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331082-015/2023-000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1-03 | |
发布单位: | 市投资促进中心 |
市投资促进中心:2022年特色亮点2023年工作思路 |
|
截至目前,我市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额为1606.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开工制造业项目7个,实际使用外资5041万美元,外资到位总量排名台州第2,完成率台州市第3。 2022年工作特色亮点 (一)加强服务保障。一是加强人员保障。统筹招商力量、招引重点,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组建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剂(医疗器械)四个产业链招商专班,成立一支“1名市领导+1名科级干部+1支基金(1家专业投资机构)+1个基地+若干名招商专员”的招商队伍,积极开展招商工作。目前,共吸纳17名招商精英加入招商队伍,落实常态化外出招商工作。今年以来,已开展专业招商200多次,落地项目4个,投资额26.6亿元,形成意向投资项目39个。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实施滚动式差别化资源供给机制,对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加快政策处理和土地供应,实现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根本性转变。今年12月,在“千年府城 山水临海”2022年临海城市价值推介会上向外界集中展示了临海12宗地块,着重突出了临海的区位优势、投资价值、重点发展区块。三是加强服务保障。坚持“与企业共成长”理念,深入开展数字化改革、“三服务”2.0版,创新构建招商项目招引流程图,明确项目初审、论证、决策、管理等四大阶段工作职责,进一步提高全市招商引资质效和水平。对重大项目落实专人追踪、政策咨询、受理代办等一站式服务。例如永太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50天,总投资6亿元的新建年产1.518亿片高端智能成像组件项目提前开工。 (二)创新招商模式。一是开展委托招商。积极与全球500强世界五大行之一的世邦魏理仕以及国经咨询、德国莱蒙国际等中介机构对接联系,重点关注欧美优质企业,制作临海汽车机械、现代医药等产业中英文宣传资料,向中介机构全球会员系统进行推送。目前已储备中介推荐的30多个关联项目,计划重点对接金聚城矿业钴酸锂项目、贝莱特医药冷链产业园等外商投资信息。二是开展资本招商。构建“基金+基地”招引新模式,制定出台《临海市产业基金管理办法》,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加快扶持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对接嘉实海外基金、深创投、梧桐基金等投资机构。产业基金已参与中浮新材料、华海药业等2个项目直投,基金出资1.96亿元。三是突出产业招引。围绕台州市临港产业带“五城十链”的建设目标,结合我市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编制重点产业招商目录和产业链图谱。今年以来,总投资100亿元的永太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首期项目、总投资52亿元的浙能临海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0.5亿元的本立科技年产1400吨诺氟沙星、2000吨尿嘧啶等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项目、总投资13亿元的海正生物新建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等已开工。 (三)深化机制建设。一是深化市领导联系项目机制,按照“市领导牵头联系、团队跟进落实”原则,建立招大引强项目动态管理库,目前,全市亿元以上在谈项目70个,其中签约落地类项目19个、深入对接类项目15个、继续盯引类项目36个,一对一跟踪推进,确保成熟一个落地一个。二是进一步完善项目跟踪制度。根据在谈项目情况及各镇街、开发区排摸的项目情况,编制招商引资项目抓推进计划表,不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做到倒排计划、及时跟进,碰到问题及时多部门沟通,确保在谈项目及时落地、备案,落地项目及时开工、入库。 2023年工作思路 一是深化产业链招商。围绕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力招引现代医药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户外休闲用品等领域技术创新项目;聚焦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端制剂(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四大科创高地,建设动态化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和目标企业库,定制招商方案和路线图,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力强的“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龙头明星,不断放大“链式”效应推动产业发展。 二是用活资本招商。发挥好临海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基金机构的合作,规范子基金投资产业项目门槛和流程,吸引一批好项目落户,撬动社会资本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基金+基地”的招引模式,推进梧桐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加快府城基金巷的建设,吸引优质的基金公司落户。 三是突出专题招商。围绕总部经济、金融基金、港口物流、文旅康养等行业以及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通过招商推介会、产业大会等招商平台,充分展示我市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提高我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深化中介合作。加强与世邦魏理仕、国经咨询等合作机构的对接,建立多层次、常态化合作机制,重点了解受能源危机影响的欧洲企业对外投资信息。用好商协会和企业资源,加强与临海异地商会的对接,保持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在外乡贤的密切联系,充分挖掘资源,精准服务对接。 五是强化以商引商。排摸本地龙头企业、企业家拟投资项目、拟回归项目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可能合作的项目情况,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把握本地企业到国外参展的机会,帮助对接相关国外目标企业。宣传好、落实好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政策,扩大激励效应。建立本地企业投资意向项目库,支持产业链企业培育壮大,助力“链主”企业强创新、优品牌、促转型,壮大我市主导产业集群。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