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27/2023-0004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1-03 | |
发布单位: | 经济与信息化局 |
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
|
今年以来,市经信局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逆周期调节,全力以赴稳企业、送政策、提信心。 一、 重点工作成绩 (一)稳进提质工作成效明显。1-10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18.64亿元,同比增长5.2%,自3月起已经连续8个月居台州第一。实现规上工业产值957.7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10月当月产值87.5亿元。 (二)数字化改造亮点纷呈。化学原料药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纳入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创建;化学原料药工业互联网平台入围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提升试点项目(全国23个,浙江省3个);伟星股份成功入围2022年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项目,伟星新材纳入2022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新增5G基站740个,完成率102.8%;完成总量居台州市第二。 (三)产业集群捷报频传。一是产业集群整合度提升。我市医药化工产业、汽车机械产业两大产业集群成功申报浙江省“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开展企业培育,新增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海宏液压、沙星科技、力高泵业)。伟星股份入选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联盛化学入选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四兄绳业、奇升橡胶入选省级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2年版)。三是建设小微企业园。今年全市新建园区2个,分别为头门港万洋众创城和永丰西部“共富”小微园,杜桥眼镜创业园和沿江置信制造谷获评台州市三星级园区。 (四)项目谋划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一是抓工业投资。1-10月,我市完成制造业投资71.1亿元,同比增长23.9%,居台州市第6;完成技改投资41.1亿元,同比增长16.4%。今年6月,承办台州市首场“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之生物医药产业链专场活动,共有45家医化企业参与,现场签约1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0亿元。二是抓重大项目。119项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3.4亿元,完成计划81.9%,基本与时间进度同步;12项10亿元以上省重大制造业项目,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投产或部分投产2项。三是抓“零增地”技改投资。建立《“零增地”技改项目清单》,1-10月,统计在库“零增地”技改项目100项,完成投资1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86.7%,居台州第一。 二、存在的短板及改进思路 (一)专精特性企业培育进度落后。下阶段将进一步摸清底数,做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企业名单的更新整理,加强向上对接,全力争取,同时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扶持补贴力度,做好政策精准滴灌。 (二)数字经济体量较小。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量小,数字产业化基础薄弱。 (三)小升规政策体系不完善。目前对于企业小升规我市缺乏一套完整的补贴扶持政策体系,企业申报积极性普遍不高。 (四)亩均效益较低。我市工业用地亩均效益不高,在台州市排名第七,存在低效用地连片改造困难、政策激励力度不足等问题。 (五)投资、创新不足。 三、2023年工作思路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2023年,临海市经信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词,深入实施制造业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强化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进一步振作工业经济,力争实现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0%。 (一)建设产业平台。一是开展三大城建设,结合台州市重点规划及我市产业特色,做好新材料城、医药健康城、未来汽车三大城的规划及初期建设工作。二是城区布局新型工业,以台州临海国际时尚休闲产业园、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江南国际医药产业园等园区为重点开展规划,做好园区落地的前期工作。其中江南国际医药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目前在谈一家制剂药企业,规划新建一个医疗器械产业园,计划由市工投集团实施建设。国际时尚休闲产业园一期180亩土地准备招拍挂,由永强集团投资18.5亿元新建年产580万套高端智能家居项目,2023年重点加快二期约300亩土地落实。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打造浙东数智云谷,一期规划用地100亩,计划总投资5亿元,发展计算机与电子信息设备、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产业。 (二)谋划产业集群。一是谋划休闲用品产业,借助产业平台做好时尚休闲用品产业的企业整合,将其打造成区域彰显度高、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二是谋划新材料产业,提前做好以荣盛集团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规划,做好产业串联,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三)培育企业梯队。一是百强引领,优化龙头企业扶持体系,根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和新一轮1125龙头企业培育政策,建立按需精准帮扶机制,依照“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定向培育。二是百优培育,完善临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库、“未来工厂”培育库等百优企业潜力清单,继续筛选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优入库培育,确保入库企业的有机更新。加强相关部门联动,帮助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加快省级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浙江制造精品、发明专利等荣誉的获取。三是百低改造。对亩均大数据平台进行智能升级,借助空间GIS技术形成工业全域治理一张图,研究制定《临海市低效工业用地全域整治若干政策》,排摸完善整治清单,动态更新、闭环管理,加快低效企业整治提升进度。四是百家数字化改造。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分层分类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百亿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五是百家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低效工业用地企业加大有效投入,提升智能化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投资强度及亩均产出效益;开发和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四)抓好项目投资。一是抓落地。重点推进荣盛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加快解决项目用水、用地、用能、用煤等关键性问题,尽快完成一期土地招拍挂,力争在2023年6月启动建设。二是抓开工。重点做好伟星科技产业园、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二期、永强国际时尚产业园等重大制造业项目土地保障,以“拿地即开工”模式,为项目建设提速。三是抓投产。紧盯10个重点2023年拟投产项目,加快华海、瑞博、奥翔等企业新冠药项目建设进度,加强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投产,形成新增长点。 (五)开展腾笼换鸟攻坚。制定腾笼换鸟攻坚五年行动计划,开展工业全域治理行动,确定大田街道大田刘区块500亩、江南街道贺家区块236亩等重点区块启动实施,开展连片改造攻坚,加快工业园区连片改造更新和低效企业连片腾退,制定低效企业整治提升“一企一策”,选择几个镇街示范先行,灵活运用土地盘活、“零地技改”等政策手段攻克难题。 (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政策激励,综合集成各类政策,做好宣贯,重点加大企业在小升规、专精特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更适合临海企业的政策配套体系,并做好政策解读,坚持宣传到企。二是健全服务机制,依托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平台,清单式处置风险隐患。深化企业家座谈会、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联系企业工作机制,帮企业做好要素保障。三是做好队伍建设。对标台州市“最美店小二”要求,建立局内月度工作交流机制,评选星级干部,设立在科室之间流动的“红旗”,鼓励局干部全力以赴 “夺星争旗扛鼎”。 |
打印 关闭 |
分享到: |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