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繁体版

    繁体版
  • 简体版

    简体版
  • 英文版

    英文版
  • 浙江政务服

    务网

    浙江政务服务网
  • 浙里办

  • 临海发布

  • 临海发布微博

  • 进入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公共突发事件>战“疫”行动>相关政策
    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十要”“十不要”
    • 日期: 2023- 01- 13 10: 31
    • 来源: 市卫生健康局
    • 浏览次数: 36

    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坚持做好“十要”


    一、春节出行要错峰。提前做好出行攻略,提前了解目的地情况。尽量错峰出行,应避免或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


    二、疫苗接种要跟上。科学评估接种禁忌,做到“应接尽接”,提高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


    三、就地过节要提倡。疫情高流行地区尽量减少出行,引导返乡人员加强健康监测。


    四、个人防护要坚持。外出时一定佩戴口罩,务必完全盖住嘴巴、鼻子和下巴,出现脏污、变形时要及时更换。劳动接触物品后、喝水吃东西前、触摸口眼鼻之前,认真洗手,先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揉至少15秒,再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五、老人居家要爱护。外出返乡人员一周内尽量不要探望居家老人。老人居家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


    六、邻里和谐要互助。在保证自给情况下,可与邻里共享互换富余的防疫物资和治疗药品。


    七、红白喜事要从简。积极参与农村移风易俗,引导“红事喜事缓办、白事丧事简办、其他一律不办”,反对铺张浪费,避免人员聚集导致疫情过快传播。


    八、聚集活动要稳慎。倡导少出门、少聚集、少聚餐,根据区域疫情形势和居民意愿,适当控制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和频次。 


    九、居家治疗要安全。居家治疗人员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服药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取暖设施要确保安全,做到人走火灭,谨防煤气中毒。


    十、休息营养要保障。感染后不进行体力劳动,也不建议运动,多休息,帮助身体恢复。多吃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增强自身免疫力。




    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坚持做好“十不要”


    一不要在戴口罩时露出鼻子或下拉至下巴,废弃口罩不随意丢弃。


    二不要与他人共用脸盆或毛巾,或只用清水简单冲洗。


    三不要因室外寒冷而使房间长时间处于密闭状态。


    四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聚集。


    五不要盲目囤药、挤兑医疗资源。


    六不要组织或参加聚会、聚餐、打牌等多人参与的活动。


    七不要焦虑和恐慌,更不能制造、传播、相信未经证实的言论。


    八不要随地吐痰、乱丢生活垃圾、乱倒生活污水。


    九不要在出现疑似症状时,拖延或自行服药进行处置。


    十不要怀疑观望、抵触疫苗接种。


    打印 关闭