,进行月度分解,包括融资计划、投资计划、项目营收、同比增长额度等方面,进一步保障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提升集团经营管理水平。四是正风肃纪“亮剑”行动。围绕清廉国企建设、智慧监管、党风廉政工作部署、廉政体制机制建设、“一岗双责”等方面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加强警示教育学习,常态化开展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五是强化内控“夯基”行动。根据集团“致精致诚 奋进奋发”的核心文化理念及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风险管控机制建设等工作推进情况,围绕行政管理、制度完善、文化宣传、队伍建设、风险管控等方面,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工作效能,夯实发展基础。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